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日期:2009-05-05  来源: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时期,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兰州以新的姿态和新的面貌迈入21世纪。今后5到10年,是全面实施西部大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笔描绘新世纪初的发展蓝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本纲要是根据《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制定的,主要提出了未来5年我市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和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突出规划的宏现性、战略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充分体现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是今后5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新世纪把兰州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既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有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既适逢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只有客观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局,才能加快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 发展基础

  “九五”期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顺利实施“十五”计划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214.5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09.4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万元,年均增长6.9%;工业增加值由111.6亿元增加到125.2亿元,年均增长7.1%;农业增加值由12亿元增加到15.9亿元,年均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由73.9亿元增加到130.64亿元,年均增长9.9%。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三次产业比例由1995年的5.5:58.8:35.7调整为5.1:52.7:42.2;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民吃粮、干旱山区饮水、城市淡季蔬菜供应和贫困地区温饱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4%提高到22%。财政收入由18.68亿元增加到27.34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10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6.67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0.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比“八五”时期净增407亿元,增长2倍,是历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

  ——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九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228.4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3.6倍。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开工建设兰州至白银、兰州至口、尹家庄至中川机场三条高速公路和宝兰铁路二线、中川机场扩建、兰州火车站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兰新线兰州至武威段、包兰线兰州东至石嘴山段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成中川机场4D级新跑道。在邮电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建成以兰州为枢纽节点的四条国内光缆干线,电信和邮政枢纽扩建、第二电信枢纽、移动通讯扩容等骨干工程正加紧建设。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3.6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4万户。在电力设施建设方面,完成西固热电厂改造工程,新建成大峡水电站和窑街自备发电厂,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展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有了新的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20万亩,累计达到126.7万亩。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西新线一级道路和银滩黄河大桥,拓建了中山路、庆阳路、通渭路、北滨河路中段和“新三路”等20多条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实施了雁滩路网改造工程,改造整治小街巷459条。“二热”管网、煤气管网和部分供水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全市集中联片供热面积扩大到2244万平方米,煤气用户发展到15万户,自来水日生产能力增加到136万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全面实施,张掖路文明商业街、东方红广场和绿色公园等一批展示城市形象的绿化美化改造工程相继竣工,黄河40公里风情旅游线完成“两桥”段7.9公里的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管理不断得到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属国有工业和国有商贸企业改制改组面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国有企业扭转了连续4年的亏损局面,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通过兼并、联合、破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连续保持在50%以上。建设商贸中心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市场成交额五年累计达到889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2.8倍,城市对外吸引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住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九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6亿美元、内资29.45亿元,分别比“八五”时期增长1.3%和112.3%;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20.9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5%。对外交流日益加强,已与国内外15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一年一届的兰洽会、中国甘肃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等大型经贸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招商引资和兰州的对外影响。

  ——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九五”期间,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各类科研开发机构发展到700多个,有13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43.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2%提高到45%。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累计达到16.5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1.26倍。建成标准化小学207所,完成32所中学校舍改造,如期通过国家“两基”达标验收,小学升初中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城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达90%以上,向普通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2.2万多人。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梦敦煌》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和太平鼓表演获得国家级大奖,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8%和98.2%,城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68.25%,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对市级医院实施全面改造,建成标准化卫生院30所、村卫生所220多个。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78‰降到6.5‰以下,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全民健身运动更加广泛活跃,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3278元增加到2000年的5850元,年均增长12.2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42元增加到2005元,年均增长11.9%。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程度明显提高,农村贫困面由18%下降到1.6%。五区整体进入小康,建成小康乡36个、小康村335个、宽裕型小康村11个,近一半农村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2.71平方米。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城镇人均年消费性支出5048元,比1995年增长61.89%。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兰州在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九五”计划中个别预期指标没有完成;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带动经济发展的大项 目和新的增长点不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不高;工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传统产业的优势弱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缺少在国内外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基础还不稳固,一批企业改制尚未完全到位,就业压力继续增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仍很艰巨;农业抗灾能力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民收入增速减缓,遇灾返贫人口增加;冬季大气污染仍很严重,城市管理比较薄弱;社会治安问题比较多,市场秩序、安全生产不尽如人意,人民群众还缺乏安全感;政府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工作人员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个别干部还存在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 发展环境

