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 时间:2017-05-31
  • 点击:144
  • 来源:

甘政办发〔2017〕89号

 

兰州市、武威市、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临夏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加快甘肃省六盘山片区(以下简称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步伐,确保片区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制定本实施规划。

  本实施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依据《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2〕94号)、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国发〔2016〕64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甘发〔2013〕13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甘发〔2015〕9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发〔2016〕9号)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十七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的通知》(甘办发〔2015〕28号)等文件精神编制。

  本实施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我省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对《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分解落实,是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指导性文件,是片区各市州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规划范围

 

    本实施规划范围共47个县市区,包括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临夏州6个市州全境42个县市区,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七里河区和武威市古浪县,总面积11.81万平方公里。2015年总人口1598.83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1004.03万人,片区有回、汉、藏、东乡、保安、撒拉、土、满、蒙等少数民族。2015年底有42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23.9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片区内山地、平原、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地势起伏较大,海拔780—4636米,属冷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区,年均降水量110—700毫米,年均蒸发量1300—2500毫米,年平均气温5.2℃—10.4℃,年无霜期130—230天。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仅为18.38%,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区,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区。黄河干流及洮河、渭河、泾河等重要支流流经本区,水能蕴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铜、铁、铅、锌、金、钒、钛、钼等有色金属矿产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英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独特,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末,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613元,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28元,分别是2011年的1.39倍和1.5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16元,分别是2011年的1.56倍和1.86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11年的3175元上升到6162元;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5.30∶49.86∶34.84调整为15.80∶37.80∶46.40;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28.9%提升到37.2%。

  2011至2015年,片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1.3%;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所有乡镇都建有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8%。2011至2015年共减少贫困人口395.2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水电路气房等工程加快实施,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一、贫困程度深,返贫问题突出。片区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16元,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7%、全省平均水平的91.1%。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计算,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223.9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5.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9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脱贫基础不牢固,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率较高,收入性贫困、生态型贫困、能力性贫困、信息性贫困等贫困类型互相交织和叠加,脱贫任务艰巨。

  二、水资源匮乏,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均占有水资源367.6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7%。片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防洪减灾体系不健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干旱缺水是制约片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三、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片区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干旱,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旱涝、泥石流、风灾、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民众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脆弱、恢复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对片区经济发展形成硬约束。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产生活便利程度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不高,公路、铁路网密度偏低,对外通达能力及便捷程度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匹配。截至2015年底,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仅为56.5%,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73.8%;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供水保障程度不高,良性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农村饮水安全易反复,2015年尚有9.7%的农户未实现安全饮水;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电力和通讯设施不完善,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弱。农村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网络设施发展滞后仍是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

  五、特色产业不突出,农户增收难度大。2015年片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9%和20%。产业发展基础较差,支柱产业不强,特色产业不突出,产业链条短,缺乏核心增长极;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商贸流通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弱。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

  六、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缓慢,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滞后,师资力量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基层卫生服务不足;社会培训体系不健全,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城乡居民就业不充分,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脆弱、兜底能力差,难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推动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以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举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片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加快区域发展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脱贫攻坚重点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内源动力。

  二、坚持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修复。积极探索生态脱贫有效途径,推动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坚持改革创新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坚持以“六个精准”统领脱贫攻坚工作,精确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加强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监督考评等机制,形成有利于发挥各方面优势、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四、坚持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节  战略定位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承东启西、南拓北展枢纽。大力弘扬古丝绸之路文化,发挥区位比较优势,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能源、服务贸易、商贸流通和民族特需产品等产业发展,推进同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地区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

  二、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节水技术体系,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增强农业效益,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旱作农业。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探索西北地区现代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三、绿色、健康、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六盘山片区特有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和多样化的物种资源优势,依托已经形成的特色农牧产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促进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生产,引领绿色健康农业生产新理念;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与安全检疫,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群和产业带。

  四、循环经济创新示范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与管理创新为支撑,以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和有色金属等循环经济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无害化排放技术及管理创新与运用,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高效循环利用的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和社会体系。

  五、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发挥红色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史前文化、始祖文化、河湟文化以及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主题旅游,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密切区域旅游协作,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市场质量监管,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六、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点区。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为核心加强生态建设,促进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坡禁牧、防风固沙,开展植树造林、淤地坝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整治,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栏1  主要发展指标

 

指  标

“十二五”实际

“十三五”预期

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

7.7%

7%

期间数

预期性

2

城镇化率

37.2%

40%

期末数

预期性

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9.2%

9.5%

期间数

预期性

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13.3%

13.5%

期间数

预期性

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2.6%

95%

期末数

预期性

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1.3%

95%

期末数

预期性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6.8%

98%

期末数

预期性

8

森林覆盖率

18.4%

20.4%

期末数

约束性

9

有幼儿园/学前班的建制村比例

57.2%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10

有文化活动室的建制村比例

68.4%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11

有标准化卫生室的建制村比例

47.9%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12

实现安全饮水的农户比重

90.3%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13

建制村道路硬化率

95%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14

农户存量危房改造率

——

100%

期末数

约束性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保护环境、协调推进、安全可靠的原则,以区域交通运输建设为先导,加强区域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联接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确保片区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坚持精准扶贫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全面落实通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乡村电网建设、乡村信息化建设等建设任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县、乡、村延伸、拓展与衔接,发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辐射、带动与网络延伸功能,为片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交  通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公路畅通、航路广通、水路开通、邮路融通、枢纽互联等工程建设,积极衔接铁路连通工程,实现“五路互通、枢纽互联”,加快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稳步扩大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满足交通运输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需求,有效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实施铁路连通工程。

  确保在建的兰州—宝鸡客运专线、银川—西安铁路项目顺利推进;推进中卫—兰州客运专线尽快开工建设,推进省内规划的定西—平凉—庆阳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的兰州—重庆铁路等普速铁路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省内规划的长庆桥—庆阳铁路等普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及开工建设。

  二、实施公路畅通工程。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建设好“康庄大道路”“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和服务品质。

