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日期:2009-05-05  来源:

前 言

 
 
  白银市恢复建市以来,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从白银实际出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较为成功地组织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全市改革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登上了新的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从新世纪开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后5至10年,是在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五”计划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确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白银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五”计划对推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白银市委关于制定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制定的,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突出“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方针。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是今后5至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及“十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九五”是白银经济和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克服种种困难、消除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开拓消费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03亿元,年均增长10.1%,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提前3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00元,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82亿元,年均增长11.4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7亿元,年均增长11.85%。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公斤,年均增长4.4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林果业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了“三七”扶贫攻坚计划,部分农村进入小康。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大中型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活力有所增强,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国有企业整体扭亏,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其中,市及市以下单位完成投资28.91亿元,年均增长12.71%。相继建成了一批水利、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城市基础设施、邮电等重点项目。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3371元增加到2000年的5300元,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33元增加到2000年的1520元,年均增长12.8%;城乡居民储蓄由1995年的24.63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7.77亿元,年均递增14.2%。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这些成就的取得,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经济由资源主导型产业向多元主导型产业转变的速度不快,新型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带动经济增长的项目少;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市功能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随着劳动力总量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较突出,外商投资环境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财政支出的增长因素增多,后续财源不足,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望21世纪,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既有比以往更多、更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更快发展。从国内形势来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我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市更多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产品出口。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我市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国内市场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特征,经济发展正由供给导向和资源约束为主向需求导向和市场约束为主转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使得综合实力、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的我市发展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基本趋势,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切实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快发展。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一)总体战略和思路

  综合考虑21世纪初我市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市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坚持以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施持续加赶超、渐进加跨越的可持续发展赶超战略。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工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提高和培育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依据上述战略和思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以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局的原则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市“十五”期间的重点工作,要以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局,依托其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投资导向,实现西部大开发,白银大发展。

  2. 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采用新思路,求得新发展。

  3. 坚持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原则

  针对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积极主动地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调整,拓宽经济增长空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

  4. 坚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发展的原则

  针对经济体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造成的“瓶颈”制约,加快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创新步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动力。

  5. 坚持依靠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发展的原则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情况,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调整开放政策,制定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到我市的开发建设中来。
  6. 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原则

  面对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以及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体制创新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具体目标是:

  ——经济总量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亿元,年均增长8.5%,力争突破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84元,年均增长7%,力争增长8.5%。
     ——经济结构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05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15.8:51.7:32.5,调整为13.1:51.6:35.3,其中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城乡结构初步改善,城镇化水平2005年达到32%,力争达到35%。
     ——经济效益目标。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2005年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9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1亿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亿元,力争达到150亿元。
  ——人口与就业目标。“十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9‰以下,力争不高于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05年总人口控制在183万人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到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30%。
  ——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目标。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元,年均增长5%。城镇住宅成套率达到80%,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农村住宅砖混结构比重提高到65%。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5部以上。到2005年,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市完成“两基”达标。 
    ——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城市绿地率达到15%,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削减,市区建成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水土流失和灌区耕地盐渍化有所减缓。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要以市场为导向,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高工业经济,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农业区域的合理布局。会宁县在抓好草产业开发和草食畜牧业生产的同时,发展以小杂粮和杏系列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靖远县突出发展羊产业和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景泰县重点发展种草养羊、沙漠洋芋产业;白银区重点发展城郊型蔬菜业、林果业和奶产业;平川区重点发展种子产业、瓜果业。

  全面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区域供求基本平衡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粮食上向专用化、营养化、优质化发展;蔬菜上发展反季节蔬菜和有优势、有规模的大路菜;果品上重点发展名优特品种;畜牧上重点发展以靖远羊羔肉品牌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草产业。通过优化畜群结构、品种结构、人工种草、提高 科技含量和转变饲养方式,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到2005年,年出栏羔羊达到200万只,多年生牧草达到10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瘦肉型猪,优质肉羊和良种肉牛。到2005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亿公斤以上,农村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粮、经、饲结构由2000年的76:17:7调整到60:20:20,农产品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到30%以上。

    搞好名优特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的成长。重点发展以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种植业,以猪羊鸡牛为主的畜禽养殖业,以名优特新品种为主的林果业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羔羊基地、淀粉原料基地、酒用原料基地、种子基地、沙漠洋芋基地、优质果菜基地、小杂粮基地、黑瓜籽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形成“小产品、大产业、小群体、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发展格局。

