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关于甘肃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 时间:2008-01-21
  • 点击:528
  • 来源:

关于甘肃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8年1月20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邵克文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省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条主线,全面落实“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出预期控制目标外,其他均顺利完成,许多指标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近五年年均增长11.5%;大口径财政收入391.6亿元,增长32.7%,五年年均增长21.8%;一般预算收入190.6亿元,增长35%,五年年均增长20.1%。

点击浏览下一页

    农业发展形势趋好。粮食生产克服持续严重干旱的影响,实现稳中有增,总产量达到824.4万吨,增长2%,是第四个连续丰收的年份。草食畜比重提高,牛、羊出栏分别增长8.2%和8%。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马铃薯、中药材、啤酒大麦、蔬菜、棉花等特色优势作物面积继续扩大,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

    工业效益大幅提高。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石化、冶金、电力、有色、建材等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五年年均增长16.2 %。有色冶炼加工、黑色冶炼加工、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的效益持续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0亿元,比上年增长88%,五年年均增长57 %。

点击浏览下一页

    投资增速近年最高。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前期工作为重点,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投资较快增长。全年争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48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7.5亿元,国家补助30.5亿元;新开工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5484个,比上年增加739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五年年均增长16.6%。

点击浏览下一页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2.8万户,解决了7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城市廉租住房9.5万平方米,解决了2013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46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2294元,比上年增长7.5%。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五年年均增长12.7 %。

点击浏览下一页

    200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坚持发展抓项目,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项目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九甸峡水利枢纽库区海拔2130米以下移民搬迁安置全部完成,已实现下闸蓄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256公里,总通车里程达到1316公里。嘉峪关至瓜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基本建成,全线最长的崆峒隧道已贯通;宝鸡至天水、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康家崖至临夏、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开工。兰青铁路二线建设进展良好,兰州至银川天然气管道(甘肃段)铺设工程基本建成,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管道张家川试验段开工建设。华煤集团新窑煤矿、窑街煤电海石湾矿井等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全省新增原煤生产能力739万吨。加快实施煤矿安全改造,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华亭煤矸石电厂、甘谷电厂建成投产,河西风电项目加快实施,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42万千瓦,总电力装机达到132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达到40万千瓦。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大电网延伸范围内户户通电的目标。

    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新的突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均获国家批复,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兰渝铁路可研报告通过中咨公司正式评估,正在进行环评和土地预审。西固热电厂、兰州二热、永昌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推进。

    (二)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落实资金9.3亿元,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粮食、良种、农机具和农业生产资料直接补贴。落实资金3908万元,建立了生猪生产补贴和保险制度。省上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推进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和117个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各市(州)、县多渠道筹措资金在1235个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了社会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10多家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资1300多万元,218家民营企业与170个行政村开展了“万企联村”助建新农村结对帮扶活动。

    劳务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劳务经济成为农民群众重要的增收渠道。预计全年,培训农民197.1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587万人次,增长9.6%;实现劳务收入200亿元,增长32.3%。

    扶贫开发取得新的进展。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在627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新建改建县乡公路301公里、乡村道路1240公里,新修河堤85.5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3万亩。对64个县的6.9万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下达大中型水库21.6万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92亿元。通过多种形式的扶贫开发,减少了13万绝对贫困人口、46万低收入人口。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兰州石化公司丙烯酸及酯、兰铝大型预焙槽电解铝、酒钢不锈钢冷轧、西北永新5万吨涂料生产线搬迁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金川公司选矿扩能技术改造基本建成、富氧顶吹镍熔炼开始设备安装,蓝星化工2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5万吨铝箔项目开工建设。
 
    “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 启动实施。安排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组织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兰石集团、星火机床、天水锻压等装备制造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兰州电机公司风力发电机项目已开始系统安装,吉利集团兰州5万辆轿车生产线已实现批量试生产。我省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基地。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引导,落实目标责任。与14户重点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将节能目标纳入各市州政府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闭了国家明令淘汰的电石、铁合金企业54家、小水泥61户、小轧钢5户,关停小火电机组19台,对9户无污染治理设施的企业限期整改。突出抓好高耗能企业节能,组织开展了“百户企业节能行动”,对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60户重点用能企业初步实行月报制度,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15户企业名单进行了公布。争取到26个国债节能减排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节能49.5万吨标准煤,节水2381万吨,综合利用废气废渣60.5万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在100户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在33户企业开展了污染物零排放试点,在6个市区、4个园区和20户企业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对实行“区域限批”的白银市、兰州高新区督促整改,国家环保局已发文解除“限批”。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可以完成。