  (一)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围绕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和物流大通道,积极推进建设年限较早、交通繁忙的国家高速扩容改造和分流路线建设。结合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推进对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省会多路辐射、市县全面覆盖、省际有效连通、运行通畅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

  (二)国省干线提级改造。加快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提高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强化普通国道未贯通路段建设,基本消除无铺装路面。积极推进普通省道提级改造,改善片区对外交通条件。

  (三)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快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适度推进县乡道路联网工程。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加快推进“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有序推进返砂通村油路改建,有效提高农村交通发展的公平性和均等化水平。

  (四)公路养护管理。围绕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加大养护工程实施力度,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效能和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养护工作制度,有序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强化干线公路养护,切实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积极推进养护技术创新,结合养护工区或大道班建设,完善机械配备,整体提升路况水平。

  

专栏2  铁路公路畅通工程建设重点

    (一)铁路通畅工程。

    1.高速铁路。兰州-宝鸡客运专线、银川-西安铁路项目;中卫-兰州客运专线,定西-平凉-庆阳铁路。

    2.普速铁路。建设兰州-重庆铁路;推进省内规划的长庆桥-庆阳铁路、环县-海原-中川铁路、宝鸡-中卫铁路增二线、西安-平凉铁路增二线、天水-陇南铁路、庆阳至黄陵铁路等普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及开工建设。

    (二)公路通畅工程。

    1.高速公路。加快实施G75兰海高速临洮-渭源-武都段、G30连霍高速兰州南绕城段、G7京新高速白疙瘩-明水段、G1816乌玛高速景泰-中川机场段和中川机场-兰州南段(兰州中通道)、G8513平绵高速平凉-天水段、G69银百高速甜水堡-罗儿沟圈段、G85银昆高速彭阳-大桥村段、G30连霍高速清水驿-忠和段(兰州北绕城东段)等国家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白银-中川机场、打扮梁-庆城、庆阳-平凉四十里铺、静宁-庄浪、正宁-榆林子、会宁-通渭、张家川-天水、临夏-大河家、灵台-华亭等具备省际通道功能和通县功能的省级高速项目建设。争取建设定西至临洮、定西至通渭、景泰至会宁等省级高速公路项目。

    2.普通国省道。重点推进G309、G312、S301线等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和断头路段建设;积极实施G247、G341、G345、G567、S209、S215线等调整新增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通乡连镇普通国省道建设;优先支持片区内干线公路网断头路、出口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同步实施危桥、涵洞、安全防护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

    3.农村公路。重点解决剩余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确保到2017年实现片区内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新建较大人口规模的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适度推动农村公路向自然村延伸;实施窄路面公路拓宽和路网完善工程、“油返砂”及其他农村路网改造工程。

    4.专项公路。实施兰州南-永靖、定远-河口(张家台)等兰州“321”环城公路网。

  三、实施航路广通工程。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要机遇,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打造成为西北重要的航空枢纽、欧亚航路机场、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依托机场积极推进兰州国际空港建设。加快容量受限机场迁建和改扩建,新建一批支线机场。加快建设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形成功能完善的通用机场体系。

  

专栏3  航路广通工程建设重点

    机场建设。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平凉、临夏、定西机场、推进天水机场迁建。在民航机场兼顾通用航空运输机场功能,在兰州九州、庆阳华池等规划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在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重要建筑物、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国有林区等规划建设一批起降点。

  四、实施水路开通工程。

  以打造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惠民航道”为重点,切实加大地区性重要航道和港口建设,促进内河水运事业加快发展。

  (一)航道工程建设。以增加通航里程、提高航道等级为切入点,加快黄河航道的建设与发展,统筹考虑洮河及其他适航航道、库区航道开发,同步推进黄河兰州段、白银段、刘家峡库区等旅游航道开发。

  (二)港口码头建设。以兰州、临夏、白银3个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港口功能规范化、码头专业化。推动港口与临港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的融合发展,加强港口与公路的衔接,构建功能合理、运作顺畅的内河港口布局体系。

  (三)航道养护管理。坚持科学养护,以黄河等级航道为重点,全面提高航道养护水平。认真实施航道养护和维修工程,建立专业养护队伍,实现航道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切实提升养护质量。

  

专栏4  水路开通工程建设重点

    1.内河航道。实施黄河大河家至炳灵寺航运建设工程、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航运建设二期工程、洮河九甸峡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兰州城区段航道改造工程、洮河刘家峡河口至吧咪山码头段航道整治工程。

    2.港口码头。实施黄河白银港海事搜救码头工程、黄河兰州新港航运建设工程、刘家峡库区客运码头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工程。

  五、实施邮路融通工程。

  以建设“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绿色邮政”为抓手,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推动快递业提质增效。

  (一)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邮政网点布局,进一步强化农村邮政服务网点建设和改造升级,有序推进网点分级管理。支持邮政企业整合“三农”服务站资源,设立相对固定的村邮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村邮站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村村建站,逐步解决片区内部分地区不直接通邮问题。

  (二)快递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快件处理县分拨中心建设,支持快递下乡,加大城市投递终端建设,构建“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的快递服务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快递骨干网和末端投递网。

  六、实施枢纽互联工程。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进一步优化枢纽布局,提升兰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统筹规划大兰州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布局。依托公路、铁路货运站和港口、机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进一步加快机场枢纽和港口码头建设,积极推进兰州、天水、平凉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加强地区性枢纽城市公路客运站的统筹规划布局,加快完善县级客运站、乡镇客运站和建制村停靠站(点)建设。

 

第二节  水  利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立足脱贫攻坚、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及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水利改革,强化市场融资,坚持依法治水,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坚强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统筹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提高水重复使用率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高效输配水设施,因地制宜推广滴灌和渠道衬砌、管道输水等节水措施。推进自然降水的收集、储存,积极建设循环用水系统,加快重点企业节水改造,鼓励利用再生水。

