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理论】美丽乡村建设“康县模式”的启示
  • 时间:2021-09-28
  • 点击:1327
  • 来源:甘肃日报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康县模式”的启示

  张建君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模样,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未来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乡村振兴要毫不动摇、快马加鞭、干在实处、干出特色。“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康县,山大沟深、产业薄弱、经济落后,是第一批国列贫困县和甘肃省58个特困片区县之一,经过持续八年久久为功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向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美丽乡村建设的“康县模式”,为我们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后发地区同样能创造发展奇迹。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人才、资金、服务等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支撑,后发地区的这些要素较为匮乏,受到束缚和限制,是等靠要还是积极作为,是常规化推进还是创造性发展,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决心信心十分关键。2013年,康县贫困发生率高达37.04%,农村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屋旁臭水沟、垃圾满地堆”的面貌。如何脱贫、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是摆在康县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些年,经过反复调研、试点总结和科学评估,康县最终走出了一条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康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全国一道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美丽乡村与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城乡融合发展等协同推进的全新发展格局。康县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论坛”,获得了建立永久会址的重要机遇,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甘肃样板。康县的成功,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只要找对方法、走对路子,后发地区同样能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创造性发展。

  信念、蓝图与执行力至关重要。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蓝图不是拍脑袋决策,而是在对特困县域如何发展的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中得来的。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在统一思想、绘制蓝图的基础上,从示范点创建抓起,经过不断培育宣传、推广典型,带动各乡镇、村社和群众主动跟进,形成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的县域发展战略。全县牢固确立“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党建为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调动各级各部门共建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形成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发展合力,建立了“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让各级干部不愁钱、不愁人、只愁“怎么干得好”。从2012年开始,康县将美丽乡村建设列为一号工程,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观摩评比活动,现场点评、打分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在各乡镇之间形成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浓厚竞争氛围,充分激发各乡镇的干劲。2020年底,康县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康县的实践证明,后发地区只要努力克服先天不足的劣势,充分利用好政策机遇、自身优势,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擘画蓝图,积极作为、大胆探索,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持续用力,一样能走出一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和好路。

  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模样。面对新一轮推动“三农”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关键、明确乡村振兴的主旨、开拓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这方面,康县模式提供了许多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启示,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模样,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未来景象,只有农村实现和城市同样的繁荣,才有高质量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牢牢把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凝神聚力、集中智慧,努力推动形成新时代新格局中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造更多更好的乡村振兴经验、举措与模式,在新征程中干出不负时代与人民的伟大业绩,让共同富裕的愿景率先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收获丰硕成果。

  作者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