    (2)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村和农业投入,抓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和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把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到“十五”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64万亩,节灌面积发展到45万亩,“三田”面积发展到279万亩。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的方针,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提高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包括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交通运输、建筑装潢、餐饮旅游、中介组织在内的上规模、上档次,能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到200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总产值达到8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工业产值达到33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8.9%。

  (4)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健全对农业的保护、支持体系。深化农村乡镇机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供销体制改革。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上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5)继续搞好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的重点向提高扶贫成果,稳定解决温饱,推进小康建设转变。力争用5年时间消除绝对贫困,条件较好的县区在巩固提高小康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向宽裕型小康迈进,在其他县区逐步建设一批小康乡(镇)、小康村。

  2. 调整、改造和提高工业经济

  工业结构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培植先导、壮大支柱、规模经济、名牌突破的思路,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抓好三个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技术结构调整),壮大六大产业(有色、化工、能源、机械、建材、轻纺),促进工业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到2005年,主要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保持在8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适应市场需求的加工工业产品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10%;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由现在的37.2%,提高到50%以上。

  到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8.8亿元,年均增长8%,力争达到53.4亿元,增长10%。在工业增长中,高科技产品及新产品的份额提高到40%。

    到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的比例由“九五”时期的9:91调整为20:80。在重工业中,加工工业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5.74%提高到15%;轻工业中,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比重由12%提高到30%。

    到2005年,形成5个左右在国内有竞争力、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带动一个产业或相关产业发展的名牌拳头产品,同时积极争创国际名牌。

    到2005年,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工业企业投资达到50亿元左右,实施40项工业重大项目。
    (1)抓好三个调整。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在有色、化工、能源、机械、建材、轻纺等重点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开发新产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有色、化工等出口产品,大力开发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精细化工和名优特出口产品,逐步形成稳定的出口大户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加速培育名牌产品。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中型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按照集团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要求,利用现有基础和资产存量,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壮大优势产业和企业集团。加快有色、化工、能源、机械、建材、轻纺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和扩张步伐。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培育“小巨人”企业。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把发展服务型、科技型、外向型、专业特色型的中小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

    企业技术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对有色、化工、能源、机械、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紧跟世界科技的前沿,努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打下基础。新技术领域主要发展新型合金与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稀土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建筑材料。按照主动退出和积极调整的原则,优化配置资源。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完善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破产。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2)壮大六大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抓好新项目的达产达标和老系统的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深加工能力,提高有色金属原材料成材、成型产品比重。加快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铅系统、第三冶炼厂环保节能改造、铝厂10万吨电解铝配套、铜冶炼厂电解和转炉改造、厂坝铅锌矿李家沟矿开发建设、西北铜加工厂高效耐腐蚀冷凝管和超薄铜箔等项目的技术改造;加快稀土公司稀土金属抛光粉、稀土金属及深加工应用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推动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建设。到2005年,铜、铝、铅、锌4种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达到46万吨,稀土产量达到3万吨。

  化工产业。重点开发高分子聚合物和精细化工及化学药品,努力提升产业水平。加快银光化学工业公司新建聚碳酸酯、扩建TDI、DNT、民爆器材产品生产线和聚氨酯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的建设改造;搞好靖远矿务局抽放瓦斯综合利用、高纯度卵黄磷脂项目建设;搞好绿源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硫基氮磷钾复合肥、康乐公司硝基甲苯分离等生产线的建设改造;搞好甘藏铬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红矾钠、碳酸锂以及靖远金达化工厂双氰铵等项目的技术改造和建设工作。

    能源产业。提高煤炭生产的科技含 量和电力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鼓励发展煤炭资源的加工增值项目。重点搞好靖远矿务局王家山煤矿集中生产技术改造、老矿井采煤方法技术改造和靖远电厂三期建设项目。利用能源产业优势,搞好白银电力实业公司4万吨硅铁和黄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3万吨碳化硅项目。到2005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650万吨,水、火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73万千瓦。

    机械产业。发展新型电线电缆及电子专用设备、材料和零部件。重点建设甘肃长通电缆集团光纤复合架空导线及铝包钢、无公害低压硅烷交联电缆项目,白银华源钢丝针布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景泰农机有限责任公司采用EPC-V消失模铸造年产1.5万吨抗磨材料等项目。
建材产业。提高水泥、陶瓷、石膏等材料的档次,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使用。重点建设KP-1型承重多孔砖生产线和加汽混凝土砌块生产线,逐步减少粘土实心砖的用量。积极搞好PVC管材的生产和推广使用。

