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麦积篇】麦积区 踔厉奋进绘就锦绣前程
  • 时间:2022-05-13
  • 点击:1182
  • 来源:甘肃日报

 

村民在麦积区新阳镇百亩高山生态葡萄生产基地采摘葡萄。 窦耀辉

  放眼麦积大地,一条条公路连接千家万户,一个个村庄美丽宜居,一个个产业生机勃勃,一排排新房鳞次栉比,一张张笑脸幸福绽放……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麦积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紧盯“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的总体发展定位,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

  五年风雨兼程,成果令人鼓舞;五年砥砺前行,经验弥足珍贵。

  数据显示,五年来,麦积区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9亿元,发放各类贷款44.14亿元,现行标准下全区31371户13.15万人全部脱贫,20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争取国家补助项目1301个,到位资金100.6亿元,实施重大项目1445个、完成投资722亿元……

  这五年,麦积区以优异的成绩,交上了一份鼓舞人心、厚重出彩的时代答卷。

  新征程上再出发,麦积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牢、成色更优、势头更好、质量更高,为奋力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奠定了厚实家底、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乡村振兴吹响奋进号角

夕阳下的麦积区马家山新村全景。刘增虎

  青山绿水、花田庭院、小桥流水……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麦积区观大局、谋全局,科学施策、主动求变,抢抓政策和发展机遇,一幅浓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走进花牛镇白家河村,房屋绿树掩映,乡村小院幽静雅致。今年53岁的白天福正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新房里上网浏览新闻。房前麦甘公路笔直宽阔,屋后漫山连片的花牛苹果林绿意盎然。

  “真没想到自己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里,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白天福笑着说。

  细雨过后,微风拂面。中滩镇余家峡村村容貌焕然一新,水泥巷道一尘不染,房前屋后百花绽放,绿树环绕,林荫深处不时传来鸟鸣啁啾。村民们以前使用过的轱辘、斗笠、簸箕等物品,已经被整齐陈列在村里的乡村记忆馆。

  “如今大家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好多旧物件已经不用了,有了乡村记忆馆,年轻人就能在这里知晓村子的发展历史。”村民余如升说。

  日子变好了,生活富裕了,精神也要富裕起来。

  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新阳镇胡大村,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民们孝老爱亲、和睦互助、爱护环境蔚然成风。在胡大村村委会的村民议事大厅内,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类奖牌。

  说到村里现在的面貌,村民胡供信非常自豪。村里家家户户都遵守村规民约,团结友善,和睦相处,共同爱护村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地处小陇山林区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边缘、毗邻街亭温泉度假村的天颐园康养居,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这里基础条件好,服务水平高,特别是各类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住在这里感觉很幸福。”年近70岁的吴慧敏告诉记者。

  在麦积区,每个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被评为第九届全国“双服务”先进农家书屋的马跑泉镇什字坪村农家书屋内,忙碌了一天的大人、放学归来的孩童,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麦积区不断壮大“果、畜、蔬”农业主导产业和“药、菌、蜂、游”等特色优势产业,“花牛苹果”“麦积花椒”“巨峰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正在成为麦积区万千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立夏时节,五龙镇汪山村村民汪芳军在修剪有型的花椒树中除草整地。他种植的10亩“大红袍”,每年能给他带来5万多元的纯收入。

  蜂农巩廷彦是麦积镇滩子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蜂”景独好,蜂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村民们的收入稳定,生活过得丰盈而安稳。

  看着林间飞舞的一只只小蜜蜂,巩廷彦动情地说:“感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麦积区从未止步。全区45座果蔬保鲜库为果蔬健康发展发挥了上市“错峰头”和价格“稳压器”的作用,21个产业园、62个扶贫车间跃升为致富“聚宝盆”。“陇上花牛”“羲皇九龙果”等产品成功入选“甘味”品牌,“花牛苹果”品牌评估价值位列全国十五强……

  城乡巨变书写崭新篇章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麦积区统筹推进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小城镇建设和景区提升改造,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服务保障国家和省、市列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城镇化重点项目224项、完成投资219亿元。

  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川到河流,五年锐意进取,麦积区城乡面貌更加亮丽。

  陇东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游客集散地天水南站建成运营;

  天水机场开往天津等地的航班成功开通;

  皇城隧道让麦积区到天水市区的路程由过去的30多分钟缩短到3分钟;

  位于麦积区中心位置的商埠路埠北地下商业街,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宝天高速麦积段让人们见识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麦积速度”;

