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发改视点/ 正文
搬进新家园 开启新生活 ——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上)
  • 时间:2020-07-27
  • 点击:2035
  • 来源:省发改委网站

51岁的郑九林家住庆阳市环县白塬村李咀组,全家5口人,仅靠郑九林一人维持生计,2016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元,是该村名副其实的特困户。2016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老郑家的日子”,就是郑九林家当初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郑九林家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4月17日和2019年6月9日,《焦点访谈》又以“老郑家的希望”和“老郑家的春天”为题,用镜头和影像记录了老郑家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和搬迁后的变化。

    说起自己的新生活,镜头前的老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搬出去,是奔向美好生活的历史选择;

    搬出去,是走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搬出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抉择。

    甘肃坚持高位谋划,高强度推进,举全省之力,通过艰苦奋斗,顺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2016年以来,全省共对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11.4万套安置住房已全部竣工,群众基本实现搬迁入住。大山深处,村民们扶老携幼,背包挎囊,向自家破旧的祖屋和贫瘠的山地告别。眼神里虽然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为斩断穷根,他们毅然转身,搬离深山。

    别了!穷窝窝;

    来吧!新生活!

    优化顶层设计,确保“搬迁哪些人”更精准

    一间间挂在大山褶皱上的土坯房低矮破旧,一个个嵌在深山浓雾里的小村落零星分布,一户户世代与贫困抗争的山里人致富无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经搬进宕昌县山水雅园安置点的杨仙强感慨万分。

    杨仙强家原来住在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村,山背村坐落在高半山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环境恶劣,群众思想守旧,文化程度较低,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依旧是“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过怕了,看病难、孩子上学难,住房条件差,生活条件落后。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种庄稼,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1万多元,只能够勉强维持家用。”交通不便看病难、道路崎岖上学难、山高坡陡产业起步难、生态脆弱改善生存环境难,“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承载不了一方人”。

    杨仙强正是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缩影,唯有搬迁,才是破难解困的根本出路!

    甘肃是全国最早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省份之一,早在2001年就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2001年至2015年,全省累计搬迁贫困群众22.4万户111.6万人。

    2015年底,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头号工程和重中之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1+4”工作方案,围绕“搬迁哪些人、搬到哪里去、补助多少钱、生计怎么办、搬后如何管”等关键性问题,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系统、全面规范,建立了省级统一领导、市州协调推进、县为责任主体的易地扶贫搬迁责任体系,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再精准,保证不落一人。

    甘肃省紧盯居住深山区、生活条件差、就业无技能、增收无门路、就地脱贫难的贫困人口,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以“应搬尽搬”为原则,广泛宣传政策,深入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搬迁农户,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公示、层层审核”的原则,将全省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49.9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确定到户到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对象精准。

    同时,紧紧围绕国家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主体,将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确需实施同步搬迁的其他群众纳入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一年建设、两年搬迁、三年稳定”的要求,分2016、2017、2018三年下达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合理确定年度目标和建设时序,明确时间任务节点,确保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20年底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直面困难,确保“搬到哪里去”更合理

    结合“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甘肃“十三五”需要对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5年时间内实施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搬迁,在甘肃发展史上前所未有,面临困难和挑战也前所未有。

    建设规模大,难!满足搬迁人口需要,要在不足5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住房、学校、医院,以及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群众顾虑多,难!群众故土难离,担心多,担忧多,怕搬出以后生活没有保障,就业没有着落,顾虑重重,不想搬,不愿搬,动员搬迁难度极大。

    就业压力大,难!要实现每户一人以上的就业,需要解决如此之多的就业岗位,并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

    产业支撑少,难!新安置区产业少,无支撑,需要现谋划、现培育、现招商来发展产业,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图。

    此外,还要考虑到群众融入、社区治理等现实问题……

    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机遇,怀揣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气神,一场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大决战拉开帷幕。

    省委书记林铎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不忘扶贫这个初心,不能偏离脱贫这个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有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和住房建设标准,不能让贫困户因建房加重负担。要加强后续政策扶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劳务培训和输出、社会保障兜底等配套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省长唐仁健主持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会议,直接开到乡镇一级,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力度、更超常的举措,坚决打赢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这场硬仗。

    合理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和安置点是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基础,也是确保搬迁安置和后续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在镇原县郭原乡,群众争相细数这几年乡村的变化:几年前,群众多数住在土窑洞,出行走山间羊肠道,吃水要到沟里去挑。如今,借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修道路、打水井、建新房、兴产业……短短几年时间,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

