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关于甘肃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 时间:2002-01-27
  • 点击:508
  • 来源:本站原创

关于甘肃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2年1月26日在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邵克文




  一、200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努力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9.4%。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展开。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棉花、油料、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等专用农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又有39.3万人基本解决温饱。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10%。企业整体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1亿元,增长28.6%。扩大内需见到成效,投资增长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完成投资505.4亿元,增长14.5%。在扩大投资、启动内需和假日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住房、教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4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8.88亿元,增长12.4%。金融运行保持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分别增长15.2%和8.5%。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在全国外贸出口增幅下降的情况下,全年外贸出口达到4.76亿美元,增长14.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369项,合同引进国内外资金165.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4亿美元。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83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9元,增长5.6%。

  二、200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2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西部大开发总揽经济工作全局,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树立工业强省的思想,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
化;做好入世后的应对工作,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这一要求,2002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70亿元,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2亿元,增长9.3%;外贸出口4.8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00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0元,增长3.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hi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的较快发展落实“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做好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兰州市技术、人才、信息和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作用,加快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建设。以大中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催生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建设。今年退耕还林工程将转入全面实施阶段,要在认真总结两年试点经验的同时,更好地落实“三到户”政策。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及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等工程。
  结合西部开发和扶贫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做到“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退耕还林到户”。“油路到县”,就是每个县至少有一条通往省会城市或地州市所在地的沥青公路。国家已安排我省18条油路工程,除个别工程艰巨的路段外,年内要完成绝大部分工程。“送电到乡”,就是继续搞好农村乡镇通电建设,在已经实现乡乡通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行政村延伸。重点是抓好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加快对既有农网的改造,提高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广播电视到村”,要结合农网改造,继续延伸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听到广播、看上电视。

  (二)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努力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进度,重点抓好引大入秦、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东乡南阳渠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建设,部分建成大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继续抓好“引大济西”等一批后续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立项建设九旬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一期工程。
  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快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扩大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比例,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以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和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和推广优质牧草,开发优质饲料,加速畜禽良种培育,迅速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
中的比重。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扶持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巩固扶贫成果,推进小康建设。今年国家将正式实施“十年扶贫纲要”,我省有43个国列重点扶贫县和非重点县的一部分贫困乡村纳入实施计划。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做好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落实工作。高度重视农村人畜饮水和病区改水工作,全面完成既定的建设任务。继续抓好小康建设,加快河西、中部沿黄灌区和城市近郊区向宽裕型小康迈进步伐。

  (三)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570亿元,增长12.8%,投资重点是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公路重点是保证巉口至柳沟河、柳沟河至忠和、古浪至永昌、白银至兰州高速公路年内建成通车;加快忠和至海石湾、兰州至临洮等一批续建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临泽至清水、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以及凤翔路口经长庆桥至罗汉
洞、合作至郎木寺等干线公路。铁路重点是在实现宝兰二线甘肃段基本建成和开通运营的同时,完成兰州火车站扩建和兰青线甘肃段提速改造,开工建设兰州集装箱结点站和兰新线河口至武威南二线工程。民航完成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庆阳机场复航改造,做好夏河机场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电力要在抓好电源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快电网改造。抓紧平凉电厂3号、4号机组和小峡电站的建设,开工连城电厂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兰州、天水等10个城市电网改造和农网二期工程,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运行水平和保障能力。继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成收尾兰州供水工程、兰州北滨河路、天水外环路、武威二环路等。旅游基础设施要确保建成天水麦积山等12个国债安排的旅游景区工程。按期完成临泽、玉门等6个中央直属粮库的竣工验收任务。

  (四)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实施“双十”工程,在“十五”期间,培育形成10户营业收入达到和超过5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10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助国家继续实行核销呆坏账的政策,积极稳妥地搞好已批准19户企业的破产终结及善后工作。
  加大对有色和石化等传统行业的改造提升力度,重点是依托即将建成的兰一成一渝成品油输油管道,抓好3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和24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建设;加快兰州千万吨级炼厂能力的形成,做好油改气等天然气后续配套利用工程的建设。利用国债技改贴息政策,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金川公司、白银公司、连城铝厂扩能改造和后续加工项目,增强重点企业和支柱行业发展后劲。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抓好武威荣华10万吨玉米淀粉、临洮25万吨马铃薯、武酒集团1万吨番茄酱等一批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稀土储氢材料、镍基材料等产品的开发,抓好专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军用电子等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逐步扩大产业化规模。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入手,培育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加工企业,提升我省中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发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兰州软件科技园、新材料园、医药生物园和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基地的形成,加快其他几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信息资源库,提高信息网络化水平。

  (五)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省内外、国内外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联合优势,加快全省“千户百强”工程建设。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技术、资金的方式参与我省优势产业下游产品的开发,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融入,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精神,完善配套措施,积极支持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以社区服务业为重点,努力开发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社区医疗保健及文化娱乐等社会化便民服务,组建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企业,发挥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把“两个确保”继续作为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尽可能全部纳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慎重稳妥地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并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切实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分类指导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引导下岗职工走出再就业服务中心,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六)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抓好有色金属、特色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努力推动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积极扶持更多的特色农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坚持进出结合、以进促出的原则,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搞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体制,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加大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吸引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保护外商的合法利益。继续做好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大专院校等利用国外贷款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加快借用国外贷款项目的前期工作,如期完成高校人才培养、河西五地市节水灌溉及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等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的签约实施,积极推进河西防沙治沙项目、畜牧业综合发展、兰州天然气管网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

  利用国家对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加大投入的机遇,重点抓好高校信息网络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认真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十五”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专科医院和中医院建设规划,全面完成14个中心血站项目,加快省人民医院门诊楼建设。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改善省内医院医疗装备水平。继续抓好省博物馆维修改造工程和《四库全书》楼建设。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力度。结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黑河流域节水工程的实施,研究制定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治理规划,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加强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强化对“三废”污染治理的监管。抓好兰州、天水、武威等中心城
市的27个污水、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等环保设施项目建设。

  三、加快改革和创新,为全省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不仅是加速我省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三个环境”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二是积极营造有利于投融资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
资本市场和多种融资方式,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和扩大投资。三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投融资宏观调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
  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斗争,坚决取缔各种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变相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全面整顿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建筑市场和文化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严禁在招投标中弄虚作假和滥用职权非法干预,打击违法分包、转包和暗箱操作等行为。继续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和收费问题。
  深入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决克服职权不清、推倭扯皮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