    轻纺产业。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为主的地毯、毛纺、皮革、食品、饮料工业,研究开发新型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加强棉、毛、麻纺织和针织产品的综合系列开发。搞好矿泉水的生产和市场营销,发展洋芋产业的深加工。重点建设白银卡森皮革有限责任公司汽车座垫革,甘肃万里缘饮料公司饮料生产线,会宁金誉白灵菇有限责任公司白灵菇,景泰石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植物纤维快餐具,景泰麦芽厂啤酒麦芽,白银区奶牛场乳品深加工,甘肃条山集团公司马铃薯可堆叠复合薯片及马铃薯雪花颗粒粉,甘肃大团圆饮料公司果品蔬菜食品,靖远鸿泰蕃茄酱生产线等项目。

    3. 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拓宽发展领域。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力争使服务业在总量和水平上有较大突破。到“十五”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和商品批发交易网络,形成以市区批发市场为中心,县城批发市场为骨干,乡镇小型市场和商业零售网点为基础,布局合理的商品市场网络体系。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

  旅游业。利用建设甘肃中部旅游区和重点特色旅游线路的良机,以资源优势和紧靠兰州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我市旅游资源的潜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带两翼”的旅游格局,即把黄河干流沿线建成我市的旅游经济带,西北向昌岭山、东南向会师楼两翼扩展。打好“黄河奇观石林风光”、“红军长征会师楼纪念地”牌,开发黄河、黄土地、寿鹿山和哈思山风景区、黄河高扬程提灌工程、黄河石林、四龙疗养院、腾格里沙漠及其他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重点建设一批集观光、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金融保险业。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积极吸引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办事机构。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发展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积极发展保险业、证券业,建立地方性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担保体系。

    房地产业。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大力推进住房商品化,加快开放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经营体系和物业管理体系。重点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加大住房营销力度,扩大住房信贷,发展物业管理、装饰装修等住宅服务业,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社区服务业。开拓家庭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提供便民利民的社会化服务,着重发展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幼儿服务、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文娱服务等各类社区服务。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兴办社区服务。

    市场体系建设。把市场建设的重点放在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土地及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上,重视建立各类中介机构,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尽快形成公平竞争、布局合理、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体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增加能力,提高质量为目标,集中力量,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水利、能源、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 水利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源与节流并重,新建与挖潜配套结合的原则,天上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三水”齐抓,大中小工程并举,以节水为中心,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搞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巩固、完善、提高现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争取西格拉滩工程立项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引洮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准备工作,抓好景电一期,靖会、兴电节水续建配套等工程,争取刘川电灌、中泉电灌、工农渠等节水改造工程立项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对病险水库的加固改造,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加强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提高现有工程管理水平。对高扬程灌区、自流灌区水利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挖掘其潜力。

  抓好节水灌溉。坚持把推广节水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透、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实用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在库灌区和河道引水自流灌区,建立以提高输水效率为主的合理灌溉体制;在高扬程灌区,重点推广渠道防渗 ,普及常规节水灌溉技术;对日光温室种植和瓜果等经济作物实施管灌、喷滴灌;在井泉灌区,以管道输水为主,基本实现管道化;在已有“121”工程的基础上,延伸抓好集雨节灌,充分发挥水窖、水池、涝坝等蓄水作用。“十五”期间,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2. 能源建设

    建立起水火相济的电力能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火电方面,争取建设靖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水电方面,做好黑山峡(小观音)、乌金峡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煤炭方面,抓好靖远矿务局科技项目的推广和水煤浆技术的应用。天然气方面,建设涩宁兰天然气管道输送白银段 工程。电网建设方面,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市区10千伏配电网络,大力加强110千伏电网网架建设,建成白银110千伏南区、北区、东台、万寿等变电站,建设330千伏白银北郊变电站。完成全市农网改造,进一步做好村村通电工作。

