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利好政策激发庆阳市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
  • 时间:2021-08-09
  • 点击:1096
  • 来源:陇东报

  陇东报记者 刘萍凝

  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今年以来,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供给和落实,努力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利好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方便企业登记,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全市市场主体存量15.39万户,注册资本金2778.78亿元,今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685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金138.39亿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完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全面规范企业名称登记。通过提高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效率,扩大个体户“秒批”登记适用范围,在原来33项经营范围的基础上增加至63项,截至目前,通过个体户“秒批”系统办理登记302户。

  为打通政企之间信息沟通的鸿沟,全市推行“不来即享”系统,组织6780户企业注册登录“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录入稳岗就业、财税支持、融资服务、降低成本等省、市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注册登录,办事更便捷,再也不用跑路求人了。”西峰区某家政公司总经理李文亮告诉记者,他通过“不来即享”系统实现了网上办理缴税业务。

  在资金支持方面,我市持续加强财税支持,降低企业成本,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和入库规上企业奖补资金用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全市民营企业发展的能动性。出资1.05亿元开展“助保贷”“互助贷”业务,支持7家企业入选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资金支持企业名单,落实优惠利率信贷资金3.18亿元。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减免税费2.03亿元,实体经济税负明显降低,经济主体活力明显增强。

  一方面为企业减税,一方面扩宽融资渠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上关于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各项金融政策。截至今年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802.58亿元,同比增加59.79亿元,增幅8%。

  打造区域政策洼地 “引流”市场活水

  利好政策的出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信贷供求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科长马培告诉记者,国有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降低贷款风险,信贷策略普遍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向基础设施和消费信贷倾斜。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大量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对地方经济发展信贷支持作用不断弱化。由于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叠加疫情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影响,资金压力较大。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状况不佳、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下、家族性色彩浓、诚信度低的“弱质”性。加之,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在政策引导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在直播带货等电商销售新模式、新业态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

  马培表示,为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打造区域政策洼地,“引流”市场活水,我市在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出台方面,不仅要契合省上要求,更要立足陇东区位优势,放眼关中城市群,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制定有比较优势的、指标量化的惠企政策,提升政策兑现速度,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奖励补贴,做到应享尽享,形成区域政策洼地,促使民营中小企业活水向我市流动,形成政策红利虹吸效应。

  “引企入园” 带动企业集群发展

  “引企入园”是我市带动企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政策,按照“一区多园、市县共建”的改革思路,稳妥推进西峰区、庆城县、宁县工业园区改革任务落实。

  目前,西峰工业园区“一区两园”主体路网框架已经形成;长庆桥集中区中心服务区和工业Ⅰ区基础设施全面建成;驿马集中区已实现核心区3平方公里“七通一平”;西川集中区依托老油田基地打造了马岭和阜城两个核心区;和盛集中区建成石油煤炭机械制造、现代轻工制造两大产业区块;金龙集中区一、二期基础建设工程建成投用;正宁县城、合水县、环县西滩等集中区基础路网全部具备。

  在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优化园区体制机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平台。同时,抓紧组建庆阳数据信息产业园区,尽快编制规划,报批管理机构,推动园区年内实质性运行。

  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强惠企政策推送,通过网格化覆盖,地毯式推广,上门指导,手把手教企业登录应用系统,有效打通系统登录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县域企业应登尽登。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的精深加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西峰制药、中盛、中庆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强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扶持;对金牛、长荣等具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鼓励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注重产品研发,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