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加快“甘味”农产品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
  • 时间:2021-08-10
  • 点击:4213
  •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甘肃省信息中心)

康淅宁  张帆

 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是加快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我省农业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本文甘味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省外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对加快“甘味”农产品走出去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甘味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甘味”农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甘肃省各地生产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独特自然生态条件、优良产地环境、绿色有机特质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正所谓“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甘肃自然气候类型多样,文化底蕴深厚,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交融,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从南向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带交替。全省东西横跨16个经度、南北纵深10个纬度,再加上海拔高、干旱高寒、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工业污染轻、水土洁净,最适宜发展生态、绿色、优质特色农业。近年来,甘肃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特征孕育出了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甘味”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全国“菜篮子”的主打产品、全国大终端市场的招牌产品,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开设了7家“甘味”品牌馆,在京津沪、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终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政策举措精准有力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建立品牌培育体系,努力让“甘味”特色知名农产品“香飘世界”,密集出台了多项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2019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 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方案(2019—2023年)》;2019年11月,甘肃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推介“甘味”,携手新华社将“甘味”纳入“民族品牌工程”予以推广;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举行“甘味”农产品品牌发布会暨消费扶贫宣传推介活动,向社会各界首次发布《“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46个品种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2020年3月、2021年2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甘味”品牌建设工作,“全面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已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2021“甘味”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暨“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高端论坛,开展“甘味”品牌展示展销、品牌推介、洽谈签约、专场论坛等活动。

2、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近年来,“甘味”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同时也加大了出口量。甘肃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菜、苹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明显提高。2020年,全省特色种植业面积达到3510万亩。蔬菜(含百合和食用菌)面积930万亩,总产量2810万吨,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马铃薯、中药材、苹果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马铃薯面积1030万亩,总产量1550万吨;中药材面积578万亩,总产量150万吨;苹果面积662万亩,产量650万吨。羊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三。羊存出栏分别为2156万只、1756万只。牛存栏位居全国第九位,牛存出栏分别为482万、229万头,全省牛肉产量占到肉类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牛肉生产供给基地。“十三五”时期,甘肃农产品出产总值为98.7亿元,特色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2.5%,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25个。近期由农业农村部、甘肃省政府主办的“甘味”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71辆满载着高原夏菜、奶制品、马铃薯等10个品种的“甘味”特色农产品发往香港、澳门和国内32个城市的终端市场。

3、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甘肃省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已取得取得突破性进展,始终坚持以打造特色产业绿色有机农产品“甘味”品牌为目标,实施“甘味”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目前,在全国率先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初步形成了“省级‘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三级融合、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品牌营销体系和特色农产品环境评价体系、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及品质评价体系、质量安全及可追溯体系,现有国家地理证明商标141个,通过国家认定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有2702个,其中绿色食品1618个、有机农产品22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4个,无公害农产品736个。兰州百合、天水花牛苹果、定西马铃薯、宕昌党参等“甘味”农产品芬芳四溢,深受省外消费者青睐。

4、支持服务力度不断加大

依托“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农产品优势,聚焦“一带一路”和陆海贸易新通道,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始终坚持多举措、全方位应对疫情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统筹应对疫情专项资金,扶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切实落实助企纾困“四个清单”,建立了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并联合人保财险甘肃省分公司开展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助力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复工营业。兰州海关制定出台多项便利举措,建立专职协调员制度,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对申报货物实施快验快放,对系统未布控货物实行“秒放行”。大力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应保尽保参加农业保险,为扶贫产业稳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我农产品出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先后经历国内疫情停工停产、国际疫情需求萎缩、冷链疫情封锁原料等三波冲击,再加之农产品储藏保鲜设施落后,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现象,全省农产品出口形势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尽合理,甘肃农产品出口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缺少自主品牌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初级产品为主、以低端市场为主同时,从宏观政策看,甘肃在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支持手段分散、支持力度够大

2、与周边省区同质竞争加剧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周边陕西、新疆、宁夏等省区同属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种范围较广的气候条件下,造成我省农牧产品与周边省份同质竞争加剧,农产品可替代性强。甘肃的牛羊肉等畜产品很有特色,靖远县的碱水羊肉、天祝的白牦牛肉都是肉质上乘、鲜嫩多汁、营养蛋白质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但省外对甘肃的牛羊肉了解甚少,他们更愿意接受产自内蒙古、新疆等畜牧业历史悠久地区生产的牛羊肉。另外甘肃产量相对较大的马铃薯、洋葱、中药材等农产品,在其他省份都有不同面积的种植,在产品同质性的影响下,各个省份都各打各的特色牌,并没有将各省的优势融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合作共赢来带动不同省份相同农产品一起走出去

