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11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时间:2012-08-08
  • 点击:1218
  • 来源:

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加快实施“四三二一”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六个集中突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1.89亿元,增长14.5%。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02亿元,增长3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66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36元,增长1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6亿元,增长18.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4.5个百分点。

(二)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增长36%。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104项,项目个数同比增加45项,投资总规模648.4亿元,同比增加165.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4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3.5%。基本实现了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56个省市列重大建设项目成投资138.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7.8%。西平铁路、天平铁路、西长凤高速加紧建设;静宁至庄浪、泾川至渗水坡、韩店至张家川3条二级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崇信电厂750千伏送出、平凉电厂750千伏输变电二期、3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等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使用。重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60万吨煤基烯烃、平天高速、平凉电厂三期、崇信电厂二期和华亭电厂二期等项目完成了初可研和可研报告。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4个生活垃圾处理、3个污水处理和3个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

(三)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50.6亿元,增长7.1%。共兑付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各类补贴补助资金9.1亿元。全市粮食总产达到95.0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果品总产量达到81万吨,蔬菜产量达到96.57万吨,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103.2万头和38.1万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3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实施人饮工程15处,解决了1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等生态工程,新修改造梯田26.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平方公里。对9896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

(四)产业开发加快推进,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以灵台、崇信、泾川为重点的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60万吨煤制甲醇、泾川天纤棉业5万锭棉纱、大柳煤矿、新安煤矿已建成投产或试生产,邵寨煤矿、周寨煤矿、百贯沟煤矿、海螺水泥二期、亨达印机产业提升改造等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原煤总产量达到2300万吨,发电量达到92.5亿千瓦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1.1亿元,增长22.1%。狠抓旅游产业集中突破,旅游景区开发、品牌打造、宣传推介成效显著,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8亿元,分别增长22.5%33.3%出口创汇达到1491.4万美元,增长48.3%

(五)重视改善民计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2010年市政府确定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全部兑现落实。重点实施了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宿舍楼、泾川县聋哑学校、庄浪县特殊教育学校、280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4个县级医院、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90个村卫生室、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静宁县博物馆文物库房等项目。年内续建、新开廉租住房638731.9万平方米,竣工廉租住房17158.5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1.4万户74.5万平方米,建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550户。积极构建人口计生和谐格局,进一步加大人口和计生服务工作力度,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98.5%,为202.8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9亿元。

(六)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确权到户率达到9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稳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已全面实施,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先后与国电、大唐、中石油、中冶等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2项,到位资金85亿元,同比增长21%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5%左右;节能减排控制在省上下达控制目标以内。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围绕“六个集中突破”,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平铁路、天平铁路、西长凤高速、312国道过境段改线及静宁至庄浪、泾川至渗水坡、韩店至张家川二级公路建设进度,争取开工建设平天高速,促使宝中铁路二线完成前期,积极实施通乡油路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平凉客运枢纽站、快速客运站暨公交车站和旅游客运站3个客运站点建设。二是壮大能源基础产业。开工建设平凉天然气综合利用、中煦20万吨聚丙烯、2.8兆瓦光伏发电和100MW单晶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生产项目,启动实施酒钢集团平凉煤电化循环经济、低镍生铁等项目,积极推进崇信百贯沟煤矿改扩建和东华镇等4家地方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三是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崇信电厂二期、平凉电厂三期、华亭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沼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1万户沼气建设任务;开工建设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泾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白庙电力提灌泵站更新改造、平凉泾河城区段城防工程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58人。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积极促进粮食增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14万亩,新修梯田26万亩,力争粮食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平凉红牛、平凉金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年末全市牛饲养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果品总产量达到85万吨。

(三)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积极论证建设华亭、崇信、泾川、崆峒、灵台5个能源化工基地项目区。加快泾川北部、崆峒区北部塬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完成泾川南部、赤城南煤炭资源普查和灵台北部煤炭资源详查。按照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和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谋划一批能源化工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靠项目推动全市工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虹光毫米波磁控管研发生产线、3.3KV真空接触器生产线、红峰蒸汽换热系统凝结水闭式回收装置、房美丽年产300万平方米中高档陶瓷砖生产线、恒达纸箱生产线等技术改造项目。三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做好平凉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四)围绕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三大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完成造林17万亩。二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抓好冶金、煤炭、电力、造纸、制革、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持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余压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抓好重点行业三废治理和烟气脱硫。加快泾川等4个垃圾处理和华亭等3个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再争取实施一批污水收集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实现全市县城垃圾处理无害化。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实施《平凉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平凉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一区、两带、五个项目区、八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批骨干企业为载体的循环经济框架。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建设。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提升电力、煤炭、建材等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五)围绕改善民计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指导协调,帮助高校毕业生与市内外用人单位对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加大城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7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三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泾川县聋哑学校、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宿舍楼和133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四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5个县级医院、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市精神病院。五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25个乡镇文化站工程,开建市广电新闻中心。六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8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2万户。

(六)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是加大城乡消费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加快县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增强配送中心的综合功能,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加快补贴兑付进度。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按照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定位,突出“崆峒山”这一中心,打造“泾川旅游区、关山休闲避暑旅游区、灵台文化旅游区、葫芦河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四个基点,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加快晋等升级,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最具活力的外向型产业,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3.5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加强运输、仓储、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开工建设陇东汽配城等物流项目。四是保持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清理整顿各种乱收费,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做好防范和处置价格市场异动的措施,营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市场环境。

(七)围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基层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做好“兰洽会”、“西交会”等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白堆仓   王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