    认真分析和研究今后五到十年兰州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是科学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依据。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特别是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速,这给我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又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国内环境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出现重大转机后继续向好的方向迈进,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发展竞争摆在我们面前,这给我市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又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思路、机制和办法。从西部环境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各城市都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竞相争先,特别是省委、省政府要求兰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先导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这使我市的发展机遇中包含着挑战,预示着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和西部环境,“十五”期间,兰州不发展便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不在竞争中崛起,便在竞争中落伍。因此,只要我们充分认清形势,变压力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兰州实际的发展路子,才能在新世纪赢得更大的主动,谋求更大的发展。

    第二章 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世纪开始的五到十年,是我市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兰州能否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决定着兰州在西北、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实施“争先进位”战略,以“全省创一流,西部争上游”为总的目标定位,加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揽全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强市富民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发挥兰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中心和支撑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努力使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经过“十五”或更长时期的努力,把兰州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通信枢纽和科技、信息、商贸、金融中心。

  二、总体目标

    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兰州建成全省重要的信息港;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农村整体实现小康并向宽裕型小康目标迈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发挥兰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中心和支撑辐射作用,力争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三、具体目标

  ——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达到475亿元,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达到15500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200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达到2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达到215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达到42亿元;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五年累计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260亿元。

  ——结构调整:三种产业增加值的比例调整到4.2∶50.8∶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60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集中联片供热率均达到60%,市区民用燃气普及率、汽车尾气达标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均达到90%;市区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全年的8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左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12万人;每千人拥有病床3.8张、医务人员2.8人。
    ——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8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3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四、 主要任务

  落实“十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要重点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坚持以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创一流,西部争上游。
  ——坚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融合联动、协调发展。
  ——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名牌产品,力求在促进新兴主导产业形成、推动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增创工业经济新优势,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坚持深化改革,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革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进程,增强城市的流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放手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综合开发人才资源,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切实把兰州的现代化建设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激励和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第三章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的主线。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全方位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发展中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调整中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 振兴工业经济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西固老工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类开发园区为依托,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使传统优势产业在优化升级中保持主导产业地位,使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培育发展中成为后续主导产业,逐步把兰州建成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色冶金基地、建筑建材基地、医药食品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石化工业重点实施12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3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装备等扩建改造项目,发展新型合成材料、专用树脂、高中档润滑油等重点产品,带动关联化工行业发展。抓住天然气进入兰州的有利时机,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及其深加工。精细化工工业通过技术攻关与创新,重点发展复合饲料、高吸水性树脂、果菜保鲜剂、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以及为大型企业、矿山、油田配套的燃料油、润滑油添加剂、复合添加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助剂等产品,开发沥青、乳化沥青等新产品。有色金属工业重点依托在兰大型企业,在加快对现有铝冶炼设备进行节能环保改造、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能力,增加铝合金产量,加快建设有规模的铝板、铝箔生产线和专用铝合金型材、线材生产线,扩大附加值高的铝制品生产能力。利用铜、铅、锌、镍等区域优势资源,发展镍、铝、锰、钒、钛铁合金及稀土铁合金等高品质、高技术的基础原材料。实现超高功率、大直径石墨电极的规模化生产。机械装备工业重点提高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的生产和创新能力。发展大型石油化工设备、发电设备、直流输电设备、大型真空设备、现代化农业机械、环保设备和节能家电、机电一体化产品,扩大整机和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形成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群体,使部分产品的技术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建材工业以发展低耗能的新型建材为方向,重点提高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产品的品质,开发专用水泥、特种水泥及玻璃深加工产品,加快发展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微晶玻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及耐磨管材等新型建材。淘汰一批规模小、消耗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建材企业。食品工业重点发挥现有加工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及周边地区农副土特产品资源,发展以百合、黑瓜子、玫瑰、谷物、牛羊肉、.乳品和啤酒等为重点的食品、饮料加工业,大力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以特色形成优势,以规模壮大产业。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要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龙头,通过机制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培育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新高地。生物制药业重点发展新疫苗、合成新药、天然中药材资源深加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稀土材料、炭素纤维。加强环保节能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核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生产基地。加快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兴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之成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基地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先导区,重点实施5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构筑我市工业经济新高地。2005年,两个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增加值达到60亿元。

  (三)加速培育名牌产品

  通过引进技术、自主开发和创新,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力争在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机械装备、新材料、新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加速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黄河啤酒、佛慈中成药、奇正藏药、福康片、正林瓜子、天星稀土功能材料等优势骨干产品尽快进入国内名牌产品行列。