  通往麦积山景区的旅游公路,让游客陶醉于“麦积烟雨”的同时,也被其宽阔笔直的身姿所折服;

  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大,“六大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多点开花,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7.5平方公里……

  34个安置区和保障房项目、24个精品商住小区、73个老旧小区改造,有效解决了居民“住房难”问题;新增停车位9000余个,方便了居民出行;建成使用50座污水处理站和各类垃圾处理站、铺设178公里污水管网、生态造林8.9万亩等,让麦积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着麦积区委、区政府为实现广大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五年的努力奋进,麦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并被列为全省唯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县区。

  “这几年麦积区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几乎一年一个样。”麦积区居民王代利说,加上正在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街道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商户经营更加规范,车辆停放更加有序,处处显示着清新爽朗的景象。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时期,麦积区将对标省域副中心城市特殊定位要求,坚持经营城市和产城融合的理念,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建设宜居宜养宜业宜游幸福美好新麦积。

  文化旅游融出美好生活

宝天高速公路麦积段被誉为“百里生态长廊”。

  近年来,麦积区围绕“文旅赋能型”产业发展定位,坚持文物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齐抓、景区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并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的气候环境,让麦积区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理想境地、西北最佳森林旅游避暑胜地。“东方艺术雕塑馆”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始画八卦之地——卦台山等让麦积区沉淀了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畅游在这片广袤土地之上,人文与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初夏时节,在与国家级风景区麦积山隔山相望的麦积镇后川村,游人如织。大家或欣赏美景,或忙着拍照留念。孩子们在清澈的小溪边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在的山村里久久回荡。

  绿水青山环抱之中的后川村,已经告别了过去“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时代,村民们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以前来这边游玩,看完麦积山石窟、游完仙人崖就算是结束了旅程。现在可大不一样,吃农家菜、摘农家果、享农家乐……可玩可看的项目太多了。”正在后川村游玩的兰州市民王先生笑着说。

  沿着三岔镇佘家门村宽敞的马路向前行走,两侧栽种的花卉和景观树长势喜人,农家屋舍整齐排列,红瓦、白墙、绿树、文化活动广场使乡村“颜值”倍增。

  “我们村森林覆盖率达90%,犹如‘世外桃源’。自从通了公路,每年来我们这里游玩的人可多了。政府还帮我盖了农家乐,生意很红火,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佘家门村村民韦经龙喜上眉梢。

  与此同时,红色文化资源,也成为麦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在利桥镇吴河村,游客们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仔细聆听红军在这里的每一个故事。在他们身后,红色的文化壁画和挺拔的烈士铜像,在夏日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去年一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团体,4000多名党员来到吴河村追寻红色基因、重温红色历史。

  麦积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和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也让麦积区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散发出无穷魅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正惠及城乡百姓,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龙舟赛、山地自行车赛、垂钓赛等全国大型体育赛事。

  现代秦腔剧《村上春秋》荣获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大奖。

  麦积山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即将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麦积区紧盯“羲皇故里、陇上江南、人文麦积”三大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力打造出“一轴贯穿、两核引领、四区联动、五线并举”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202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60亿元。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优秀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城市”等一系列美誉,见证了麦积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

  党的建设奏响时代强音

麦积区元龙镇红星村蜂农正在查看蜜蜂活动情况。 李永生

本文未署名图片均由麦积区委宣传部提供

  党建引领,行稳致远。

  麦积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完善党建联动格局,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开展的党员“义务服务”、社工“专业服务”和居民“志愿服务”,满足了群众各种生活需求。

  推行的“三议两办两公开”机制,让每一件事情都有人管、有人议、有人办。

  建立的街道“大工委”和小区“党支部”使协调议事更加快捷有效。

  首创“五线法”社区管理办法让矛盾化解游刃有余。

  “只要实心付出,贴心服务,就能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桥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娟在总结工作经验时说。

  党风廉政建设,也促进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扎实开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区政务大厅增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推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和“不来即享”“容缺受理”,审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企业注册一天办结率达到95%。

  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积极落实政策贷和特色产业贷,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实施“数字政务”建设工程,完成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

  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麦积,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麦积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考察识别、提拔任用干部357名,完成乡镇班子和村(社区)“两委”换届,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明显提升。实行区四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339个行政村、35个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新建改扩建村社组织活动场所250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88个,创建党建示范点160个。(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通讯员 李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