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日期:2009-05-05  来源:

平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序 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地委、行署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1世纪初的5至10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我们将在这一时期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十五”计划是我区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与国际市场、经济逐步接轨的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五”计划,对全区今后的开放、开发和发展至关重要。

    《平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根据国家、省上“十五”计划建议和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部署以及地委、行署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着眼十年,重点规划“十五”,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围绕结构调整的主线,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是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的规划。规划内容主要是明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意图,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和市场主体行为方向,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

    本纲要与确定编制的全区15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今后五至十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组织实施好“十五”计划,不仅关系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区今后能否发挥优势,再造优势,增强实力,以崭新的面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十五”规划的实施,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


  一、发展阶段及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八五”、“九五”以来,是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计划执行情况最好的时期。1989年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一个翻番目标,1996年提前四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目标,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新世纪,平凉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谋求新的更快地发展。

    (一)“九五”计划全面完成,为“十五”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方针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九五”五年,全区国民经济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34.78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1.08亿元,年均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7.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4.0%,第三产业年均增长836%,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38.9∶23.5∶37.6,调整到2000年的29.63∶34.22∶36.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如期实现。财政收入以高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大口径财政收入由1995年1.91亿元,2000年达到4.26亿元,年均增长17.4%,超额完成“九五”计划。“九五”期间是我区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3.22亿元,较“八五“累计完成投资增长了3.94倍。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646元,2000年增加到4400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04.67元增加到1359.3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总之,“九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为“十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个别指标因灾完不成“九五”计划外,其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九五”目标,成为历次五年计划中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尽管我区“九五”期间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全国相比,特别是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花大力气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GDP水平低,综合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弱,在大市场格局中日显被动。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比较低;工业虽然开始起步发展,但步子还不够快,尤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合量的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缺乏活力,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亟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地方财政困难,县(市)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解困水平低而不稳,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解决温饱,扶贫攻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四是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尚不完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且缺乏活力,非国有经济比重过小,对扩大社会就业形成制约。五是资源环境问题仍较突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人口压力较大。六是社会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整体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

  (二)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地变化,新形势、新变化既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将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和变革。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促进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又将面临来自更大范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从国内形势看,经济体制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消费品和主要生产资料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尽快实现由单纯依赖数量性增长向数量与效益同步增长转变;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裁难逢的大好机遇,这对加快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十五”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一方面将有利于我们充分享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好处,扩大产品贸易出口,引进技术和资金,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特征,内外竞争压力将不断增大。

    (三)我区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蕴合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区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较快增长以后,目前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经济结构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工业将由资源开发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高附加值的加工业、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将在继续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同时,开始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将逐步向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目标迈进;尤其面对西部大开发、从建设陕甘宁接壤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点的大思路、大战略出发,充分发挥区域性交通枢纽、传统物资集散中心市场、重要的生态战略位以及丰富的煤炭、旅游、土地、人力资源等区位、市场、资源优势,在加快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面临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新任务,建设任务艰巨,发展潜力巨大。

  二、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总体战略构想

  “十五”期间,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按照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我区目前的区情实际,展望“十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总体构想是:“十五”计划的5年,主要是打基础、调结构、促开发的5年,“十五”末全区实现初级工业化,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经济发展形成一定基础,区域商贸中心的市场框架基本拉开,平凉完成撤地设市,按新建制运作;2006~2010年,全市要围绕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和经济翻番目标,加快发展步伐,是快发展、上台阶的五年,期末,按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宝中线、312线“十字”型经济带区的战略构想,基本建成能源煤化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区域性商贸流通和旅游四大基(胜)地,城镇体系和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育和发展,平凉市要基本建成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城市遥相辉映、在西北有一定影响的区域经济、文化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较2000年再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赶上或接近全国目前的平均水平。

    (二)发展思路及指导方针

  “十五”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利用一切机遇与条件,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平凉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发展的总趋势,“十五”及201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发挥平凉作为陕甘宁接壤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点的区位、市场、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四大基(胜)地、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总任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为目标,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着力实施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开放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以城镇的繁荣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具体把握以下指导原则和方针:

