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省属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分析
  • 时间:2013-12-23
  • 点击:54
  • 来源: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全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随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省委、省政府促进工业平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逐步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工业生产连续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平稳改善的同时,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盈利下滑、亏损增加的趋势,影响了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省属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对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概况

   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是甘肃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省属工业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12年全省省属规模以上工业107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17%;资产总额3603.1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83.0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3.44%;利税总额120.9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5.82%,从业人员达到17.58万人,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7.69%。

   一是大型企业引领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省属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少,但所占优势大,对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增长、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影响到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趋势。2012年在省属规模以上企业中,有大型企业19户,占省属规模以上企业数的17.76%;资产总额3195.3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企业的88.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67.49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6.58%;利税总额达到117.34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0.87%,从业人员15.04万人,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85.55%。

   二是重工业是省属工业的主力军。甘肃作为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基地,经过上世纪“一五”、“二五”大规模建设和东部沿海企业内迁及大小“三线”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化型工业结构。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则是全省重化型工业结构的典型代表。到201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比13:87,在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轻重工业比则达到3:97,重工业拥有资产总计达3536.49亿元,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8.15%。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39.2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8.7%;利税总额达到117.36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7.04%,从业人员16.68万人,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4.88%。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

   三是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行业集中度高。冶金行业是全省工业的重点支柱行业,省属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全省行业集中度最高的行业,并支撑着全省冶金行业的发展。到2012年底,省属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拥有资产总计达1559.55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7.05%,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43.28%,占到全省同行业的83.7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拥有资产总计达1206.11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3.19%,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33.47%,占到全省同行业的92.27%。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6.31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5.76%,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59.31%,占到全省同行业的88.4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7.02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3.57%,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31.25%,占到全省同行业的88.5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税总额51.35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72%,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42.46%,占到全省同行业的91.9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1.88亿元,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6%,占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18.09%,占到全省同行业的94.73%。

   四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省属工业的主导地位。截止2012年,在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82户,资产总计3419.74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4.91%;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90.5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4.31%;实现利税总额110.82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1.63%。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仍稳居主导地位。

   五是以装备制造和冶金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重点装备制造产品和部分冶金产品主要集中于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其中:石油钻井设备、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交流电动机、风机、起重机、精炼铜(电解铜)、镍、铅、锌、粗钢等产品全部集中在省属规模以上工业。

 

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占全省规上工业的%

  硫铁矿石(折含硫35%)

122939

100.00

  焦炭

3110691

92.18

 硫酸(折100%)

2978997

95.10

 涂料

19721.02

89.19

  生铁

6895619

92.36

  粗钢

8101608

100.00

  钢材

8122518

91.98

  精炼铜(电解铜)

708579

100.00

  铅

21505

100.00

  锌

232747

72.55

  镍

127772

100.00

  单一稀土金属

千克

580117

100.00

  起重机

4503.39

100.00

  风机

1754

100.00

  石油钻井设备

台(套)

32

100.00

  金属冶炼设备

103410

95.29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千瓦

62000

100.00

  交流电动机

千瓦

2843602

100.00

  电力电容器

千乏

182

100.00

  高压开关板

8651

98.99

  低压开关板

18186

86.86

 

   二、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结构特征

   从总体结构看: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整体仍处于盈利水平,但是,也呈现出了盈利能力下降、偿债能力减弱、亏损增加的趋势。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61.96亿元,比2011年下降34.42%,比2010年下降17.27%;成本费用利润率较2010年下降2.24个百分点,较2011年下降2.03个百分点。在盈利企业实现利润下降的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亏损企业亏损额则大幅增长,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5.06%,高于标准值5.06个百分点,较2010年提高3.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了10.92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近五倍,比2011年增加了98.15%。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在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比重小,但经济效益水平好于重工业。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轻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2.41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3.89%,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增长21.15%,比2010年下降15.28%;亏损企业亏损额0.71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6.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1年下降2.98%,比2010年下降37.59%。省属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大,但处于利润下降、亏损增加的局面中。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重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59.55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6.11%,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下降35.62%,比2010年下降17.35%;亏损企业亏损额10.21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3.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1年增加1.14倍,比2010年增加了13.74倍。