    (四)坚持和谐抓民生,公共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强。28个县纳入国家农村初中改造工程规划,10所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国家年度建设计划,岷县、康县、礼县、夏河、康乐5个县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建设了147个县乡医疗机构,启动实施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重点中医院项目。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工程开始启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四期)继续推进。世行贷款甘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可研报告已获国家批复。

    各项惠民措施取得实效。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人均月保障标准达到168元。14个市州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148万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人口,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开,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牧区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39元提高到360元。安排4000万元资金建立贫困高校生助学金制度,开展了贫困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按照每村补助2000元的标准,下拨336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提高村干部报酬。

    (五)坚持改革抓创新,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国企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通过引强入甘、资本重组、股权分置改革和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使70%以上的省属重点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抓紧实施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有21户企业完成破产终结,累计破产终结111户;多渠道安置职工4.4万人,累计安置20.9万人;有18户企业列入国家新增破产建议计划。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取得新进展。粮食、农垦、流通和公路交通等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

    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两家农村合作银行分别在榆中、武都成立,已挂牌开业村镇银行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深化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整合文化资源,推进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实效。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和新建了一批工业项目,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来甘投资日益增多。适应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新形势,积极调整外贸增长方式,矿石原料进口大幅增加,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外资企业出口逐步扩大。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5亿美元,增长44%。

    各位代表,全面分析计划执行情况,既要看到成绩,也要关注问题。2007年,我省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弱,制约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二是投资增长的难度加大。国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和银行信贷,用地审批和环境评估的要求更高、程序更复杂,一些项目审批或核准的时间延长,对全省投资的持续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链条短,“两高一资”产业比重高,许多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去年,以粮食、猪肉、食用油为主的主要食品价格大幅攀升,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且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五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仍然比较滞后。近年来,我省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点击浏览下一页

    二、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把握好宏观政策取向,科学判断经济形势,衔接好五年规划,安排好2008年计划,对于继续保持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关于经济增长。按照全省“十一五”规划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今后几年内我省经济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根据近年来甘肃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拉动,而投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引导、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2008年,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和项目建设用地,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和投资增长,加之国债规模进一步减少,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环境有待改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消费需求的扩张提供了动力,社会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多种因素分析,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有望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而投资增速可能会保持在17%左右。若按投资增长16—18%、消费增长14%测算,将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8—5.4和5.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预计达到10.7—11.3%。由此可见,今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是有把握的。若要继续保持前三年11%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投资增速则要努力达到17%以上。

    关于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国家将对五年节能减排情况进行总体考核。我省“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是能耗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以上。考虑到我省“两高一资”产业比重高,结构调整难度大,节能减排任务重,2008年继续保留节能减排目标,实行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以强化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责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

    按照中央“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的宏观调控要求,根据我省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考虑到兼顾需要和可能,并适当留有余地,建议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二氧化硫排放减少2%,化学需氧量减少1.5%。

    ——投资与消费协同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2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家庭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6万人。

    ——价格涨幅得到合理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去年实际涨幅。

    ——安全生产。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0.79人。

    三、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注重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把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轨道上来,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继续谋划好新的发展项目,全力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再有一批新的项目立项。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一方面,用足用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新增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接续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另一方面,不再新上国家禁止发展的高耗能、高排放的劣质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鼓励兼并重组,促进优胜劣汰。同时,顺应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继续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保护群众拥有财产并获得收益的权益,引导居民投资理财,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升级换代。

    加强经济监测预测,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研究采取对策。搞好价格分析和监控,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扩大精炼油加工能力。完善储备体系,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依法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搞好土地供应和管理,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发展的基本条件。

    搞好重点水利和生态工程建设。抓紧建设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努力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继续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紧报批并实施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调整工程,加快黑河治理二期、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的前期工作。以重大项目为龙头,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抓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张掖、敦煌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统筹内陆河上中下游的用水。抓紧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功能区建设项目,先期实行牧民定居工程,加强草地保护和建设。启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持之以恒地开展小流域治理,着力解决河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继续将交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通道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省内路网干线和运输站场的建设,加大通乡公路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天水过境段、永登至古浪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兰青铁路二线,开工建设兰渝铁路及兰州枢纽配套工程、西安至平凉铁路,力争开工天水至平凉地方铁路,抓紧开展敦煌至格尔木干线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以兰州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空中运输网络,完成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的站坪扩建和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机场、庆阳机场等4个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新建金昌机场,加快推进夏河机场、陇南机场的前期工作。