  ——必须坚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以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只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必须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面对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以及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和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必须面向现代化,把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进步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带动经济发展。针对我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必须积极主动地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地域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增长空间,提高质量效益,增强竞争实力。
  ——必须坚持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针对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经济体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造成的“瓶颈”制约,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步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发展的根本出路。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调整开放政策,制定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到我区的开发建设中来。

    (三)战略任务

  “十五”期间,全区要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实施四大战略,抓好五项工程,实现六个突破和两改善、两提高、四推进目标。具体是:

    四大战略:工业强区战略、科教兴区战略、开放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项工程:退耕还林(草)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工程、工业化发展工程、农民增收工程以及人才开发利用工程。

    六个突破:一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上求突破,“十五”末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二三一”的结构格局,实现初级工业化,肉牛、果品等农村重点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化发展优势,国有经济比重进一步下降,省级名牌、陇货精品数量有新的增加;二是在扩大开放上求突破,利用外资总规模五年内有较大幅度提高;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十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四是在城镇化发展上求突破,平凉市中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六县(区)县城要有更大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全区城市化水平由目前14.64%提高到20%;五是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林草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大大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实现重点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的目标;六是在旅游产业发展和财源建设上求突破,“十五”末旅游业总收入力争突破4亿元,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20户以上。

  三项目标:实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两个改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水平两个提高,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四)战略目标

    总体战略目标:“十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运行,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粮食达到稳定自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化”水平有新的提高,人民生活达到稳定解决温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建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效。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社会生产力、综合区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财政状况有根本性的好转,全区实现工业化发展和初步脱贫目标,平凉市基本建成甘肃东部新型的工贸城市。

  具体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亿元,力争98.4亿元,年均增长1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60元,年均增长8.5%。
  ——经济结构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9.63∶34.22∶36.15,调整为“十五”末24.5∶38.3∶37.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5%;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共同发展。
  ——经济效益目标:财政收入以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52亿元,年均增长9.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五年年均增长11.0%,2005年达到5.53亿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人口与就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9%以内,力争低于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05年总人口控制在225.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
  ——居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目标: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60元,年均增长6.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年均增长5.2%;城镇住宅成套率达到80%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平方米;农村住宅砖木以上结构比重由目前30%提高到50%;电话普及率平均每百人8部以上;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
  ——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0.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中心城市供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三废”得到有效治理。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经济等生态产业以及高新适用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化产业结构体系,不断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化提高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五”期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结合区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继续抓好粮食丰产工程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十五”期间,全区要立足旱作农业的区情;抓住川水地和梯条田的优势,加大技术推广和资金投入,积极调整、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夏秋比例和粮经比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全区粮食总产量“十五”末力争突破90万吨大关,实现稳定自给。
  ——优化农业结构与生产布局,加快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地方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主导产业。以实施肉牛、干果、水果、牧草“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蔬菜业等支柱产业。畜牧业要围绕把平凉建成西部大开发陇东生态型畜牧业基地的大目标,重点抓好关山百万头肉牛、瘦肉型猪基地和百万亩牧草基地建设,在全区形成以牛经济为主体,瘦肉型猪和其它育种为补充的畜牧产业格局;林果业要结合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干鲜果并举,突出优势和特色,按照集中连片、发展优质、规模经营的要求,加快现有低产劣质果园改造,建成以名优梨、苹果、核桃、山杏、仁用杏为重点的百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开发名牌新品;蔬菜业要大力推广日光节能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逐步向蔬菜的精细化和深加工方向延伸,“十五”末,全区建成45万亩大田蔬菜和5万亩日光节能温棚蔬菜基地;大力开发发展甲鱼、中药材、大麻、亚麻、黄花菜、红枣、蔗莱等特色产品,努力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产品优势,提高加工转化和增值能力。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村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开发发展,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设备引进,大力扶持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贮运、销售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酿造、皮毛、肉食、饮料、粮油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鼓励各专业经济服务部门、工商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各类涉农单位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加强以科技、运销、金融、信息为重点的各级各类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搞活科技服务市场,健全农村信息网络,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培育公司加农户、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乡镇企业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根据市场需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各项服务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二次创业”。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推广节水灌溉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按照“高起点、新机制、高效益”的要求,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农村经济在整体水平上再上一个大台阶。
  ——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多渠道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增值的新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落户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的扶贫攻坚计划。巩固扶贫成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种养业为基础,注重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通过整村的产业开发、科技教育发展、对口帮扶、区内移民、劳务输出、以工代赈、小额信贷等途径,解决重点区域近20万贫困人口(含返贫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强化和提高工业主导地位