  二、积极推进重大引调水和供水工程建设。在全面强化节水、增效、治污、环保、控需的前提下,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建成引洮供水一期配套工程、引洮济合、引黄济石、引洮供水二期、引黄济临、兰州水源地等项目主体工程。加快推进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兰州新区引大渠道加固改造等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庆阳马莲河、天水曲溪等大中型水库和张家川县东部供水、临夏州和广供水等区域性供水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

  四、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启动中型泵站更新改造。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山地果园节水增效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中东南部特色农业产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进“五小水利”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继续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

  

专栏5  重点水利工程

    1.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洮供水二期*、兰州水源地、临夏引黄济临、庆阳葫芦河引水等项目主体工程。推进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等工程前期工作。

    2.重点水源工程。建成庆阳市小盘河、庆阳市五台山、莲花寺等小型水库。开工建设平凉市新集、盘口、崆峒水库改扩建等一批中型水库工程。加快庆阳市马莲河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库,兰州新区高窑、天水曲溪等水库前期工作。

    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管网延伸、改造、联网和新建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

注:工程名称后带有“*”标注的为进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第三节  能  源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利用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实施农村沼气、农村太阳能、秸秆能源化、农村能源综合配套及农村能源支撑能力体系建设等工程。

  一、完善能源供应体系。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黄河、洮河等水电梯级开发。推进煤层气资源勘探和规模化开发利用。加强骨干电网建设,优化电网布局,加快发展送端电网。加快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开展电网智能化建设。

  二、推进能源开发利用。加大庆阳、平凉石油、煤炭、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进陇东煤电基地及电力外送工程前期工作。加快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临夏等地天然气支线管道建设,实施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临夏等重点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与清洁能源改造工程。

  三、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片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及配套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能力。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协调推进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采暖房。

  

专栏6  重点能源工程

    1.电网建设。建设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临夏、古浪等110千伏、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白马浪、大河家二级等水电站。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建设项目。

    2.新能源建设。建设白银、平凉、庆阳、定西、临夏、古浪等风力发电厂;建设白银、庆阳、定西、临夏、古浪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大中型沼气项目、农村新能源能力提升工程及生活用能节约工程建设项目。

 

第四节  通信和信息化

 

  以加快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片区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电商扶贫步伐,实现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的“三有一能”目标。

  一、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宽带乡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加大地方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城乡接入网络增宽、提速,推进农村地区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力度,推动光纤到社区、达乡镇、通建制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完善现代通信网络体系,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二、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托定西等地区,在规模化农业生产区发展推广集约化种植养殖场的智能管理。加速电子商务向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渗透,加强农业生产、物流配送、市场管理和交易等各环节上的信息共享,推行农产品质量智能监测和跟踪,提高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建立面向“三农”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创新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模式,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三、推进现代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依托兰州、临夏等地区,强化贫困地区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的战略合作,加速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加强“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合作社)+网店”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加快推进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加工、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农业等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专栏7  通信和信息化重点工程

    1.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鼓励片区相关市州政府积极参与电信普遍服务补偿、宽带乡村等试点的申报,积极争取国家普遍服务基金及地方扶持政策,推进建制村通光缆建设。2017年6月底完成第一批试点城市(含兰州、武威、平凉)的建设工作;2017年12月底,完成第二批试点城市(含白银、天水、庆阳、定西)的建设工作。两批试点完成后,试点建制村的村委会、学校、卫生所等实现光纤接入并达到12Mbps以上接入能力,有力促进片区农村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普及应用。2020年底,实现建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以上。

    2.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工程,以马铃薯、中医药、经济林果等优势产业为支撑,推进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农畜牧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县、乡、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及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完善“12316”三农热线服务平台,覆盖农村远程教育、医疗养老、民意监测、治安保护及大众创业等需求。建成覆盖片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片区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建设“智慧农村”示范区。

    3.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农产品特色优势资源明显的地区探索“电子商务+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与邮政探索“电商+邮政”模式,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依托陇西、渭源、岷县等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国家级中药材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电商扶贫”示范区,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强化电子商务意识引导。

 

第四章  产业发展

 

  依托优势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节  特色农业

 

  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加快补齐农业发展短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一)粮食产业。以陇东、中部及阴湿山区为主,重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和半膜平铺穴播等技术。以定西为主加快建设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突出马铃薯主粮、精淀粉、变性淀粉加工。以中部黄土高原春麦区、中部冬麦兼种区、陇东黄土高原冬麦区、渭河上游黄土高原冬麦区为主,推广一膜两年用、覆土穴播、宽幅精播和坡耕地小麦改撒播为穴条播等技术。

  (二)草食畜牧业。以肉牛、肉羊产业大县为重点,统筹农区、半农半牧区草食畜牧业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草产业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打造清真肉类和乳品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

  (三)蔬菜产业。发挥自然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势明显的冷凉型“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内陆型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四)中药材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重点建设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中药材种植区,重点发展当归、黄芪、党参、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中医生态保健旅游产业示范基地。

  (五)现代制种业。以瓜菜花卉制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为重点发展现代制种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基地建设,加强制种、加工、市场监管。

  (六)现代林果业。加强脱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老果园树种、品种更新,推广矮砧密植现代建园模式,建设优势果品产业带和优质果品基地。

  

专栏8  特色农业发展重点

    1.草食畜牧业。以陇东为重点建设肉牛产业带;以中部为重点,打造肉羊产业带;以兰州、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临夏等为重点,发展苜蓿、甜高粱等优质牧草产业基地;以天水南部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养殖生产基地。

    2.设施蔬菜产业。以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泾河流域为重点,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在中部、东南部、陇东适宜区域,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3.优质林果产业。以平凉、天水等中部区域为重点,建设陇中南部浅山丘陵区优质元帅系列苹果产业基地和陇东中部南部川塬区优质富士系列苹果产业基地。

    4.中药材产业。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为重点,建设半干旱中药材种植区;以定西为重点,打造“中国药都”。