    “山大沟深,住房滑坡,浇地靠雨,吃水靠天”是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真实写照。这里三面环山,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全乡9个行政村1400多户,近四成是贫困户。根据规划,坪垭藏族乡将整乡搬出大山,而旧墩村是全乡最后一个易地搬迁的村子。

    走出大山是好事,但最大的担忧仍然来自生存。“搬出去吃什么?”这几乎是每一个面对面动员群众搬迁的镇村干部需要解答的首要问题。在一次搬迁动员会上,旧墩村60岁的宗如板和乡党委书记罗建军红了脸,“我种了一辈子苞谷,你现在让我下去种花椒,我不搬!”原来,靠种植玉米,宗如板一年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他担心搬下山,连这点收入也没了。

    扶贫工作队决定带上老宗和其他村民代表到山下的花椒基地实地看看。按照计划,旧墩村的村民易地搬迁后,也将学习种植花椒,农业部门按照人均2亩耕地,免费提供花椒树苗和种植技术。心里有了底,老宗和村民们终于同意搬迁。

    根据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特点,甘肃省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模式和安置区域,充分利用小城镇、工业园区、国有农(林)场、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等,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就近搬迁、改善条件等方式,千方百计解决安置用地难题,实现灵活搬迁。

    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依托祁连山生态屏障保护、石羊河流域治理、黄河调水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利用国有农林场、新开垦的耕地作为安置用地,通过集中安置和发展设施农业,达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

    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和以庆阳为代表的陇东能源基地以就近集中搬迁安置模式为主,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等进行安置,引导群众逐步向城镇有序搬迁,实现梯次转移;

    以陇南市为代表的南部山区实施“依山就势、改善条件”,通过插花、城镇化安置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多种搬迁模式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用地难题,充分调动了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要群众搬”到“群众要搬”的效果。

    聚焦脱贫致富,确保“搬后怎么办”有实招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让群众“挪了穷窝”,还要帮助群众“改穷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而不断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正一次又一次提升着贫困群众奔向幸福生活的信心。

    谁能想到,七八年前黄花滩还是一片黄沙漫天的荒漠。同样,曾经生活在古浪县南部山区的1.53万户贫困群众,做梦也没想到会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深沟,在新开垦的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建起新家园。

    一处处沙丘推平了,一条条村间道路打通了,一座座蓄水池建起来了,一座座日光温室和养殖大棚搭起来了……包括富民新村在内的12个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和1个绿洲小城镇,奇迹般地崛起在黄花滩上。古浪县南部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群众,搬入新型城镇化社区,彻底告别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生活,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

    2019年8月21日,心里一直挂念着甘肃贫困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社区看望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要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康君周,就是一位靠日光温室脱贫致富的村民。“我和总书记握过手哩!”回忆起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的情景,康君周说,大家都很激动,也很兴奋。“以前在山上是‘懒汉种地’,把种子撒进地里,收成多少就交给老天爷了。”康君周说,他家原先在山上有20多亩旱地,养着几只羊和几头猪,平时还摆摊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行,乡上动员搬迁时,他还有些犹豫。

    “这黄沙窝窝到底能不能过光景?”2016年,往山下搬迁之前,康君周作为村民代表参观还没建成的富民新村时,眼前一片黄沙,听说要种根本没有见过的温室大棚,康君周心里更没底。“总书记鼓励我们发展产业,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后,康君周不仅领种了一座日光温室,还租了一座,开始尝试种西红柿。

    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有了病虫害咋办,大棚温度控制在多少,这些与以前种庄稼不一样的技术,在县乡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康君周都一一学会了。“这种大棚比养娃娃还操心,是个精细活儿。”康君周说,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他家一座日光温室种出的第一茬西红柿,就收入了1万多元。

    如今,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成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真实写照。

    2019年3月底,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来到甘南州临潭县八角乡安置点调研,该安置点瞄准了乡村旅游,依托紧邻冶力关大景区的资源优势,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乡村,吸引外来游客,增加群众就业岗位,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经济收入。村民说:“搬到这里以后,我们就办起了农家乐,现在也不需要出去打工了。”

    定西鲁家沟,村干部制作好脱贫攻坚作战图,牢牢钉在墙上;平凉泾川县北部山区,扶贫工作队队员将易地扶贫搬迁点作战图,每天揣在怀中……

    地域相隔数百公里,两份作战图上,描绘的是不同的山川与村庄,勾画的却是一个个同样醒目的红色标注——易地扶贫搬迁。

    一张巨大缜密的决战图,在陇原大地铺开后,一个个富民产业在安置点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