    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打破所有制界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优势行业发展为重点,以选育战略先导产业和开发名优新产品为突破口,放手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1.壮大发展煤炭、建材两个优势行业,巩固其在工业中的支柱地位
    加快煤炭工业发展。认真贯彻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加快华亭煤田开发、平凉电厂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控制总量,调优调强,把煤炭采掘集约化同深加工转化结合起来,与矿区的总体开发发展结合起来,与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积极组建企业集团,努力把煤炭工业培育成为我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十五末基本建成全省能源煤化工基地。发展的方向是,在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销售的同时,充分考虑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着眼于发展煤炭深加工、煤电转化和煤化工产业,开发型煤、煤制气等下游产品,以华煤120万吨精洗煤为龙头,发展各类洁净煤,提高煤炭转化、增值能力。

    调整壮大建筑、建材行业。建筑行业要加强对建筑企业和市场的整顿规范,完善优化企业集团运行机制,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武装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积极走出区门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十五”期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保持以20%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

  建材工业要走优化结构,扶优限劣,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品、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路子。大力发展轻型、节能、环保建材,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系列防水、保温、隔音、优质建材。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粉煤灰空心砖、加气砼制品;UPVC型材及SBS防水材料、铝塑复合管等新型化学建材、彩板门窗、陶瓷卫生洁具等产品。

  2.加快食品、医药、化学工业三个有优势、有潜力的工业行业的培育、开发、发展

    食品工业要依托我区多种野生植物和畜、果、菜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米香醋、牛骨髓油茶等名优产品,开发发展果干、果汁、保健醋、啤酒、白酒、脱水蔬菜等绿色食品、方便快餐食品、保健食品和饮品,发展保鲜熟制品和牛肉系列食品,深度开发食用淀粉和变性淀粉。通过系列开发和规模经营,使食品工业成为我区新世纪发展的特色产业。

    医药工业要作为“十五”及今后我区的重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主要依托现有平凉、灵台制药厂和地区生化药厂,充分挖掘本地名贵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潜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重点开发胸腺肽、凝血酶、人工牛黄等名优新特产品。新建灵台制药厂4万人份康立舒胶囊生产线,抓好地区生化药厂GMP达标改造。

    化学工业要围绕能源煤化工基地建设,以华煤集团煤碳地下气化煤化工项目为龙头,发挥资本积累扩张优势,加快发展以煤制气、煤制油、活性炭、合成氨、甲醇、化肥等为主要产品的煤化工业生产体系,使煤化工业成为我区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工业。

    3.进一步改造提高纺织、地毯、机械等传统产业

    纺织、造纸、皮革、地毯、印刷工业,要按照依靠科技、加快改造、提高技术含量、争创名牌的发展思路,重点调整棉麻混纺、手工地毯的产品结构,提高质量,扩大出口;组建、改造、精优皮革、造纸工业,切实从低效益、粗放型经营向高附加值、集约化经营转变,围绕商贸中心建设,把平凉建成陇东较大的地毯、皮毛生产加工集散基地。

    机械电子工业要打破小而全、小规模、低水平、低效益、简单再生产的传统生产经营格局,下决心淘汰一批无市场竞争优势、机械化程度低、负债高的小机械、小农机、小电子。巩固发展技术含量较高、市场覆盖面大、规模效益明显的印刷机械、电动机、柴油机缸盖、缸套、高低压电瓷、矿山机械等产品,提高专业化、系列化、通用化生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重点和有选择地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快速良种繁育、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电子原器件制造、环保技术应用等产业。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十五”期间,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流通基地和旅游胜地的大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适度超前和协调发展为原则,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拓宽发展领域,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继续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流通和公共服务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业务代理、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服务社会化和社会事业产业化,力争使第三产业在总量和水平上有较大突破,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的坚强支柱。