    5.现代制种业。以定西为重点打造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和中药材种苗良种基地;以天水为主打造航天育种基地;以临夏为主建设油菜种子生产基地;以陇东为重点,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

  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建立价值链。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与农民合作组织共建原料生产基地,以参股合作方式、土地托管代耕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三、加快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区域性专业市场、产地专业市场和集散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体系,健全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新型流通业态,形成完善、便捷、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专栏9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点

    1.物流中心。在白银、天水、平凉、定西及农垦国有农场等重点区域建设马铃薯、中药材等物流集散中心和苹果、高原夏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2.综合市场。重点建设大型产地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以定西为重点的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交易中心,以兰州为重点的高原夏菜交易中心,以陇西为重点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以静宁为重点的苹果交易中心。

    3.专业市场。实施农资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工程;在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县(区),建设产地专业市场,配套建设区域性农资配送中心。

    4.农产品电商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可追溯管理、物流信息等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实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以蔬菜、园艺、畜禽等产品为重点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生产地方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与体系。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培育观光农业、特色种养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草药种植与健康保健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绿色食品、果蔬、土特产向旅游商品的延伸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旅游与林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创建一批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加强麦积山、崆峒山、兴隆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开发森林生态、休闲度假、养生避暑、自驾房车、科普研学等旅游产品。

  二、着力发展乡村田园游。立足片区自然景观多样、山水生态优美、民族民俗风情浓郁独特资源优势,引导乡村依托城市近郊、景区周边、古镇村落探索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形态,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和宜游宜养产品,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旅游知名品牌,使乡村旅游成为惠民富民的主力军,打造“快乐老家乡村田园之旅”。

  三、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积极培育开发少数民族特色餐饮,支持民族风情园(街区)建设,扶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深入挖掘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工艺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发展。利用少数民族节庆等民族传统活动,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旅游,推动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专栏10  乡村旅游发展重点

    1.农业旅游重点项目。兰州苦水玫瑰小镇、定西陇西双龙口生态农业景观区建设项目、定西首阳山景区农家风情区开发项目、平凉崇信万亩油牡丹旅游产业园、平凉崇信农耕文化生态苑、定西临洮花卉基地旅游项目、平凉庄浪梯田红苹果园、平凉静宁金果园、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区、临夏世纪飞马生态农业文化博览园、庆阳环县羊肉产业园。

    2.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兰州官滩沟风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白银市屈吴山森林公园、天水尖山寺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定西市安定区西岩山文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庆阳市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调令关片区、东华池片区、九龙川片区)建设项目、庆阳市合水县夏家沟森林公园秦直道景区建设项目、庆阳市镇原县“三池”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临夏太极岛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临夏松鸣岩野生动物园、临夏康乐药水峡度假村。

    3.中医药旅游示范园区。兰州市打造中医保健中心、水川中医药养生园,定西打造岷县中药养生产业园,平凉打造崆峒山道文化养生园、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庆阳打造岐黄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正宁县子午岭森林中医药养生生态园区,临夏州打造复兴厚中藏回医药文化生态旅游区。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着力培育打造中华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六大文化品牌。加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重点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特色剧目,实施文化景观精品工程、博物馆群精品工程。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积极弘扬红色文化,重点加强陇东红色革命老区建设。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途径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

  五、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积极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经典、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护、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专栏11  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1.文化活动。开展通渭书画艺术节、崆峒文化节、天水伏羲大典、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农耕文化节、临夏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七彩互助花儿会。

    2.艺术精品。通渭书画、梦回陇西堂、黄帝问道等。

    3.特色手工艺品。包括洮砚、刻葫芦、水车模型、剪纸、皮影、香包、砖雕、漆雕、刺绣、纸织画、泥塑、排灯、布艺、金石、保安腰刀等地方特色艺术精品的创作与生产。

 

第三节  加工制造业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业项目,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通过采用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一、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各地特色农产品优势,重点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中药材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及饲料加工、果蔬加工、糖酒饮料及烟草加工等产业,扩大白瓜籽、浓缩果汁、果蔬罐头等出口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定西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类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县、会宁、通渭等小杂粮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打造平凉、临夏牛羊屠宰、精深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二、中医药制造业。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当归、黄芪、党参、枸杞等中药材资源,建设现代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和新特药精深加工,加快发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成药加工,开发中成药系列产品,积极发展药膳、医药保健品等产品。加快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

  三、建材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加快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推进非金属材料制造业及水泥行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新型墙材及轻质、隔热、保温、环保、节能新型建材产品发展。壮大陶瓷加工业和纸箱包装业。利用红柱石、花岗岩等石材资源,发展石材加工产业。

  四、其他加工制造业。充分利用畜牧资源优势,发展制革和皮革制品业。积极发展清真食品、穆斯林服饰、民族手工艺品以及其他民族特需用品。

  

专栏12  加工制造业重点项目

    1.中医药制造产业。以定西渭源县、庆阳环县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制造产业,扶持佛明制药、皇甫谧制药等企业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针剂、粉剂等新产品,做大企业规模,加快形成全省区域性中药材加工基地。以定西为重点打造“中国药都”,以陇西县为核心建设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

    2.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马铃薯加工。以定西、白银为重点,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和休闲食品加工。

    ——草畜加工。以平凉、庆阳、临夏等为重点,加快发展牛羊精深加工;以兰州、天水、临夏、白银为主,发展乳品加工业;以庆阳、平凉、白银、兰州、临夏等为重点,发展草产品加工和饲料工业。

    ——中药材加工。以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定西、天水及农垦企业中药材饮片加工、浸膏提取、中药生产等加工业快速发展。

    ——果蔬加工。在天水、庆阳、平凉等苹果产业带和优势产区发展果品加工;以白银为重点,发展番茄酱、脱水蔬菜、甜糯玉米、玉米等加工业。

    ——酿酒原料加工。在麦积、秦州等县区重点发展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生产。

    3.建材产业。加大对建筑石材、砂石料、粘土矿的开发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建材企业联合重组、合理布局,支持新型墙体材料及花岗岩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新型墙体建材的开发,以节能、环保、节地为前提,综合利用水能开发、矿山废石、河道淤石沙和城市建设垃圾,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建设LED节能产品加工项目、轻体建材厂建设项目、空心砖厂建设项目、PVC及塑料管材生产项目。