  3. 交通建设

  公路运输。围绕“四横五纵六条重要路段”公路网主骨架布局,加快国道主干线公路、省道及重点路段改造,建设以白银市区为中心,外联周边省区、地市,内通县乡村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实现国道主干线在白银境内的高等级化,白银与县区所在地用高等级公路连接,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的目标,完成国道主干线丹拉公路白兰段和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完成省道201线景泰至中川段二级公路改建,省道207线靖远至侯川段二级公路改建和省道308线辘辘坝至大岭段改建。完成白银至景泰、郭城至*#口和白银至水川等36条县乡公路的新建、改建工程。到2005年,高速公路由0公里发展到132公里,一二级公路由385公里发展到1686公里,乡村道路每年建设200公里,5年新建1000公里。加快交通网站建设,新建、扩建景泰、靖远汽车站等一批客货运输站点。

    铁路。积极争取同(心)王(家山)铁路立项建设。

    水运。结合旅游业发展,主要开发黄河四龙—龙湾—五佛航运段。完成四龙至五佛150公里航道整治工程。

  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城市道路网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区生活用水武川水源工程等重点工程,提高市区给排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能力;搞好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建设城市广场,增加城市照明设施,改造城市沿街住房,使整个城市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建设会宁引黄入县城供水工程、平川城区供水工程,逐步解决县城供水、排污、集中供热等问题。

  (三)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推进信息化是实现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缩小与东、中部差距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完善数字化公用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重点,全面加快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白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有色、化工、能源、机械以及农业等传统产业的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数控系统、生产过程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到“十五”末,全市大型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人均一台,主要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普及率达到85%,管理信息系统达到80%。70%的工业窑炉、耗能高的机电设备采用计算机节能控制。50%的中小企业普及计算机管理。

  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已有信息基础设施作用的前提下,更大范围、高起点地建设全市信息基础设施。以公用电信网为主体,推进以光纤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基础传输网建设,优化传输网络结构,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大本地网、接入网、支撑网的建设。到2005年,全市光缆长度达到1530公里,全市IP拨号端口达到2400个,可以支持20000拨号用户的接入,宽带城域网接入用户达到10000户。

    广泛采用数字化设备和技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质量,扩大多套节目覆盖,并与全国广播电视联网,建成以光纤为主的两级电视网,实现市县(区)级广播电视节目互联互通。建设好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扩大我市计算机互联规模和应用范围。

    按照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原则,逐步实现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形成覆盖面宽、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好的全市信息化网格框架。

  3.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加速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全社会信息化总体进程。继续完善政府上网工程,全市党政机关和直属部门全部建立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互联互通,县区基本实现互通互联。在继续完善各类“金”字网络工程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统计、国土资源、金融税收、商业贸易、技术监督、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工程。鼓励计算机和网络进入家庭。并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发展网上媒体业,发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重点实现金融、贸易、税收等商业服务。加大信息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建设和充实各类基础性资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等支持软件,满足全社会对信息的咨询、检索、交流、利用等需求。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立足我市实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各类城镇发展。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调整城镇用地政策、拓宽城建筹资渠道,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城镇经济,逐步完善城镇体系,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扩建区域中心城市。构建白银区、平川区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对两城区包括道路、供水、供热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城区改造,逐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白银城区作为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托其区位优势、交通能源条件和相对密集的人才、物资、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轻纺等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商业贸易、邮电通讯、科技教育、旅游等服务业,强化市场功能、对外开放功能和产业整合功能,努力发挥增长极作用,辐射全区,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平川区建成集煤炭、电力、煤化工、建筑材料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成为我市东部的中心城镇。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把会宁的会师镇、靖远的城关镇、景泰的一条山镇建成地域中心城镇,会宁会师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饮料业,建成全省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靖远城关镇以建材、化工和建筑业为主业,积极发展地毯、毛纺、皮革、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景泰一条山镇重点发展建材、能源和加工工业,开发建设加工工业园区。

  积极发展小城镇。沿黄、沿109国道、沿包兰铁路发展城镇群。培育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形成我市的城镇网络体系,重点发展经济实力强、基础条件比较好、非农业人口比重高的白银区水川镇、四龙乡,平川区王家山镇、陡城乡,靖远县刘川乡、东湾乡,景泰县上沙沃镇、芦阳镇,会宁县郭城驿镇、河畔乡十个镇。同时抓好白银西区、平川中区、会宁桃花山、靖远银三角和景泰兴泉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城乡居民到小城镇开店办厂,使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就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建设小城镇。落实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改革现行城镇用地制度,除法律规定用划拨方式供地外,其他新增建设用地,一律采用土地有偿使用,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通过挖潜、旧城改造、土地整理等方式解决城镇用地问题。积极推进城镇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