  ——旅游业。“十五”期间,我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与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崆峒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力开发王母宫、古灵台、龙泉寺等旅游景点,加快庄浪梯田建设农业景观、云崖寺森林公园、华亭莲花台人文自然景区、崇信五龙山景区、静宁伏羲诞生古遗址、泾川民俗文化村、平凉龙隐寺、宝塔历史博物园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建成一处三星级以上的高档次宾馆,完善水、电、路及游、行、食、住、购、娱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开辟多条旅游线路,加大旅游资源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巩固形成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泾川王母宫石窟艺术区、温泉度假区、灵台商周文化城、静宁成纪文化城、庄浪云崖寺森林公园等为主要景点的综合旅游产业体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旅游产品和方便食品,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现代物流业。以建设平凉商贸中心为目标,以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继续发展传统商业的同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商品零售网点,强化售后服务,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商场、综合超市及专业批发市场和仓储设施,扶持发展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形成以平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内联城乡,辐射毗邻,连接国内外大市场的商贸流通集散基地,实现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化物流业的转变。
  ——金融保险业。要适应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快完善地方金融市场,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强资金融通能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要加快组建和完善城乡合作银行,巩固扩大地县筹融资规模,改革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资金融通能力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抓好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配套完善工作,使其在保障信贷、促进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和完善各类保险业务,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开发、推广新险种,开辟和扩大保险业务,有效运营保险资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保险实力。
  ——房地产业。要结合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住房商品化,开放和规范房地产二级市场,健全房地产开发经营体系和物业管理体系。重点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加大住房营销力度,发展物业管理、装饰装修等住宅服务业,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组织,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社区服务业。开拓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重点发展快餐业、配餐业、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家教、健身、上门诊疗、文娱服务等社区综合服务。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兴办社区服务业。
  ——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加快事业单位改制步伐,社会事业中适宜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尽快实现产业化。重点是推进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产业化,加快发展资产评估、业务代理和广告、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业。

  二、基础设施

  以提高承载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强配套,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水利、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区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加快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继续坚持大中小并举、“三水”齐抓,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以骨干水利工程为龙头,以中小型水利、集雨补灌工程为重点,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厉行节约、永续利用、综合治理和依法管护。在重点实施好泾、渭、汭达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崆峒水库扩建,华亭王峡口水库、庄浪竹林寺水库、崇信铜城水库、灵台新集水库、庄浪鱼儿嘴水库建设,颉河灌区、黑梁河灌区、竹林寺灌区、鞍子山灌区、河西井灌、红岸湾灌区及大寨源、什字塬、章峰塬、白庙塬万亩节灌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同时,结合生态工程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集中力量抓好现有灌区的挖潜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和节水灌溉。搞好梯田建设和水土保持,力争“十五”末全区实现梯田化。加快农电、道路建设,重视搞好农村人畜饮水,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变我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完善交通布局,提高路网等级

  以加快国道主干线和省区级干线建设为主,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平凉市为枢纽,其它县(区)城镇为支点的路网骨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泾甘公路泾川—水磨段及蔺家沟—胡家嘴段(含关山隧道)、惠宝路高寨至大桥村段,争取将平华公路改造建成高等级公路,并积极配合搞好银川至武汉高速公路、平凉至岭口高速公路平凉过境段建设,打通平凉通向东西、南北的通道。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与改造罗汉洞—长庆桥—凤口段、高邵路、固华路、新陇路、静秦路、水安路等县(市)出境公路,改造完善境内主要站点。县、乡道路要动员一切力量,加快改造建设步伐。力争“十五”末,国省道达二级以上,地县公路达到三级以上,实现重点乡镇通油路,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争取开工、建设平凉至西安铁路,使平凉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更趋完善。