    4.其他加工制造业。依托回族的特色和优势,发展清真食品加工、民族服饰及日杂用品、手工艺品和工艺美术品、文体用品等。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强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成为吸纳农村就业的主要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一、现代物流业。加快兰州、白银、天水、平凉、庆阳、定西、临夏等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建设。构筑特色农产品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三大专业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在重点城镇建设物流节点,完善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场站、仓储、商品配送、信息网络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配送中心,积极推进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和物流网络建设,加大电商物流的发展。

  二、商贸服务业。加强商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批发零售贸易市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推进县城超市、配送中心便利店和乡村连锁农家店流通网络建设,优化城乡商贸服务网点布局。积极培育、引进大型连锁商贸企业,支持发展以代理销售、特许经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绿色饭店、有机餐饮、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持续推进乡村商贸市场建设工程,支持批发、零售骨干企业向乡村发展,活跃城乡消费。

  三、金融服务业。加快推进城乡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发展投资公司、商业代理、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地方金融机构,鼓励股份制银行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提高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建设,探索发展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形式,拓展扶贫开发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贷款担保业务,落实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提高金融扶贫成效。

  四、高技术服务业。以涉农服务为重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生物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农村通信系统,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涉农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检测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搭建技术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认证、技术交易等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五、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病患陪护服务等传统家庭服务业,积极发展老年陪聊、保健服务、社区照料服务、保姆服务等新型家庭服务业,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广开门路。加快制定相应的劳动用工政策及劳动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专栏13  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

    1.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大型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综合开发金融商务区项目。加强农村物流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2.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实施两化融合应用创新及产业化工程,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加强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3.中介服务业平台建设。构建以咨询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以商务、科技、管理、财务和营销等为主要内容的中介咨询服务业,加快建设工业咨询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创业服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养老服务信息、市场开拓服务、信息管理咨询服务、交通物流信息服务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多个服务平台。

    5.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市、县区、乡镇三级运营服务中心站点,重点建设陇西县O2O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物流运筹中心、电子商务技术外包服务中心、电子商务高级管理与团队运营培训中心,积极推进社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试点项目、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建设与运行,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

 

第五章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村庄。

 

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城镇道路、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聚集农村人口、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条件较好、带动示范能力强的国道、省道沿线乡镇优先开展美丽示范村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二、村庄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适度集中建设居民住房,免费为村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并提供建设指导。统筹建设村道、饮水、电力、通信、能源等村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强村级文化室、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村庄功能。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小型加工业,建设各种类型的村级示范点与示范园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专栏14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1.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强片区内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强道路、桥梁、电力、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承接农村向小城镇集聚人口。

    2.生态小康村建设。坚持统筹协调、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完善功能,尊重农民意愿,在贫困村实现脱贫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标准,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特色富民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基层政权六大领域建设,打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用能清洁化、农产品无公害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社会服务便利化、信息网络入户化、村民言行文明化、村内管理民主化的“十化生态文明小康村”。

 

第二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一、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实施乡村通达、通畅工程,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村庄内道路基本达到硬化。推进村级道路向村民小组、居民点延伸。提高道路管理养护水平。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改造完善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及渠系配套,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增强农业防汛抗旱能力。加强以节水灌溉设施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三、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实施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加快灾毁耕地复垦。加大山区、高塬区和丘陵区坡改梯建设力度,提高川地、缓坡地基本农田建设水平。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实施盐碱地改良、移土培肥、土地有机质提升等工程,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产田间路建设。

  四、小流域治理。开展坡改梯田及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各个村庄内存在的小流域灾害隐患,通过整村推进结合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第三节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实施片区电网升级改造,实现片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积极实施道路通畅工程和村道硬化工程,村组道路、村内巷道硬化率和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快农村危房(窑)改造步伐,支持农民建设新型宜居住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专栏15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重点工程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

    2.电力保障工程。实施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电网工程,改造提升动力电已覆盖贫困村的供电能力,加快动力电未覆盖贫困村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尚未通动力电的贫困村和自然村动力电覆盖问题。

    3.村组道路工程。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农村路网改善工程建设,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及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网络全覆盖。

    4.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5.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片区内C级危房改造4.3万户,D级危房改造7.71万户,总计12.01万户。其中,兰州市0.02万户、白银市1.23万户、武威市0.18万户、庆阳市0.94万户、平凉市0.73万户、定西市3.44万户、天水市2.82万户、临夏州2.65万户。

 

第六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把提升人口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发展能力建设作为首要战略任务,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输转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调整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调整就业结构。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商贸流通、旅游、加工制造等非农产业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主线拓展就业领域,增加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小城镇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构建中心村庄、小城镇、城市三级城乡就业平台。

  二、拓宽就业渠道。大力拓展第三产业就业渠道,着力提高物流、商贸、旅游、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以旅游业为先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本地企业优先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稳定性,促进劳务输出由松散型、数量型、体力型向有序型、质量型、技能型转变,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加大对农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稳定并扩大外出务工规模。

  四、加快劳务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一体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同工同酬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支持具有一定技能和财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区,简化创业场所登记手续。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鼓励工业园区、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等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减免场地、设备、水电等费用。

  五、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制定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加快完善和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引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节  劳动力素质提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支持本地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加强转岗转业培训,稳定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按规定给予补贴。

  二、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落实国家片区贫困大学生招生专项计划,鼓励农村贫困家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并给予生活费补贴。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农村学生学费。进一步完善“雨露计划”,推进“两后生”“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培训。

  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使每户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入农村,建立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基地,鼓励科技服务进村到户、良种良法示范到田、技术要领培训到人。根据产业需求,加大生产、加工、营销等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为补充,以田间学校、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

