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13年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喜与忧
  • 时间:2014-01-09
  • 点击:35
  • 来源:
    刚刚召开的甘肃省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副省长郝远用了八个字概括过去一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有喜有忧,喜忧参半。”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省工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忧”的是,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制约工业经济跨越转型的一些突出问题依然没有“破题”。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甘肃省工信委主任李平表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年工作的主线和导向。

  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2013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54.1亿元,增长14.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8.2亿元,增长27.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5%,用水量下降6.26%。

  省国资委监管的34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94.23亿元,增长13.89%;资产总额达到5226.76亿元,增长14.23%;所有者权益总额达到1808.32亿元,增长10.55%。与此同时,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这些数据是在2013年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取得的,可以说,来之不易。

  分开来看,项目建设方面,去年大规模开展民企陇上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对接等活动,先后签订1093个合作项目,总投资6129亿元。去年1-11月,新建成的134户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8亿元,拉动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4.1%。结构调整使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稳步跨入千亿级企业,兰州石化公司实力增强,白银公司重组步伐加快,5个千亿级企业初具雏形,10个千亿级产业链培育工作全面启动,平凉、庆阳煤电化冶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进入实施阶段,兰州新区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战略新兴产业项目264个,总投资1067亿元,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提高3.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84%。

  过去的一年,国企改革也在稳步推进。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省级国有投融资公司监督管理的意见》和《省属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试行)》,省属企业决策、监督和经营机制逐步完善,省属企业外派董事、监事会外派内设工作积极推进,外派财务总监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省国投集团、省公航旅集团、省电投集团、省保障房公司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得新的成绩,酒钢集团重组东兴铝业、靖煤集团重组刘化集团、兰石集团回购国民油井股权、省电投集团增持华煤集团股权、白银公司与省物产集团所属企业重组等顺利完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蓝科石化等3户企业进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行列,天水星火机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户,新组建行业技术中心5个、技术创新产业联盟3个。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477个,研发新产品350多个,完成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76亿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2013年全年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82个、国家级平台7个。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有所缓解,新批准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43家,新增融资性担保业务205亿元,增长24%。1-11月,全省非公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6.7%,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3.8%。

  工业经济跨越转型期待“破题”

  2013年全省工业经济在数据上呈现出向好的趋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制约工业经济跨越转型的一些突出问题依然没有“破题”。

  去年1-10月,作为全省重点支柱产业的有色、冶金、煤炭三大行业,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61.9%、217%、47.9%,影响全省工业实现利润增速下降18.32%。

  数据表明,虽然经过多年调整发展,但“两高一资”的工业结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产业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协同效应较差,多数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产品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较差。

  从企业支撑看,虽然近几年我省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强入甘,但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央企和省属企业支撑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去年1-11月,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的中央企业,仅增长0.3%,对全省贡献率只有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的省属企业,增长19.7%,对全省贡献率为3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的非公有制企业,对全省的贡献率达到43.8%。其中问题在于,省属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产权结构不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非公经济虽然发展提速,但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尤其是“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现象比较严重,发展活力和空间没有得到尽情释放。

  从科技支撑看,尽管多年来我省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产学研耦合度不高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自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4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有研发机构的仅占7%,开展研发活动的占10.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是中央提出的改革年,扎实推进工业经济领域改革创新,对于扎实推动工业转型跨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创新促提高,致力在突破工业发展重大矛盾、重大制约、重大障碍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是2014年全省工业经济工作的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