    (三)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能源体系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调整和发展能源工业。在继续抓好煤炭工业,加快发展洁净煤技术,压缩劣质煤生产能力,提高煤炭入洗率,开发煤炭气化等新能源的同时,促进煤电转化,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供电网络实现全省联网。2005年,全区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5~13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50亿千瓦时。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沼气、节柴灶等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积极发展能源市场,建立结构合理的多元化能源体系。

  三、城镇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交汇中心的区位优势,依托商贸、旅游、工业、乡镇企业等产业发展,按照轴线布局、分级建设的城镇体系建设框架,通过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城镇用地政策、拓宽城建筹资渠道,逐步完善城镇体系,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强化城镇功能,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把平凉建设成为甘肃东部、陕甘宁接壤地区贸工型历史文化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网络枢纽和市场网络中心,承担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的区域“增长极”功能,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中“谷地”隆起、边缘地域中心化的宏观布局战略目标。

    (一)城镇化发展方向

  ——加快平凉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增强区位整体功能,在尽快完成撤地设市建制的基础上,以宝中铁路、312国道为轴线,依托产业、科技、商贸和交通通讯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平凉市城市的综合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状况和交通、通讯条件,拓展发展空间,逐步把平凉城区建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功能更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其成为联接周边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经济、科技、商贸、金融、信息中心。

  ——推动六县(区)县城向小城市化方向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发展县(区)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社会发育程度,增强经济载体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功能,发挥其对村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以县(区)城镇为依托,合理规划和布局区域内小城镇发展,重点抓好平凉四十里铺、白水、崆峒、草峰,泾川荔堡、窑店、玉都,灵台什字、独店、邵寨,崇信新窑,华亭安口、策底,庄浪南湖、阳川、韩店,静宁威戎、高界等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完善城镇道路、供水、通讯、绿化美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通过加快重点示范小城镇建设,使大多数城镇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以平凉城区为重点,在全面完成城区供水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实施以南北面山绿化、排污排洪、道路建设、电网改造、集中供热、煤气工程、垃圾处理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它县(区)城镇也要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并加快各项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四、加快信息化进程

    推进信息化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十五”期间,全区信息产业发展,要以加快网络、通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完善数字化公用通讯网络为先导,以建设技术层次先进、业务种类齐全的区域信息枢纽为目标,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为重点,高起点全面加快全区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步伐,“十五”末,信息网络规模达到省内中上等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平凉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超前发展的原则,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政府专业经济部门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为先导,以企业、市场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数字化公用通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已建电信网的优势,扩大联合,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不正当竞争,推动电信、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逐步扩大农村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把平凉建成区域信息网络中心。

  (二)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完善网络体系

    重视和加强信息网络的利用、研究和发展工作,努力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融合。政府各部门要规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做到数据相互交换,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加快建立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金融、证券、商贸等领域的电子交易,努力创造条件发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

    (三)加大信息技术引进利用

    加快国内外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重点开发和利用移动
通讯、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品和网络信息服务于我区经济建设,使我区信息产业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快的起步和发展。

  五、对外经济

    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体制、政策及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平稳过渡和与世界经济的全面对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使我区对外开放向高水平、宽领域发展。

    (一)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要在继续巩固和加强我区以地毯、皮毛、肉食、小杂粮等主要特色产品为主的外贸出口商品基地的同时,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加入WTO后的新的形势和环境,积极调整和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培植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突出肉食、苦杏仁、精细饲料等农畜土特产品生产加工,毛纺织等轻纺工业品以及印刷机械、电机、磁控管、疏水阀、机床附件、新型建材等出口机械、材料和关键设备配件制造,进一步提高直接出口创汇能力,增强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区外资金

  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是我区“十五”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是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探索利用外资新途径,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环保产业等领域,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外商兼并、收购、参股、经营国有企业,培育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扩大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双边政府优惠贷款规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利用外资的规模、效益上有新的突破。

  六、科技教育

    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教育体制,加快科技创新,实施人才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科技发展