   从企业规模看:省属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盈利下降,亏损加大,小型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大型企业盈利企业盈利额53.86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86.93%,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下降10.57%,比2010年下降11.64%;中型企业盈利企业盈利额2.0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3.28%,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下降34.86%,比2010年下降79.11%;小型企业盈利企业盈利额5.6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9.08%,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增长1.32倍。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大型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6.79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62.14%,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1年增加1.68倍,从2010年的无一户亏损企,到2012年增加到4户亏损企业;中型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88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26.4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1年增长56.37%,比2010年增长1.42倍。

   从行业大类看: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主要行业盈利额大幅下降、亏损额成倍增加与局部行业盈利上升、亏损减少的结构性差异。省属工业的主力军、行业集中度最高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2年盈利企业盈利额分别比2011年下降70.34%、38.15%,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增长了37.15倍和1.42倍。伴随着主导行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盈利企业盈利额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全省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整体盈利水平减弱的同时,省属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呈现出了盈利提高、亏损下降的好局面。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行业盈利,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4.33%、42.06%和24.6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盈利企业盈利额分别增长10.49%和4.01倍,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下降59.59%和10.02%。

   从控股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状况低于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企业盈利额5.13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88.97%,盈利企业盈利额比2011年下降40.59%,降幅较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6.16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2.34%,降幅较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5.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9.65亿元,占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的88.364%,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1年增长81.1%,比2010年增长4.72倍。

   三、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复苏乏力和国际市场变化及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影响,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出了生产增长、利润下降、亏损大幅增加的不同步现象。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这种生产、效益增长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平稳增长、盈利水平减缓的局面,也影响了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负向拉动,影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

   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下降、亏损增加是影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9%,利润总额仅增长6.37%。其中:省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35%,利润总额下降42.64%,企业应交所得税下降70.97%;省以下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4%,利润总额下降6.34%,企业应交所得税下降6.69%;中央在甘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4%,利润总额增长78.36%,企业应交所得税增长93.71%。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大幅下降,负向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幅14.15个百分点,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则正向拉动增长11.39个百分点,呈现出了收入正拉动,利润负拉动的巨大反差。这一反差不仅严重影响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的减缓,也影响到企业属地纳税额的减少。

   (二)成本支出上升,制约全省工业利润增幅

   2012年,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有色、冶金行业生产经营面临多重压力,以有色、冶金行业为主导的省属工业虽然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逐步缩小,企业亏损额快速攀升。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8.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2个百分点,增幅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高出9.74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1.5%,分别低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1和2.39个百分点,也低于中央在甘工业和省以下工业4.73和4.14个百分点。同样的成本费用投入,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获取的利润最少。

   (三)资产贡献水平偏低,影响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企业总资产贡献的大小,不仅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在全省各隶属类型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而其总资产贡献率不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中央在甘工业和省以下工业的水平。到2012年末,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占到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9.4%,所占比重高于中央在甘企业8.18个百分点,高于省以下工业10.02个百分点。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仅为5.06%,分别低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0.09和4.87个百分点,低于中央在甘企业13.78个百分点,低于省以下企业1.91个百分点。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贡献水平偏低,一方面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也是投入产出水平有待提高的显现。

   (四)亏损额加大,拉动全省规上工业亏损额增长

   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在利润下降的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全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9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98.15%,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幅93.3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4.93个百分点。而亏损企业亏损额占比重最大的中央在甘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3.25%。如果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持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将呈现出下降态势。

   (五)盈利减少,影响企业属地纳税额增长

   省属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下降、亏损增加,不仅影响到全省工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了企业属地纳税额的增长。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所得税同比下降10.55%。其中:中央在甘工业增长93.71%,省属工业下降70.97%,省以下工业下降6.69%。省属工业企业应交所得税同比减少额达20.77亿元,占到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近一半,直接导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所得税出现了负增长。