3、农产品营销策略有待加强

营销策略是推动农产品尽快走出去的重要一。现阶段我省农产品出口营销策略低端化、单一化。由于甘肃地形狭长,各地的种植基地比较分散,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品牌化效应虽然农产品品种较多,但农产品竞争力普遍偏弱出口加工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供应链不完善,出口企业缺乏独立创新能力,没有联合共建“甘味”品牌的强烈意识缺乏大范围大力度宣传推介,让“甘味”农产品真正走出去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充分发挥甘肃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特征优势,深挖农业发展蕴含的“特色多样”和“绿色有机”特质,积极构建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众多地域品种为补充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行动和“甘味”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持续推动“甘味”农产品与国内大型终端市场、重点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渠道,着力提高“甘味”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切实推动“甘味”农产品走出

(一)用足用活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的政策是提升甘肃农产品销售及知名度极好的机会。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三农政策,提高对参与扶贫、助农政策的认可度,大幅提升高校毕业生下乡助农参与度。通过高科技、新技能等方法,规范化管理各个种植基地加大农产品高质量批量生产,不断提高人们对“甘味”农产品的认可度。积极配合党和国家出台的利民惠民政策,把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集中利用起来,打造成当地农产品的规模种植基地,这样既利于集中管理,又能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节省一部分人力和时间。根据当地的农产品特色、市场空间和产业现状,充分利用特色农产品的“独特性”自身优势,通过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推动发展特色农业有效预防脱贫户返贫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千方百计提高农产品市场份额

利用甘肃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出属于甘味农产品的独特品牌,适当发展甘肃农产品的“独特性”是削弱“同质感”的良方。如甘肃的中药材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有一大批中药材生产基地,主要以种植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等市场需求较大的中药材为主因此要持续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障供应全国市场的基础上,实施大规模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大出口量同时,要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西部地区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引导冷链物流企业直接“入驻”农产品仓储基地,让“甘味”农产品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全世界。

(三)联合推出“生态观光等新模式

近年来,部分农村面临“年轻人进城务工,农田无人能耕”的情况,60岁以上留乡老人无法独立完成大批量的种,出现土地被撂荒的现象,可考虑在偏远农村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采用公司承包的方式,实施大规模机器作业,提高农产品产出效率。在城郊地区联合农户推出园林式“农家乐”休闲餐厅等新消费模式,吸引城市居民观赏、采摘和品尝,这些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蔬菜或承包农田,以发展第三产业和特色产销一体化为主营业务,通过微信朋友圈、芭芭农场、新闻媒体及其它网络平台的宣传,让自家的农产品和经济收入尽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四)持续加大科技兴农支持力度

在农产种植与应对气候变化、抵御病虫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方面,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再结合农户的种植经验,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大的区域,以县为单位,建设千亩、万亩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将农产品的种植基地与高新技术充分结合起来,从育苗、修剪、灌溉、施肥、采摘、加工到储藏、保鲜和预防各类病虫害都由人工智能高科技提供技术支撑,这样一方面可以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既节省了人工成本,也发展了农业科技。同时,也可将种植基地设为开放性可供参观游览的旅游景点,充分调动农村年轻人积极性,在种植基地开展讲解、培训等工作,既有效利用了农村人力资源,又节省了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也对甘肃的农产品起到宣传推介作用。

(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互补

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连接点,作为我国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主要省份,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中欧班列等铁路线路相继开通,中亚国家对西北五省产出的棉花、羊毛及皮革等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增高,特别是对甘肃的洋葱、瓜果等果蔬类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甘肃等西北地区对南方的榴莲、菠萝、椰子等热带水果需求量与日俱增。另外,东南亚国家对国牛羊肉等方面农产品的需求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加强甘肃农副产品与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这样不但使甘肃对热带作物的需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最主要甘味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六)大力弘扬“甘味”农产品品牌文化

全国范围内农产品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甘肃如何做到独具特色的同时还能保证产品质量,打响品牌是现阶段需要攻破的难点。因此要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的原则,借助直播带货等形式,展开“甘味”农产品系统宣传,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让特色农产品“变身”旅游商品。继续深耕“甘味”农产品品牌,把一些新型文化积极融入到“甘味”农产品中来。近年来我国各式奶茶饮品行业稳步发展,许多省份及城市都推出了独具一格的奶茶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奶茶”文化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湖南省长沙市推出的“茶颜悦色”、广东省深圳市推出的“喜茶”都是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奶茶品牌。而我们兰州市推出的“放哈”饮料品牌将兰州小吃“甜醅子”与奶茶完美融合在一起。适时与当下时兴的品牌合作,以容易让人们接受的方式逐渐渗透,不断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加强理念创新体现文化内涵,将具有甘肃特色的农产品借力发展壮大,把“甘味”农产品推进大众视野,提升对外影响和知名度

 

作者简介:

康淅宁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人文社会经济学专业在读生,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实习生

张帆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