  二、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发展城郊型经济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努力形成一批源头产品强、初级产品优、加工增值高,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逐步把兰州建成区域性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产品集散中心。

  (一)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按照“稳粮、扩经、促牧、兴林、优果、突出农产品加工”的思路,主攻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总产,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粮食重点发展专用、多用途小麦、高赖氨酸饲料玉米、高蛋白蚕豆、豌豆、脱毒洋芋等特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重点扩大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新品种瓜果、百合、玫瑰、冷凉型花卉、药材等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畜牧水产业要适应市场对肉、蛋、奶、鱼的消费需求,稳步发展猪鸡养殖业,重点发展牛羊草食畜和鲜活水产品养殖业,鼓励发展珍奇稀特畜禽养殖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特色经济。近郊地区着重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水产养殖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远郊地区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着重优化品种,稳定粮食生产,逐步扩大经济作物比重,实行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引大灌区综合开发,建成6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加快红古5万亩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建红古川高效精品农业走廊。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基本形成以近郊、川水地区为主的经济作物和水产品生产带,以远郊、干旱山地区为主的粮食作物和畜牧养殖带。“十五”末,全市粮经比例由73.5:26.5调整到60:40,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亿公斤以上。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市场化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积极推行“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等经营模式,以优势产品拓展基地,以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以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加大对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科技服务、开发推广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农企业参与农业开发,重点培育20个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从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储运销、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向广阔市场。加强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蔬菜、百合、瓜果、肉、蛋、奶、鱼、花卉等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施新优品种引进改良和贮藏保鲜加工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比较效益。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一批产地型农副产品市场,培育农村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市场流通。

  (三)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以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现有乡镇企业改组改造,扶持发展黄河啤酒、甘草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小水泥、小硅铁、小煤窑等,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办好乡镇企业示范区,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优化生产力布局。“十五”末,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引大灌区渠系配套等后续工程和农村交通、通信、供电、生活用水供给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盐碱地治理的科研攻关,发展节水灌溉100万亩,为综合开发中川卫星城创造条件。对榆中三电、皋兰西电等骨干水利设施进行除险加固维修改造。新建红古、西固山台地上水工程,加快农村电网、电话网、电视网、县乡公路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基本条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建立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推进水利工程的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三、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继续加快商贸中心建设,促进服务业扩大总量、拓宽领域、提高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实现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

   (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便民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多式联运、仓储式批发、代理制、专卖店、无店铺销售等新兴业态,推进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创新,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及管理手段,提高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的综合服务水平。采取事业单位改制、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收费机制调整等措施,加快市政、园林、绿化、环卫等公共服务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

    (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拍卖、租赁等金融业,创办股份制开发银行,建立共同开发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争取国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努力把兰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把握住宅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规范房地产市场和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住房分配货币机制,促进房地产开发、交易、房地产金融、物业管理共同发展。促进非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体育健身和会展等产业的发展,满足服务性消费需求。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行业。

  (三)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业

  加快黄河40公里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新建金城关古文化一条街,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体现兰州城市特色和个性的标志,带动市内旅游发展。开发以兴隆山为中心的东片旅游区(包括马陨健⒚魉嗤趿昴埂⑶喑恰⒐偬补),以吐鲁沟为中心的西片旅游区(包括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尕哒寺、药水沟温泉、中川“双千亩”玫瑰展示园、引大工程),以皋兰山为中心的南片旅游区(包括石佛沟、云顶山、关山、青狮滩),以仁寿山为中心的北片旅游区(包括天斧沙宫、九州台、十里桃园)。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联合开发历史遗迹、浩翰大漠、辽阔草原和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拓展兰州至敦煌、兰州至天水、兰州至夏河等旅游专线,建立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改善兰州通向主要景区、景点的交通条件,发展轻型航空业,开辟通往周边的空中、陆地快速通道。加快发展旅游服务机构,配套完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满足游客旅游购物的需求。加强旅游策划和对外宣传,包装推出一批区域旅游精品线路,设立一批生态旅游、假日旅游、商务旅游等新项目,以品牌优势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十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把信息化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起点、全方位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末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宽带传输网、用户接入网、电信枢纽、移动通信扩容、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建成以光纤传输为主,卫星通信和微波为辅,宽带、高速、大容量的城域网络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兰州信息港。