  五、重点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实施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实施返乡人员创业试点,鼓励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与精准扶贫项目有效对接,以发展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创业带动就业。

  

专栏16  能力建设重点项目

    1.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就业技能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实现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兼顾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和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服务人员等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员。

 

第七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服务;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功能,对特困群众进行特别救助,减少因学、因病、因灾致贫和返贫现象。

 

第一节  教  育

 

  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建制村延伸,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到2020年,实现片区内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保障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片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20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使片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推动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区域、校际差距。继续发展寄宿制教育,探索集中办学和建设寄宿制学校的新路子,缩小城、乡、村教育水平的差距。

  三、普通高中提质工程。实施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工程,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四、职业教育创建工程。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加大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力度,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有条件的市州重点办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

  五、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大力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片区农村执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提高片区内农村教师待遇和住房条件。

  六、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全面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工程,适时提高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省内普通高中就读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政策,落实普通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鼓励贫困家庭适龄人口进入中职学习。建立健全社会慈善机构和民间资金用于教育资助的工作体系,鼓励企业、单位和条件允许的个人结对扶助困难学生。

  

专栏17  教育扶贫政策

    1.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政策。对片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对40个片区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补助资金。

    2.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享受小学每生每学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

    3.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政策,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执行,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8:2分担。

    4.普通高中助学金政策。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优先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政策。

    5.中职教育免除学费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在籍的一、二、三年级全日制在校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免除学费。

    6.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40个片区县中职学校农村学生提供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

    7.高职教育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政策。对进入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人每年4500元标准免除(补助)学费,按每人每年500元标准免除(补助)书本费,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

 

第二节  医疗卫生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开展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县级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实施贫困县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农村急救、卫生监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县、乡两级食品药品监督、妇幼保健和急救等机构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设备配备水平,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有效监测和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职业病及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病。

  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全科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机制,帮扶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能力提升。合理调配卫生技术资源,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促进各区域卫生服务能力协调提升。提高医疗设备配置水平,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力度,争取省、市、县三级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共享城市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四、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稳定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合贫困人口得到更多实惠。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路径,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就医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专栏18  医疗卫生建设重点

    1.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建设。新建、改扩建县及县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及急救中心项目,建设儿童专科医院,配置相关医疗设备。

    2.乡镇卫生院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配置相关医疗设备及医疗废物处置设备。

    3.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配置相关医疗设备,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室。

    4.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8年底前完成片区内贫困县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建设县级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紧缺专科。

 

第三节  科  技

 

  围绕增强片区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管理、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向片区逆向流动,瞄准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发展需求,依靠创新驱动,突出创业脱贫,营造双创环境,构建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服务和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

  一、完善科技支农体系。构建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产业的技术研发,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科技扶贫队伍建设。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省、市、县、乡挑选科技人员,为每个贫困村派驻1名科技特派员,指导贫困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或创办产业项目。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

  三、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大力实施“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每个贫困村培育2—3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10—20个贫困户;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每个贫困县建成2—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当地特色农牧业提供有效益、能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

  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和咨询。依托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性培训,确保建档立卡的每个贫困户有1个科技明白人。为贫困县农技人员、贫困村和有上网条件的贫困户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和基于无线网络的农技推广“云平台”,加强“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为基层农技人员和贫困户提供快捷的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富民政策等咨询服务。

 

第四节  文化体育

 

  加强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和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全民健身等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基本文化场所和基本文化服务。

  一、深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按照“345”工程要求,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并配备活动器材、儿童康乐设施,有条件的村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推进“农家书屋”工程提质增效。

  二、提升文化公共服务能力。探索与本地文化、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舞台艺术,活跃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协调,集中力量完善已有的文化阵地,积极为村民组织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服务,实现共建共享。

  三、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事业。完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依托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篮球场和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活动设施;扶持发展民间传统体育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增强人民体质。

 

第五节  社会保障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立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保障能力建设,建立起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及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兜底性作用。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水平,使贫困村中的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着力解决贫困村深度贫困户和因病因灾致贫户的基本生存问题;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对象实施特殊救助,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三、推进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进一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精准确定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农村低保一、二类低保对象逐年实现政策性脱贫;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做到救助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稳步提升,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体,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做到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促使其通过扶贫支持和社会救助两条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四、推进农村低保与特殊救助相衔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患病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加快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农村老人互助院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特困供养水平和床位利用率,加快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到2020年力争实现贫困村老人互助院全覆盖。

  

专栏19  社会保障重点任务

    1.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康复中心建设项目以及法律援助中心建设项目。

    2.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从2017年开始对特困、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低收入及计生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用于购买服务。

    3.残疾人“两项补贴”。对城镇低保家庭及农村一、二类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100元/月,对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00元/月。

 

第八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重要生态功能区

 

    一、水土保持区。以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坡面和沟道为主体,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区。严格限制陡坡垦殖,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大力恢复林草植被,配合沟道水土保持工程和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改善和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减少水土流失。设立黄土丘陵沟壑、丹霞地貌等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二、水源涵养保护区。以渭河、洮河、泾河等重要河流源头地区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保护和恢复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严格限制河流源头及上游发展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积极争取将临夏州列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三、动植物保护区。以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以珍稀动植物物种为重点,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的保护,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护其栖息环境,促进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平衡。

  

专栏20  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与管理项目

    1.森林公园建设。吐鲁沟、石佛沟、云崖寺、贵清山、麦积山、小陇山、渭河源、周祖陵、寿鹿山、莲花山、松鸣岩、兴隆山等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

    2.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黄河石林、贵清山、仁寿山、塔坪山、双燕、恐龙足迹群、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实施造林工程、灌溉工程,完善提高森林覆盖率。

    3.水源涵养保护区建设。以黄河、大夏河等主要流域及六盘山、铁木山等为建设重点,实施水源涵养保护建设项目。

    4.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实施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工程、生物遗传资源库和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建设工程、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专项工程等。

 

第二节  生态建设

 