   四、影响省属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处于缓慢调整期,市场需求不足

   一是外需不足制约出口增长。2012年,欧美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呈下行态势。受外部经济环境不理想、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影响,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大幅回落。全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9.7%。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5.9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9.13%,直接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10.09%。外部需求的减弱,不仅影响全省工业收入的增长,也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内需拉动减缓,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减弱。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同时,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效应逐步显现,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2012年,主导省属规模以上工业走势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分别下降达25.8个百分点和19.2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大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省属工业产业结构偏差大,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弱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工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表现为工业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不断向深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发展。目前,省属工业正处于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第二阶段初期,即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深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演进的“高加工度化”的初始阶段。与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过程相比较,省属工业产业结构转换滞后,重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工业。以生产基础产品和原材料为主的主导工业,处于产业链前段,当投资拉动需求减缓时,受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利润必然下滑。工业结构偏差过大,使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结构效益。

   (三)省属工业国家资本比重大,企业股权主体多元化滞后

   经过多年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企业资本构成中国家资本比重偏大,“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突出。到2012年底,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重为70.23%,在中央在甘工业和省以下工业中比重最高,而法人资本比重仅占29.25%,在中央在甘工业和省以下工业中比重最低。法人资本的过低,使省属工业在法人资本组织形式中弱化了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充分产生规模经济利益的效应。

   (四)企业运行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盈利额下降

   一是企业产品成本增大。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9.7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92%,比2011年高出6.49个百分点。一方面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下降,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企业盈利空间形成了较大的挤压。2012年12月份,通过对全省38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有36%的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这一比例达42%。二是企业费用提高。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65.98亿元,同比增长74.33%,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95%;管理费用118.03亿元,同比增长30.81%;销售费用42.88亿元,同比增长9.4%。三是企业人工成本趋高。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增幅远远高于从业人员增幅,2012年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高于从业人员增幅13.91个百分点,在各隶属关系类型企业中增幅最高。

   五、提升省属工业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省属工业对全省工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属工业发展的的快慢、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趋势和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切实加强对省属工业运行情况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省属工业经济效益状况,将会对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一)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政策扶持力度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以资源依赖型的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属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并在短期内难于得到大的改观。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省属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监测力度,特别要关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的运行动态,认真分析宏观形势和政策对重点行业企业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及效益变化的影响,研究相应对策措施。同时,针对当前有色、冶金产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形势,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采用租赁、划拨土地资源等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投入建立储备公司,政府也可以在储备公司里储备部分有色、冶金产品,并对储备公司在管理费、储备资金利息等方面给予补贴或优惠。对有色、冶金产品的储备,通过市场化运作,既可以帮助企业保持正常的生产,也可以在维持有色、冶金产品价格稳定方面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二)加快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步伐

   甘肃工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原材料产业特征,省属工业的这一特征更为显著。因此,省属工业应紧紧抓住全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以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加工为重点,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解决企业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实现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一起来,提升重点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减轻对资源型经济的依赖,向“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中后期迈进,最终实现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

   (三)加快对现有产品的延伸开发进程

   甘肃工业的特征,决定了其产品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中前段。这既是甘肃工业的短板,也是甘肃工业崛起的比较优势,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行原材料产品的延伸开发,正是省属工业加快发展、提升效益的新的增长点所在。因此,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拉长产品和产业链条,提高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中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逐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向下游产业扩张、向中高端产品延伸是提高省属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选择之一。

   (四)加大企业资本要素改革力度

   资本要素运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产品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创新经营形式,也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的主要手段。目前,省属规模以上工业法人资本偏低,缺乏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的参与,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情况比较普遍。企业资产就是资本,只有通过流动才能增值,只有通过流动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法人资本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的经济组织形式,不同产权主体通过股份制等形式进行的产权融合,不仅可以更快地壮大企业规模,而且能够发挥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各持股法人经营的不同产品之间具有资源、产品、技术上的延展性和互补性时,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因此,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深化企业资本要素改革,引导和大力支持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在技术等方面具有互补性的大企业、研发机构等参与经营,通过增大法人持股和法人相互持股,甚至可以让银行参与企业债务的重组,把企业对银行的债务变成银行对企业的控股等形式,提高法人资本比重,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企业管理上要苦练内功,引导企业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减少原材料库存,努力增收节支、节能降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想方设法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各类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多方增加效益,最大限度的消化因市场及政策等因素所减少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