    加快煤炭勘探开发和产业升级改造。开工建设民勤红沙岗二号矿井、天祝三号矿井等项目,抓好9个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改造。积极做好庆阳正宁南煤矿补充勘探和总体规划工作。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抓好西固热电厂、兰州二热、永昌电厂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抓紧开展酒泉、武威等一批热电联产项目及崇信电厂、平凉电厂二期、景泰电厂等主要电源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发挥水电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黄河柴家峡、炳灵和白龙江麒麟寺、黑河大孤山等在建水电项目,开工建设黄河河口、白龙江花园等水电站。认真做好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十一五”300万千瓦装机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当年新增100万千瓦风电装机。加快建设西北750千伏电网、省内33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按照风电基地融入西北电网的要求,统筹规划,同步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同时争取建设省内支线,以实现沿线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2009年供气的目标。

    (三)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少数行业的规模扩张带动向依靠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下游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着力延伸石化、有色、冶金行业的产业链,推动下游加工项目的园区化、集中化,加速培育相互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加快庆阳石化搬迁改造、西北铝20万吨铝板带、东兴铝业10万吨大型预焙槽、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华煤集团60万吨甲醇、金川公司1.5万吨海绵钛、1万吨羰基镍和5000吨羰基铁、兰州金刚轮胎6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等项目的建设;开工建设兰州石化碳五综合加工利用、连铝节能改造、金川公司精密铜镍合金和10万吨铜材深加工、新希望集团120万吨硫酸钾、兰州三叶公司甲乙酮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强石油、黄金、钨、钼等省内优势资源的勘探力度,力争开工文县阳山金矿。深入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重点发展我省有优势的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电工电器、数控机床、新型采矿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真空设备等制造业,加快培育兰州、天水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装备,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带动我省装备工业快速提升。以河西风电基地建设为契机,吸引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来甘投资风电设备总装和叶片生产,加快实施兰电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项目,尽快形成较为完整的整机生产能力和配套产业,集中规划建设酒泉风电产业园。

    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强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重点抓好能源、环境、制造业、新材料、生物技术及公共安全等9个领域的科技创新,组织实施11个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核燃料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支持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生物药厂继续在疫苗、血液制品等方面研究开发新药,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快建设504厂国产化离心机商用示范工程,争取报批404厂核乏燃料后处理的项目建议书。落实科技部与我省签订的部省工作会商制度,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完善和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支持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等院校毕业生创办中小企业。以“专、精、新、特”为方向,引导中小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开发品牌产品,为大型企业开展配套生产,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乡镇客运站150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1500个,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5万户,再解决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和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力度,搞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万人以上。继续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启动实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从加工增值、开拓市场入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落实粮食、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扩大农资综合补贴范围,促进粮食增产。扩大马铃薯、蔬菜水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的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行业集中度,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鼓励和扶持规模养殖场、养殖户发展,新建养殖小区500个,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出栏量,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推广应用节水、节地、节肥等增产增效明显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确保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面积200万亩。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标识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企业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努力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搞好农村集贸市场、鲜活农产品市场的规划与建设,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营销大户,搞好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从科技培训、转移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入手,培养有知识、懂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开拓劳务市场,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全年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180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410万人。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持久战。

    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突出抓好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化工和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的160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把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结合起来,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广予以财税政策支持,对列入淘汰类和限制类的企业严格实行差别电价,对改造治理无望的企业予以关闭,加快淘汰小水泥、小造纸、小淀粉、小火电、小煤炭以及铁合金、电石等行业的落后产能。研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支持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余压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抓好重点行业“三废”治理和烟气脱硫,搞好我省循环经济试点。抓紧实施26个节能减排国债项目,完成白银公司三冶炼厂ISP系统“三废”治理、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锅炉烟气脱硫、兰州新西部维尼纶公司水环境隐患综合整治等重点环保工程。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工矿城市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搞好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抓好黄河甘肃段、渭河、泾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重视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大重点城市和工矿区污染整治力度,加快重点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管网的配套建设,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完成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污水收集和投运工作,日污水处理量达到10万吨以上。