  坚持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和修复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构建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一、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环境承载容量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施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积极推进封山禁牧和育林育草,加强坡耕地改造和沟道治理,适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二、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力度。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在15—25度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耕地、梯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继续实施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开展森林经营,加强新造林地、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对低质低效林逐步进行提质改造。加快林木良种培育,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完善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

  三、保护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通过造林种草、合理调配生态用水,增加林草植被;通过设置沙障、草方格固沙、砾石压砂等措施固定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通过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配套水源工程建设等措施,改善沙漠绿洲生存条件。对生态区位重要、人工难以治理的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加强封禁设施建设,禁止滥樵、滥采、滥牧,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遏制沙化扩展。

  四、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农业。倡导并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秸秆还田工程、生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等有机培肥工程。建设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区,加强坡耕地堤岸防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五、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梯田建设,从源头实施山、水、林、田、湖、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补偿制度,推进国家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及矿山矿区环境治理等重点建设。

  

专栏21  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一)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1.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水源地保护、植被保护、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和防灾减灾等工程建设,改善渭河源区生态环境。至2020年,完成防护林2.12万公顷、人工造林14.38万公顷、封山育林育草11.79万公顷、中小河流治理347公里。

    2.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等工程,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至2020年,完成造林422万亩、梯田改造270万亩、骨干坝98座、中小型淤地坝64座、林果基地150万亩。

    3.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径流调控与集蓄利用、村镇生态与人居环境、旱作农业及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水资源利用保护与配置等工程建设,提高董志塬区生态承载能力。至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8.3万公顷、人工种草0.6万公顷、基本农田2.9万公顷,配套治理沟骨干坝、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工程。

    (二)生态系统重点工程。

    1.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中幼龄林抚育工程、森林防火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

    2.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白银、庆阳等沙化地区,实施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及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程。实施黄河兰州-白银段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

    4.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陇东及陇中煤矿损毁区复垦工程、资源枯竭城市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等。

    5.退耕(牧)还草与草原保护工程。实施退耕(牧)还草工程,恢复草原植被,大力建设草原围栏,实施重度草原退化补播改良,建设人工草地,推进舍饲棚圈建设,加大草原鼠虫害和沙化(黑土滩型)草原持续连片治理,开展宜垦撂荒草原治理。

 

第三节  环境保护

 

  一、着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户分类收集、村长效保洁、市场化清运、无害化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推进美丽乡村、整洁示范村庄、生态文明小康村试点建设。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和实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加强农资废弃包装物、农膜、尾菜的环境管理。提高农膜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农资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强化农资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蔬菜尾菜的资源化处置利用。

  三、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和监管。加强主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源地实施围网保护,防止人畜活动污染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化肥,控制面源污染,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健全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定期进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第四节  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预防、监测、应急处理机制,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划定重点灾害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完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建设城乡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立防灾减灾教育基地,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二、提升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利用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等项目,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编制民居抗震设防指南,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研发应用和工匠培训,提升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

  

专栏2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开展地质灾害排查详查、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勘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建设兰州国家级、天水-临夏省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居民点实施搬迁避让,对险情大型、特大型,且不宜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工程治理;建设省、市、县三级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演练,推进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

 

第九章  到村到户项目

 

  立足六盘山片区实际,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及金融扶贫等到村到户项目,将精准扶贫的理念和举措落实到位,切实惠及片区每一位农民群众。

 

甘肃六盘山片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七个一批”脱贫任务清单

                                                                             单位:万人  

序号

脱贫

任务

产业发

展脱贫

转移就

业脱贫

易地搬

迁脱贫

教育

扶贫

健康

扶贫

生态保

护扶贫

兜底

保障

六盘山片区

211.28

60.62

38.76

58.60

103.11

6.63

95.14

1

天水市

57.41

16.35

5.32

13.57

19.22

0.12

16.61

2

定西市

42.01

10.55

7.07

12.30

23.05

2.06

19.97

3

庆阳市

26.59

7.37

6.59

7.75

14.10

0.16

14.72

4

临夏州

20.97

7.27

7.48

5.55

9.33

2.24

15.26

5

平凉市

32.03

8.43

3.44

8.60

19.21

1.91

10.01

6

白银市

20.59

4.15

5.88

5.81

10.80

0.07

7.60

7

武威市

5.30

2.84

2.51

2.96

2.10

0.05

7.29

8

兰州市

6.38

3.64

0.47

2.06

5.31

0.02

3.68

  注:1.产业发展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教育扶贫为大数据平台“五个一批”标识的统计数据。2.转移就业脱贫为贫困户户表信息中年龄在18—60岁、有劳动能力、非在校生且有务工信息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3.健康扶贫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信息采集的统计数据。4.易地扶贫搬迁数据为《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数据。5.兜底保障数据为低保信息系统导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管理的数据。6.大数据平台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5日。7.以上“七个一批”数据之间为交集关系。

 

第一节  发展产业脱贫

 

  大力发展优势富民产业。以陇东为重点发展肉牛扶贫产业,以中部为重点发展肉羊扶贫产业;以定西等为重点,扶持发展马铃薯产业;以陇东、中部等区域为重点,打造优质苹果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中部地区优质鲜食及特色优势果品生产基地;以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洮河流域、泾河流域为重点,打造特色优质蔬菜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与中部、陇东等区域相适应的设施蔬菜生产;以定西为重点,建设陇中、陇东黄土高原中药材种植区,大力发展陇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开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农村小水电扶贫、科技扶贫。

 

第二节  转移就业脱贫

 

  开展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出劳务服务水平。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推动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建立定向培训就业机制,结合产业集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保障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合法权益。对已稳定就业的贫困人口,在住房保障、居住证、人口落户、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和参加中高考、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促进已就业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有序实现市民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

 

第三节  易地搬迁脱贫

 

  按照“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原则,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妥善安置,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饮水、出行、用电、通讯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迁出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依据不同的搬迁安置模式,探索多种方式的增收渠道,不断提高搬迁人口收入水平。

 