  (二)努力开发信息产业

  着力培育以通信产品、网络产品、信息家电产品、光信息产品、新型元器件为重点的制造业;重点发展以数字无线接入网设备、飞控航空仪器仪表,电信移动通信基站等为重点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以等离子大屏幕彩电、可视电话、电视机顶盒、彩色显示器、数字成套音响等为重点的数字音视频产品制造业。支持在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业从事信息产品和网络产品开发,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加快兰州软件园创业大厦建设,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服务,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进入园区创业,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形成软件品牌开发能力。

  (三)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积极扶持和发展各类专业网络和综合网站,切实抓好信息库和应用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向其他领域和产业渗透,全面推进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使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共享。在石化、有色、机械、轻纺等传统产业中推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产品开发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生产制造中的数字控制等各种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四)推进信息化的新机制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符合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主体参与信息产品和产业的开发,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坚持放手发展、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优化环境的原则,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组改造,积极发展混合型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所有制之间合理流动。鼓励私营和外资企业承包、租赁、购买和兼并国有中小企业,允许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促进不同所有制资产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重组。完善和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征用、市场融资、人事管理、职称评定、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方面,实行与其他经济成份平等的待遇。拓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发展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林水利、生态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投资和经营,对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因地制宜办好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开发园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服务。支持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整体素质,发展规模经济,增强竞争能力。

    第四章 城市发展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要适应建设中国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新的城镇体系和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全面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一、城镇布局和建设

  根据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中心城区、副中心、卫星城、县城、小城镇依次布局,构建新的城镇体系。改造提高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加快发展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一)促进中心城区升级

  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核心,从整体布局形态优化的角度来考虑,要严格控制外延发展和人口规模,统筹安排好土地开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和完善枢纽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现代化水平。产业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再新建耗能高、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的工业企业;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逐步实施迁移,优化功能布局和城市环境。

  (二)全面启动和建设城市副中心

  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实现均衡发展,以安宁、七里河“三滩”(迎门滩、马滩、崔家大滩)3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主要空间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加工业和教育、文化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大项目和标志性公共设施,接应中心城区的人口扩散和产业转移,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再造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压力。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初具规模。

  (三)加快卫星城、县城和城镇建设

  重点加强榆中、皋兰、永登县城和红古海石湾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吸引人口和经济集聚,成为城区重要的接应点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向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产业支撑的中小城市目标迈进。“十五”期间永登县撤县建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托产业、形成特色”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有序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突出抓好永登县连城镇、中川镇,榆中县和平镇、夏官营镇,皋兰县忠和镇、西岔镇,七里河区阿干镇、彭家坪镇,西固区新城乡,红古区窑街镇、平安镇的建设。改革土地流转、户籍管理等制度,加大政策的推动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小城镇建设,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加快乡改镇、乡镇改街道、乡镇村合并调整步伐,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小城镇体系。特别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园区与和平经济开发区建设,尽快使中川镇与和平镇上规模,逐步发展成卫星城。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量力而行、先行一步、配套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交通、通信等枢纽型基础设施,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由制约型向适应型转变。

  (一)建设大交通综合运输系统

  外围交通: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天然气和输油管道干线建设与改造,实现铁路复线化、公路高速化、航空国际化,形成贯通全省、连接国内、通向世界的大交通网络。铁路重点建设宝兰二线、兰武二线,改造扩建兰州客站,新建兰州东国际集装箱陆运口岸,公路重点建设兰州至白银、西宁、武威、山搀 口、临洮、古浪等高速公路,建成公路客货运输中心。加快中川机场扩建后续工程建设,增加国内航线密度;开辟国际航线,逐步把中川机场建成国际航空港。市内交通:建成南山过境公路、南北滨河路和东岗至西津路大通道,新建盐雁、新城、深安、小西湖黄河大桥和解放门立交桥,市区规划道路建成率由59%提高到80%以上,加快轻轨交通前期工作,打通市区主要出口,加快兰州客货运主枢纽建设进度,搞好公交站点和停车场、过街人行通道等配套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市内交通东西不畅、南北拥挤的矛盾。开发黄河市区段航运,完成配套设施和航运码头建设。