  (五)加强财源建设,建立稳固平衡有后劲的地方财政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源建设思路。通过支持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抓好扭亏增盈,搞好生产经营和帮助地方工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巩固壮大支柱财源;通过发展市场农业、创税农业,稳定扩大基础财源;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后续财源建设。继续培植和壮大工商税收等主体税源,增强市级财力,形成工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央、省、市、县区、乡镇全面推进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财源体系。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资金筹集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财源建设项目。

  坚持依法征管,加强税收基础工作。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实现各项税收的应收尽收,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快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步伐。积极推进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管理措施。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减不属于财政职能范围的支出,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科技、教育、农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支出的保障能力。

  (六)明确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一体两翼、丰翼强体、整体腾飞”和“两块三维”发展战略,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布局按“一体两翼、丰翼强体、整体腾飞”的战略进行优化。在我市以中部为“鸟身”、南北为两翼的“飞鸟型”农业生产力布局中,南翼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坚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保健食品基地和草产业开发基地,以绿色产业工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稳定解决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的经济发展目标。

  北翼建成我市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支柱产业原料基地。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把节水灌溉和发展高效优势农业作为重点来抓,着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坚决治理沙化、盐碱化,努力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中部沿黄走廊利用光热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发展立体农业。重点发展优势高效、产业化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商品率和转化率。搞好高科技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率先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和进入宽裕型小康的目标。

  实现“丰翼强体、整体腾飞”,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北、中、南三大块根据各自的发展条件、优势和潜力,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选准主攻方向,形成各自的特色经济,使南、北两翼丰满起来,使中部主体更加强盛,使全市农村经济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由掠夺型向生态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城市经济布局按照“两块三维”的思路进行优化。“两块”是重点加快白银区、平川区的建设和发展;“三维”即强化横向经济联系、促进纵向经济辐射、推动产业深度开发。

  “两块”是城市经济的主要载体。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发展契机,把两区作为开发重点,把白银西区和各县区开发小区作为突破口,把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把内涵式的改造与外延式的扩张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转换,逐步扩大城镇、城市规模,使其成为地区性的经济增长中心。

  “强化横向经济联系”。核心是借力发展。即向兰州中心城市靠拢,带动我市的开放开发;向大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靠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向上市公司靠拢,带动增量资本的优化配置;向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靠拢,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促进纵向经济辐射”。深入认识市管县城市的梯级发展态势,运用块—带—群密切结合的城市、城镇空间分布网络带动经济发展。“块”是发展白银区、平川区两大块。“带”是将境内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看作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将中心城市、县城、开发小区、小城镇沟通连接,融为一体,进而发展有特色的经济带条和带片,重点发展沿黄地带、包兰铁路和白宝铁路沿线、公路沿线三个开发地带。“群”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和小集镇,形成一定规模的城乡区域经济网络和乡镇企业相对密集区,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推动产业深度开发”。在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高层次的技术开发结构,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主导产业的深度开发。对仍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通过改造升级和深度开发提高效益;对逐渐减少资源优势和资源在外的产业以及传统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逐渐形成新的替代产业和实现产业升级;通过发挥产业先行优势、挖掘资源优势和组合再造优势,发展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和增长点。

  (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城市集体经济

  采取有效措施,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加快速度,扩大规模,提高比例,增加数量,放开形式,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向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转变。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引导、支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扶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对个体私营企业,在信贷、运输、电力、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给予大力支持。到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股份制、合作制、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

  充分发挥区域内大中型企业集中,技术、人才、资源聚集的优势,加快城市集体经济的发展。到2005年,城市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8.5%。

    (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从我市实际出发,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外资、外贸、外经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

  1.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招商,吸引直接投资,加强对内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东部地区和国内大公司、大集团、上市公司的招商引资、经济协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地投向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出口创汇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引导国外和省内外企业以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意向性项目的合同签约率和合同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努力扩大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规模,发挥外资在改善我市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力争“十五”期间我市利用外资的规模比“九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

  2. 扩大对外贸易

  依托优势资源,建设一批出口商品基地,扶持发展出口创汇大户,扩大出口规模。在抓好传统出口商品的基础上,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努力增加出口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培植新的出口创汇增长点。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到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年均增长8%,其中出口达到1亿美元。出口商品供货总值达到9.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8.2%。

