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绿水青山的甘南样板——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观察
  • 时间:2020-12-30
  • 点击:8543
  •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绿水青山的甘南样板

——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薛巍敏 马旭晖 实习生 张晓庆

  甘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蓄水池”“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地区,为此,甘南州多渠道探索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挥先行示范区“试验田”作用。

  山川披绿色

  “黄河首曲”玛曲县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原、湿地和森林资源共同组成了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地球之肾”和“中华水塔”。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下降,外加放牧活动的压力和垃圾的侵蚀,这里的草原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即便困难重重,但甘南干部群众并没有放弃让草原重新披上绿衣的努力。从2013年开始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累计建植人工草地100余万亩,综合治理流动沙丘3.55万亩,治理有明显的沙化趋势的草地11.87万亩,黑土滩型退化草原321.3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15万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玛曲县畜牧林业局负责人坦言:“要治理全县80万亩的沙化草地并不容易,这里多大风天气给沙化治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欧拉乡牧民卓玛加布在草原上生活了52年。为了守护家园,多年来,他带领村民治理草原沙化,并将60多万元的积蓄拿出来用于治沙。

  卓玛加布说:“每年5月,我们就开始植树种草,看到一片片沙化的草原重新变绿,大家都很开心。现在已有100多位村民加入了治沙环保队伍。”

  与此同时,甘南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实施草原禁牧887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938余万亩,累计兑付补奖资金11.63亿元,并以加大出栏和转为舍饲圈养方式核减超载牲畜131.48万个羊单位,2019年末全州牲畜存栏524.17万个羊单位,各县市已初步实现草畜平衡。

  如今的甘南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河湖水儿清

  尕海保护站站长张勇是一位鸟类守护者,在尕海湖边一站就是15年,他每天用相机记录鸟类迁移和生态环境变化,也见证着环境的改善。

  “尕海水域面积由480公顷扩大到2354公顷,湿地面积达到近年来最高值。”张勇一边观测一边说。

  2011年10月,尕海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全世界第1975块被列入该名录的湿地。在中国,她是第41块,在甘肃,她是第一块。

  从曾经的干涸见底到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是一条凤凰涅槃的重生之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甘南对河湖长制的全面落实。记者了解到,甘南划定规模以下河湖管理范围215条,划界长度5063.79公里,建立了黄河流域(甘南段)入河排污口管理清单,共排查入河排污口625个,摸清了入河排污口底数。

  “我们全面开展全州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目前排查出县级及以上水源地8个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治任务,并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甘南州黄河办主任王致军表示,通过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落实投资2.86亿元,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碌曲段、白龙江流域迭部段等河道的生态护岸、河道清淤、河道垃圾、清理底泥等建设内容都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前三季度,甘南全州境内黄河玛曲桥头、大夏河地沟桥、大夏河折桥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和洮河九甸峡水库、洮河玉井、白龙江两河口桥3个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群众钱包鼓

  王致军认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不但让环境变美了,更重要的是惠及到周边群众,让他们能真切享受到绿水青山的红利。”

  甘南州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30.06亿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297个,其中打造高标准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创建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新建具有旅游功能生态文明小康村177个,惠及群众2.16万户9.19万人。

  王致军还介绍,在有效保护森林、草原、湿地和沙地等自然资源的同时,甘南州通过生态扶贫稳定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

  截至2020年,甘南累计争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10907名,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村级草管员766名,累计落实报酬补助30321.2万元。同时,甘南州围绕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以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循环农牧业、文化旅游、中藏医药、通道物流、节能环保和数据信息六大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甘南特色产业品牌。

  “我们扶持牛、羊、果品、蔬菜、药材、马铃薯、蕨麻猪、从岭藏鸡等产业,不断优化特色种植业结构,生态畜牧业效益不断提升,全州贫困村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全覆盖。”甘南州扶贫办副主任斗格尔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福利。

  目前全州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达50多处,今年年初即便受到疫情影响,全州旅游综合收入仍实现逆势增长,前10个月甘南共接待游客16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1%。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让上下游群众平等共享流域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成果,实现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的良性互动。”王致军相信,生态优的甘南定会展示九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