    加强节能减排的制度约束和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坚持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强制性的节能减排审核。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并相应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大“两基”攻坚力度,确保广河、和政、卓尼3县实现“两基”目标。实施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培养大批实用的职业技能人才。继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步伐。继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到乡镇中小学任教的省属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继续推进贫困高校生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覆盖面。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医疗废物处置,抓好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再投资建设23所县医院、4所县中医院、5所县妇幼保健站、338所乡镇卫生院和500个行政村卫生室。新建3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省中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等改扩建项目,加快省人民医院住院楼施工进度。继续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一批中心乡镇计生服务所。按照国家部署,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

    加强公益文化事业。搞好社区和乡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新建4000个“农家书屋”,完成2万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0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任务。加快建设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建成“金城第一戏楼”项目,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程,开工建设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项目。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七)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抓紧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指导意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培训。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扶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以及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程度。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标准翻一番,人均财政补贴由40元提高到80元。做好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改革试点,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根据物价上涨水平,适当提高城镇低保家庭生活补助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建立村干部离职养老补贴制度,抓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试点。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新建15万平方米廉租房,解决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以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完成2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安排建设儿童福利设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社区服务体系、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特殊教育等专项,改善社会困难群体发展条件。

    (八)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改革抓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金川公司、华煤集团、靖远煤业、窑街煤业等重点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着力改善股本结构,促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力争基本完成省属重要骨干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重点实施兰通厂、兰拖厂等省属6户企业破产重组。加快推进农垦、农牧、流通、建筑、交通、旅游等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推动企业转换机制、发展壮大。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落实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等各项措施。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搞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加快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统一配置,规范运作。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境外银行在甘设立分支机构,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加快打造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兰州市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推进技术开发类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落实绩效工资挂钩政策,完成基本工资制度的整体入轨。

    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组织协调和跟踪服务,争取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把优化服务和完善功能结合起来,创新园区建设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扩大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创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大型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家来甘投资创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鼓励发展跨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合理、高效地利用外资,做好亚行贷款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大孤山水电站、白银市城市发展,世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日元贷款兰州大气环境保护等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鼓励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等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项目合作,设立境外营销网络,建立境外原料或加工基地。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培育中小企业出口主体,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由资源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和任务。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3、订单农业:指按农产品订购合同或协议进行农业生产,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

    4、规模以上工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称。

    5、廉租房制度:指政府(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保障的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即对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建立廉租房制度的目的是,构建面向住房弱势群体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

    6、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8、以工代赈:指受赈济者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组织方式,简言之,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可以同时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通过组织赈济对象参加工程建设,使赈济对象得到必要的收入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达到赈济的目的。第二,在政策实施地区形成一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发挥作用。第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策实施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9、生态家园富民示范村:农业部提出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通过引进、组装、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达到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量,遏制植被破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农业部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七省区选择了有一定工作基础、地方积极性较高的村开展试点工作。“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核心,就是利用发展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兴建大量的沼气池、节柴灶、节柴炕以及太阳能暖圈,获取显著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10、区域限批: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1月10日,环保总局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即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项目,直到他们的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这是环保部门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这一行政惩罚手段。

    11、“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2、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加强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收听收看质量,增强播出传输安全保障能力。

    1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于1998年启动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五”期间,我省基本实现了已通电乡和行政村以及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2006年国家制定规划,启动了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14、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计算公式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1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会议明确,落实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16、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农村信用社对考入普通高校的、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甘肃籍贫困生的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发放的、由财政给予贴息并对信用社给予风险补偿的贷款。此项贷款的最高限额为每人每学年6000元,最长贷款期限为10年。

    17、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指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二类股份,除了持股的成本的巨大差异和流通权不同之外,赋予每份股份其它的权利均相同。由于持股的成本有巨大差异,造成了二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股权分置改革本质是要把不可流通的股份变为可流通的股份,真正实现同股同权,这是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可流通的股份不一定就要实际进入流通,它与市场扩容没有必然联系。

    18、“两高一资”产业:指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业。

    19、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

    20、热电联产:指热电厂的蒸汽锅炉生产的高温高压蒸汽先通过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发电后用底位蒸汽再供工业生产和采暖用热。

    21、“上大压小”:指新建电源项目与关停小火电机组挂钩,在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机组的同时,相对应地关停一部分小火电机组。“压小”是“上大”的前提,要先明确“压小”,然后才能“上大”。

    22、“三废”:指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23、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目前适用于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等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引进的建设项目。“三同时”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包括防治环境污染设施、防治环境破坏设施。

    24、零就业家庭:指家庭成员中有一名以上下岗失业人员有就业愿望,但无一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且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

    25、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通货膨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纸币因发行量过多而急剧贬值。②物价则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三种类型。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且根据指数的高低,有温和、显性和恶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