  3. 发展劳务输出与对外投资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鼓励能够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到国外开发矿业、发展加工贸易。

  4.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落实吸引项目、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咨询、投诉管理、争议调解三个中心建设,逐步完善涉外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惯例的法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事节奏,建立符合国家资质管理的中介服务体系,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社会化服务环境,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

  5. 拓展外援渠道

  搞好正在实施的国际多双边援助项目,对正在争取的国际多双边援助项目多方积极争取。上报一批更大、更好的项目,做到执行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保持项目的良性循环。

(九)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教育体制,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1. 科技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狠抓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把经济发展从依靠物质投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的轨道上来。

  (1)技术引进和应用推广。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加快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良种繁育技术、节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加强新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其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促进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技术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新产业。建立以“特、优、新”为重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建设高科技开发区和农业技术示范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充分发挥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孵化和示范作用,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支持体系,促进科技推广组织企业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对有利于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行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成果,进行正确的产业引导和技术引导,并给予多方支持。

  (2)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到2005年,全市5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农业方面,围绕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建立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农业技术体系。到2005年,建成干旱半干旱山区生态技术示范区、高扬程灌区生态技术示范区、沿黄灌区生态技术示范区等3个市级生态综合技术示范区;建成土地荒漠监测治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干旱技术育苗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成日光温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畜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林苗果木快繁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市级研究中心。与科研开发机构、大专院校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吸引其在我市企业、农村建立教育实习、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和中试基地等技术开发基地,共建技术开发主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省内外科技人才到我市兴办科技型企业。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3)加强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营造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2. 教育事业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和培育更多的优质人才。到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达到15000人,年招生达到5000人,普通高中年招生规模达到9000人以上。在全市1000所学校开设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校通”工程。

  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进程,按期实现“两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网络进行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培训,重点发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批条件好、质量高的职业学校和乡镇农科教培训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中等教育结构。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在我市创办高等学校。

  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优化教育布局,对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专,通过调整、联办、共建,从根本上改变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水平不高的状况,形成规模效益和专业优势。支持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

  3. 人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制定培养、使用、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对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与其实际贡献相当的报酬和奖励。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有为,来去自由,常来常往”的原则,建立以项目吸引人才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我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创新精神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市内外人才交流。到2005年,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0646人,平均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数达到2100人,人才资源总量和素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1. 文化

  繁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场所。继续加强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小康文化建设。到2005年,全市创建2个全省文化先进县、5个全省示范文化站、10个全省示范村书库、10个全省先进文化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城乡人民文化生活质量。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扶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品位。开发和盘活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文化市场。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有序、规范、法治的轨道。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全面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作好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打击文物犯罪,培育文物市场。

  2. 卫生

  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恢复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水平,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医疗科研、计划生育和卫生执法监督等服务体系。以城乡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努力健全市级卫生服务机构和科研培训机构,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强化卫生行业化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卫生监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络,发展远程医疗。强化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加强计划免疫,消除地方病、传染病危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到2005年,城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2.5岁,农村达到70.5岁;降低婴儿死亡率。乡村卫生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85%以上的乡卫生机构实现“一无三配套”。

  3. 体育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突出群众体育,提高竞技水平,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积极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全民健身体系,增加体育人口,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十一)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相结合,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形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实体为主体,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民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积极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贫困人口给予更多的特殊帮助。

  2. 拓宽就业渠道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引导社会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有序流动,合理配置,建立起统一开放、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新型就业制度,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失业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积极扩大服务业、特别是城镇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继续实行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促进多种形式再就业。“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3. 改善人民生活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加强公共交通、城乡供水、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物质条件;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4.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试点。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分扩大。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市、以德治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1.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事业。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使有线广播电视覆盖所有的城市居民家庭。加快城市市区和县以下广播电视分配网络建设,完成市到县和较发达乡镇的光纤联网。“十五”期间,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到12万户,数字化设备达到75%。文化艺术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努力创作出一批地方特色鲜明,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好作品。新闻出版事业要进一步加强版权管理,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活动。农村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开展 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户活动,突出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科技普及、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2. 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充分发挥人大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全体公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落实普法规划确定的任务。深入开展基层依法治理、行业依法治理工程,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推行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司法监督,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民族团结。依法打击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坚决取缔邪教。