    狠抓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科技应用推广。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和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对有利于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行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成果,在计划实施、人才培训、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促其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引进。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有重点、高起点地从国内外引进急需的高新技术和装备,并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寻求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选定亟需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行联合研究、开发、转化。鼓励企业与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合作、合并,引进资金、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吸引外商在区内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或设立科技开发机构进行科技开发。
  ——科技创新。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领域力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局部可跨越领域力争实现突破。加快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关键及配套技术攻关,加强带动全局的战略性高技术研究开发与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努力提高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省驻平各企事业单位在技术、人才、设备方面的优势,企地结合,联合攻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与企业合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地县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科技事业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资金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技术开发;从税后留利或销售收入中也要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或技术创新。

    (二)教育发展

    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适度超前发展中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非义务教育产业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2005年,全区基本实观“普九”和达到省颁扫盲标准。

  ——创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现有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建成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区经济建设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强重点职业中学建设,合理设置专业,为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提供学习机会。培养竞争就业的技能。大力推动以岗位培训和就业前培训为主的成人教育和职工再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形成初、高等教育并举,基础、职业、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多形式吸引和培养先进适用人才。采取联合省部属大专院校办班、组织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继续实施10万人培训工程,通过各级党校、农校、职工夜校等教育机构,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用好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办学体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办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强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考试方式的改革,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级财政要想方设法,优先保证教师工资及时发放。
  ——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抓好“两基”达标后的巩固和提高。注重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增设中小学校,解决好城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要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基础素质和高校扩招奠定基础。“十五”末,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达到15%以上,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

  七、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

    (一)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发展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推进事业型文化单位产业化。要立足民族文化,特别是崆峒主题文化的挖掘开发,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坚决抵御不健康文化,推出更多更好反映时代主题、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巩固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水平,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保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积极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充实和完善文化设施,发展文物保护、博物馆和档案事业,注重文化馆、图书馆的内涵开发,提高其利用率。支持大众化的娱乐项目和企业文化的发展,加快文化娱乐市场法规建设,加强市场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秩序。“十五”末,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保健

    继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战略,科技兴医,动员全社会参与,构建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卫生医疗、防疫和监督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把公益性卫生单位与经营性卫生单位分开,加强卫生行业管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的农村医疗网络,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逐步消除地方病、传染病的危害,逐步形成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以地、县办医院为依托,以各行政和专业机构为技术指导,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十五”末,全区千人床位数达到2.5张,千人医生数达到1.5人。

    (三)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突出群众体育,提高竞技水平,改善体育设施,加快体育产业化、职业化步伐。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建立符合我区区情的全民健身体系,形成注重科技内涵与后备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竞技体育格局。

    (四)加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点,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相结合,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组建基金经营机构,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和增值。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形成以社会福利实体为主体,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民供养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重视社会老龄化问题,改善对老龄人口、残疾人口和妇女儿童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和残疾人事业,切实保护老年人、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要把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作为“十五”全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要把农民增收水平作为评价和考核农村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标准,积极探索土地增值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减负与增收两手抓,使农村居民收入有一个稳定地增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进一步提高居民吃穿用等基本消费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改善居民的住、行条件。加强城乡供水、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物质条件。进一步发展基本医疗、卫生监督防疫、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强化社区服务,健全社区养老托幼、休闲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各种便民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体制环境

    实现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以改革统揽全局,着力实施体制创新,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十五”期间,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在经济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投融资体制、地方财税体制、外贸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等重点方面,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软环境。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根据我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改善和强化企业管理。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激励、权力约束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和监督体系。继续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优势骨干企业集团采取产权划拨、资产重组等多种办法,加速低成本扩张,抓好支撑我区国民轻济的骨干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继续对国有中小企业,按照“规范操作、注重实效”的要求,加大放开搞活力度,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多元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推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造。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对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十五”期间,要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调整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要在产业准入、经济政策等方面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某些不公正待遇和歧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允许其进入国民经济大部分领域。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要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依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搞好协调服务,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排忧解难,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资金融通、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其在经济总量和效益上有一个大的提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改革投融资体制