第四节  教育扶贫

 

  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最薄弱领域,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改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新建和改扩建支持力度,缩小普通高中城乡和校际发展差距。加快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合理调整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布局及办学条件,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和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健全公益性农民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计划向片区倾斜,发展高等教育优势专业,完善高校学生多元化资助体系。

 

第五节  健康扶贫

 

  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服务体系,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提高符合条件的贫困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和养老待遇。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县、乡、村一体化药品配送服务,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招聘引进办法;开展适宜医疗技术项目推广。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加大临时救助和对大病保险的支付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标准。

 

第六节  生态保护脱贫

 

  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贫困地区实行生态补偿扶贫,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继续实施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继续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工程、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工程等区域性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甘肃—内蒙省界武威段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工程,开展甘肃武威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以武威市古浪县金荣沙漠生态公路两侧为重点,实施沙漠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加大规模治理沙漠力度。设置国家级生态区生态保护公益岗位。

 

第七节  兜底保障脱贫

 

  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养老保障人员全覆盖。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做好“救急难”工作。对已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却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

 

第八节  危房改造

 

  精准识别审核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统筹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加强技术指导,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保证房屋质量,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一、坚持和完善精准扶贫“853”系统。落实《甘肃省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甘脱贫领发〔2016〕2号),做到大数据管理“平台8个准”(对象识别认定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支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村村5张图”(贫困人口分布图、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表、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图、全村脱贫目标任务图、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表)、“户户3本账”(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

  二、扶贫资源动员机制。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对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企业扶贫具体项目的实施,引导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扶贫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和规划衔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三、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其光荣脱贫。加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切实回应群众需求。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

  四、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100号),对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内的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将审批权限下放到贫困县,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导向,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跟踪审计,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和项目稽察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信息公开机制,保障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精准。

  五、贫困县考核机制。落实《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设置到村到户考核指标,体现精准考评要求。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脱贫摘帽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用,接任者原则上优先从原有班子中选拔,对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充分、表现优秀的省市直部门各级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六、贫困退出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甘办发〔2016〕73号)。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有增收渠道、无因病因学因房大额借贷(5万元以上),实现两不愁(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综合因素。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县域内农村人口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综合因素。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在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七、“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甘脱贫领发〔2016〕4号),建立村级脱贫验收四方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贫困户四方要对贫困户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乡级脱贫验收三方责任,乡党委书记、乡长、乡扶贫工作站站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县级脱贫验收四方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县扶贫办主任、县统计局局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市级脱贫验收两方责任,市委书记、市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验收结果签字确认。构建层层负责、无缝对接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确保脱贫工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八、“逢提必下”机制。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要视情况安排到贫困县乡村至少挂职锻炼一年;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全部安排到贫困乡村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市区挂任县市区委副书记、副县长。对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工作一年以上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教支医干部,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保持贫困县市区领导班子相对稳定。

  九、惩戒约束机制。落实《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甘扶领发〔2015〕4号),对在扶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对挂职锻炼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重用并进行批评教育。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记录在案,并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落实年度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

  十、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贫困人口脱贫第三方评估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随机抽查评估。第三方评估工作在市县两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退出验收工作结束后独立进行,评估结果作为最终核定脱贫成效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一、财政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片区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片区倾斜。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要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各项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并加大省级投资补助的比重。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片区市州级配套资金的政策,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公益性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在贫困地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

  二、金融政策。加大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实施“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发挥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作用,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损失给予补偿。建立健全贫困户和涉农企业信用档案,引导贫困户和涉农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信用意识,用诚实守信规范扶贫贷款行为,做好扶贫专项贷款回收工作。规范发展互助资金协会。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到贫困户、投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措施办法,对有贷款意愿、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由县乡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签订四方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负盈不负亏,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贷款金额的8%,并提供技术培训、安排就业,提高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积极探索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通过保证保险为贫困户增信。积极推广贷款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政府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化解贷款风险。以贷款贫困户为对象,创新推出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合理确定理赔标准,提高理赔效率,分散农户经营风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先在贫困村试点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户保险保费予以补贴。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价值评估、交易流转体系,坚持在不改变土地公有制性质、不突破耕地红线、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盘活农村产权,帮助农户获得贷款发展致富。

  三、土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土地整治工程和项目在分配下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和安排补助资金时,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允许40个片区县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四、干部人才政策。改进贫困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和有关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加大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完善和落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政策。通过双向挂职锻炼、扶贫协作等方式,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事业单位人员交流,积极争取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选派与优势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落实省委常委联系市州、省级领导包抓县市区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各市州、县市区要相应调整、加强和完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强化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改进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统筹省内优秀干部,选好配强扶贫任务重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把脱贫攻坚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任务期内,县级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二、健全责任体系。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省委省政府重点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州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市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省政府签订责任书,市县比照省里做法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衔接的目标责任体系。要强化行业扶贫责任,按照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标准,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部门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牵头制定“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省直部门,要加强政策梳理和对接争取,充实完善专项支持计划,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到村到户措施落实。

  三、强化村级组织。抓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树立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鼓励引导广大基层村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大从贫困村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力度。对于脱贫“摘帽”村的村干部,要单列招录计划,降低学历、年龄等报考条件,优先予以录用。加强贫困县扶贫机构、贫困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配强力量,创造条件,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提高村委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组织实施能力。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精准选配第一书记,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四、转变工作作风。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各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以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狠抓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挖掘、总结、推广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监测评估。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等工作。加强扶贫信息化建设,依托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和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监测评估结果作为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对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各项工程、项目、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等要求,确保如期完成。

  

    附件:1.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2.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附件1

 

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市(州)

县(区)

兰州市(4个)

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七里河区

白银市(5个)

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平川区、白银区

平凉市(7个)

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崇信县、华亭县、崆峒区

天水市(7个)

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麦积区、秦州区

庆阳市(8个)

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西峰区

定西市(7个)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

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武威市(1个)

古浪县

                注:加下划线的县区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

 

附件2

 

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行政区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