  努力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加强对社会稳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及关心的热点问题,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各种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开展以增强军民团结、军政团结为目标的“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增强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十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我市经济发展的长远大计。

  1. 人口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进一步贯彻“三为主”的工作方针,在继续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加强城镇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把计划生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和完善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降低人口生育水平;坚持优生优育,加强节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到“十五”末,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83万人以内。

  2. 资源保护和利用

  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资源保护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保证程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决关闭非法采矿,对水、矿产、森林、草地等重点自然资源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推行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3.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认真贯彻“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部建绿洲,大力植树种草,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综合治理和草地的综合利用。把改善生态环境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1)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以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乔、灌、草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重点抓好祖厉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和黄河百公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祖厉河流域内还林还草26.25万亩,建设水保林18万亩,新建综合治理骨干工程4处,改造4处。黄河百公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造林8.75万亩,退耕2.665万亩,小流域治理478.79平方公里,治理面积达到45%,土地利用率达到55%,林草覆盖率达到32%,兴、改、扩小水利工程12处,发展水浇地2.1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22万亩。到2005年,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00.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24.11%;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坡耕地实现梯田化。

  (2)抓好林业建设,搞好植树造林。坚持因地制宜,种草种树,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在条件好的地区,以市场为导向,发 展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恢复和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到2005年,全市新增森林面积84万亩,森林面积达到22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4.8%提高到7%。

  (3)加快森林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实施以森林管护工程、造林种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幼林抚育工程和种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及森林公园。争取建设寿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思山、崛山吴 山、铁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续建省级森林公园3个,新建省级森林公园3个。

  4.环境保护和治理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倡导绿色文明,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强化对“三废”污染治理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各类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切实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集中治理市区的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加强环境、气象、地质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执法和监督。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到2005年,城市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缓解,重污染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有较大程度改善。市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控制在国家三级标准之内。黄河白银段污染减轻,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标准。重点污染源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四、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措施

  实现我市“十五”计划所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合理运筹,科学决策,努力解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树立新的优势观,培育能够进入市场的新优势

  面向新世纪,必须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适应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对资源产品由数量型需求向结构—质量选择型需求转变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树立新的资源观和优势观,以此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一步转变资源利用结构,由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转变为节约、高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拓利用可再生资源。进一步转变市场、技术、资源的关系,把传统的资源—技术开发模式转变为市场—技术—资源开发模式。根据资源指向发展资源开发技术,主动寻求市场需求,获得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技术,启动资源开发。进一步转变优势评价的尺度,把资源贮存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力优势,培育能够进入市场的优势。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

  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逐步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对经济运行主要用间接的调控手段,退出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公正、公平、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强化社会事务管理,维持社会稳定和公正。特别在投资领域,政府主要进行公益性、基础性以及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不再参与竞争性项目的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硬环境的着力点。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改善法治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投资行为。在改善政策环境方面,及时制定有利于吸收外来资金,保障投资活动顺利进行的政策规定,增加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在改善服务环境方面,实行行政公示制和服务承诺制,精简项目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正之风。在改善信用环境方面,培养遵守合同契约的交易道德,提高社会的信用水平。

  (三)积极探索聚集资本、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组织、聚集社会资本方面,探索新思路,选择新途径,发挥政府对各类社会资本的聚集和重组作用。在投资领域,以发展非国有经济为取向,发挥国有资本对非国有资本的拉动和聚集效应,以财政贴息等方式发挥对社会资本的放大效应。鼓励和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打破所有制限制,为非国有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市场准入和外贸出口等方面鼓励集体、私人投资,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要逐步退出,为非国有投资主体提供投资机会;在一些基础建设领域,通过建立产业基金和股份化等形式,鼓励民间投资的参与。推进资源资本化,以土地、一般性矿产资源作为资本,吸引外部资本,“借地生财”;对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工业产权等,可由投资主体转化为股份,转化为生产经营。充分利用我市南联兰州、北接银川的区位优势,发展与这两个城市特别是兰州市的市场、产业、技术联系,借力兴业。

  (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把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投资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并对国有单位的投资行为从经济效益方面予以严格约束。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强化各项责任制度,重点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建设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制,加强定期专项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抓好关系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和业主制。设立项目前期工作费。为“十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竞争力大、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储备,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

  “十五”计划是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组织实施好“十五”计划,不仅关系到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能否如期完成,而且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全市各族人民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十五”计划的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