    要积极适应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领域逐步缩小和行政审批范围缩减的新的投融资体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实行竞争性项目登记备案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尽快改革投资决策体制,建立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的机制,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合同制和监理制,建立规范的投融资市场,疏通民间资金转化为项目投资的渠道。根据国家投资调控总目标和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调控全区投资总量和结构。加强政府对投资的宏观引导和管理,改变现有资金使用分散的局面,集中有限财力,保证重点建设。要在积极向上争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的同时,建立政策性投资为引导,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投资为重要来源,社会各个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骨干企业集团上市,推进我区优势企业利用国内外证券市场融资。同时,要强化投资风险意识,增强资源、环境等法律法规对投资行为的约束。

    (四)进一步完善地方财税管理体制

    稳定和完善分级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的需要。同时,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巩固基础财源,发展后续财源,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加强预算、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预算管理和监督,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增加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推进费改税改革,为管理和调控经济搞好服务。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向长远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安排、经济监督管理、市场体系培育及协调服务等方面来,减少行政干预,综合运用计划、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政府部门间的关系,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资源环境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整治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市场微观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一)生态建设

    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及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以流域治理和坡改梯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建设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地区为目标,在集中力量继续抓好庄浪、泾川、静宁、灵台四个生态县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争取将平凉、崇信、华亭三县(市)列入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实施县进行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退耕还林(草)200万亩,可利用四荒地植树种草175万亩,封山(滩)育林(草)137万亩。“十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7.98%提高到20.7%,2010年达到23%。再用10到20年时间,建成山川秀美的新平凉。

    (二)环境保护

    坚持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超标收费制度,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环境保护技术,加强大气、水污染防治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突出抓好平凉市、华亭县、安口镇、崇信县矿区四个重点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污染企业达标。严格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依法淘汰和取缔小水泥、小煤窑、小造纸、小制革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认真实施“一山(崆峒山)、一河(泾河)、二区(平凉城区、华亭城区)”环境保护工程,控制和治理泾、汭河流域的水体污染,切实抓好18个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排污总量的控制及企业环保工作。广大农村要积极发展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可降解地膜。推行清洁生产示范,推动污染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化,力争使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城区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

  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一起抓,建立和完善灾害预防体系。立足防灾、抗灾、治灾,加强地震、冰雹、干旱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预警预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加快地震数字化台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重点城镇、重点设施和交通干线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减少各种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资源开发与保护

    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加强水、基本农田、森林、草地、矿产的保护,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林业用地进行分类经营。关山林业管理局所属林场和各县(市)国有林场、国有天然林区划为禁伐区,保护好天然林资源;达溪河、汭河、黑河、葫芦河流域等林缘区和人工林、集体林场划为限伐区,严格按森林资源消长指标搞好抚育间伐和经营管理。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推进用水方式和用水制度的改革。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审批,处理好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用地与土地保护的关系,开发与复垦结合,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煤炭资源开采要坚持保护与节约利用相结合,控制规模,有序开采,延长资源的服务年限。坚持对生物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建立和完善各类自然保护区。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加强节能降耗和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搞好基础测绘和勘探,为经济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三、市场环境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协调发展的原则,打破地区封锁,破除行业垄断,建立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商品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建设,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尽快形成公平竞争、布局合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一)完善消费品市场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性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建立和完善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消费品市场体系。一是着力培育区域性大市场,重点建设一批知名度较高、交易规模大、辐射能力强、运作规范的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积极推行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和商品代理等新型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直供、直销和产供销一体化等流通形式。

    (二)发展要素市场

  ——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规模,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全区经济建设。发展和规范证券交易市场,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力度,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到二级市场募集资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争取更多的企业挂牌交易,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劳动力市场。按照市场配置、学用结合、双向选择、宏观调节的用人机制,发展各级各类劳动就业服务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市场信息、劳务权益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加强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重点建立面向社会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信息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健全的就业法律法规体系。
——技术市场。建立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及科技信息网络,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建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技术交易市场,为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提供全方位服务。
  ——土地及房地产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制度,规范土地一级市场,开放房地产二级市场,在试点的基础上实行地价与房价分离。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的出让制度,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

    四、宏观政策环境

    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是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措施,最终完成“十五”战略目标和任务的根本保证。我区“十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上已出台的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各项重大政策的前题下,结合区情实际,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以确保中央、省上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其基本取向是:制定并落实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切实可行的产业引导政策、结构优化的投资政策,积极的消费政策、灵活的人才政策和特殊区域的扶持政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对外开放政策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对我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对接政策,取消不利于扩大开放的规定,继续以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项目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同时,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和持股比例的限制,有序地对外商开放我区服务业,并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投资我区鼓励类项目,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劳务输出。

    (二)产业引导政策

    根据国家制定的鼓励发展类产业、产品目录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合理引导资金投向,改善投资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提高投资效益。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支持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强基础产业,保护和扶持战略先导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限制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关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严重的企业,严格控制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鼓励企业竞争,大力推进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生产。

    (三)消费信贷政策

    落实国家信贷消费政策,运用经济杠杆合理引导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建立消费激励机制,改变消费观念,引导和增加城乡居民即期消费,提高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提升。特别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为农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简化消费信贷程序,放低资信抵押标准,着重引导非商品性消费,刺激万元以上的消费需求。

    (四)人才开发利用政策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建立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激励机制。制定知识参与收入分配制度,鼓励职专和中等专业学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创办科技型企业,或到企业兼任技术职务。建立以项目吸引人才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进我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创新精神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区内外人才交流。

    (五)人口与就业政策

    继续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甘肃省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农村纯女户的后顾之忧,鼓励优生优育。逐步建立劳动就业的激励制度,拓宽劳动就业渠道,改变择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实行城乡就业统筹,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门槛,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推行非全日制工、弹性工、家庭工、阶段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拓宽就业渠道,适当放宽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退休限制,试行“工龄退休制”。

    (六)特殊区域政策

    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资金支持和利用外资的力度,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向老少边穷地区。通过移民、开发式抉贫等多种方式,加快改变偏僻、落后地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赋予开发区较大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形成区内责权配套、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利用开发区基础设施、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创办各类科技园区,加快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城镇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改革现行城镇用地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除法律规定用划拨方式供地外,其他新增建设用地,一律采用土地有偿使用,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通过挖潜、旧城改造、土地整理等解决城市用地。确需征用农村集体用地的,由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补偿,统一安置。

  五、法制环境

  积极推进依法治区,严肃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强化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普法教育。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普及工作,以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和农村基层普法工作为重点,加强教育和管理,把普法教育不断引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全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健全地方法规。抓紧制定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迫切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水资源保护、国有天然林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劳动力市场管理、民营科技企业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水污染防治等地方性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废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要求和不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条文及地方性规定。
  ——规范司法环境。改进司法工作,强化执法责任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从严治政。

    第四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平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今后五至十年平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都署和经济纲领,是制定其他各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各县(市)、各部门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广泛参与、衔接协调、适时修订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广泛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

    本规划要制作各种宣传文本,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广泛向人民宣传,使广大人民认识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把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五”规划的精神上来,把各行各业的行动统一到“十五”计划纲要的实施上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作用

  各级政府要提高对中长期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把本纲要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依据,作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指南,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的规划内容。行署将通过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纲要提出的总体战略意图,把区域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规划目标与企业的行为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

  三、着力实施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

  “十五”期间,政府将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主要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信息产业发展工程、工业化发展工程、农村“三通”工程、主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工程、西平铁路建设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美化工程、扶贫攻坚工程、10万人培训工程等。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全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和业主制,并根据需要,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设立专项前期工作经费。

  四、加强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

  行署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督查和跟踪分析。对确需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划内容,将按领域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规划,并确定阶段性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地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所负责领域应承办和落实的任务,要制定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行署规划主管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督检查,并及时向行署报告。

  五、适时调整修订

  要建立重大问题决策会商制度,对一些跨区域、跨行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解决,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必须加强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和把握,增强应变能力。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建议,报送地委、行署审查批准,以便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规范性,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