    (二)提高通信能力

  抓好国家干线光缆和省区光缆、移动通信扩容、第二电信枢纽、邮政枢纽二期扩建和兰州信息港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技术先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覆盖市郊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和信息系统,接近或达到国内同等城市的先进水平。2005年,建成以光缆为主的基础传输网,基本覆盖市区主要地区;形成以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智能网、局部地区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组成的电信业务网络,建成电信支撑网,建立基础传输网、电信业务网和电信支撑网三大网络体系。“十五”末全市电话拥有量达到102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万户,无线市话用户达到10万户。

  (三)完善城市公用设施

  面向未来,着眼发展,大力完善城市公用设施系统。重点扩建西固水厂,完成鸭嘴滩加压站和市区供水管道改建,使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8%。改造市区排水系统,新建和平滩污水处理厂,九洲污水处理厂,扩建陈官营污水处理厂、兰炼污水处理厂,加快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3万立方米/日。完成天然气管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年供气能力达到11.3亿标立方米,继续进行城市电网改造,建成兰州西330千伏变电站、忠和220千伏变电站和东方红广场等7座110千伏变电站,争取建设柴家峡、乌金峡和小峡水电站。加强城市交通和环卫设施建设。

  三、加强城市管理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在继续加强专业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城建城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城建城管法规规章,建立市、区、街道(镇);居委会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体系。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多元投资、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形成广泛吸引民间资金投入的新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开”,建立市政、环卫、绿化等方面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

    第五章    改革开放<?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从适应经济全球化出发,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综合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一、继续深化改革

着眼于新体制的重新构建,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际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为目标,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进有退”的原则,从战略上全方位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打破部门、行业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调整股权结构、合资合作、资产变现、租售结合、破产兼并、公开拍卖等多种形式,促进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逐步集中到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公益性产业和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性行业,全面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基本完成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形成一批经济“小巨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实行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在精细化工、塑料制品、医药、建材、食品等行业做大做强一批主业突出、创新和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盘活和优化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国有资本出资人到位,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二)健全市场体系                                                    

根据国家五部委批准的建设商贸中心实施方案,按照功能区、商业中心、商业金融街、社区服务网点4个层次,优化商业布局;通过引导归并、扩建改造和完善配套,促进商品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以增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力为重点,培育和发展资本、房地产、劳动力、人才、技术、产权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十五”末基本完成“410585”工程,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兰州成为服务全省、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商贸金融中心。

(三)  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总体部署,完成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分流人员,建立科学合理、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实行政务公开,改革审批制度,规范审批行为,缩小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集中精力抓好公共产品的生产、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管理社会的能力。深化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权责对称、自我约束的分层调控机制,完善市、区财税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中心城市特点的公共财政框架。 

二、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新情况,继续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兰州利用国内外市场、国内外资源和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的能力。“十五”时期,实际利用内外资比“九五”翻一番,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

(一)改善投资软环境

用足用好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不折不扣兑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树立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大舆论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事、联合办公和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建立完善的督查制度,充分发挥督查办、市长专线电话和外商投诉中心的作用,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  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拓宽对外经济合作领域,重点放开金融、保险、电信、外贸、旅游、中介服务等领域,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环保产业等领域,逐步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大集团,实现外资零售商业、金融机构和旅行社等“零”的突破。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利用外资的模式,提高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三) 努力发展对外贸易

坚持实施科技兴贸、大经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各方面协调配合的大经贸格局。在巩固和加强传统贸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独联体、南美、中东、阿拉伯及周边国家市场,逐步形成主体市场与优势市场互补、以亚太市场为主导、以周边国家市场为支撑、发达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大出口格局。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以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依托,以机电产品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一批附加值大、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加快建设高科技、机电、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土畜产等九大出口商品基地,推动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援助合作项目。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增加关键技术装备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

(四)   扩大对内开放

积极发展东西、中西、西西之间双边、多边、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努力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双赢互惠、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扩张的有利时机,主动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先进技术,利用沿海口岸扩大出口,努力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组合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联合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共同推进开发建设。

(五)积极应对“入世”

    进一步提高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认识,未雨绸缪,认真分析研究“入世”对我市带来的影响,力争在对外开放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参照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抓紧清理、修订和完善政策法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加速培养一批熟悉并能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的专门人才,努力使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经营机制、经济运行规则等尽早与国际接轨,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六章 科技、教育和人才

  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托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努力把我市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科技进步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进步新机制,努力提高兰州的综合创新能力。

  (一)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充分发挥兰州区域科技资源优势,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开发机制,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目标,致力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重点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和新型食品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按照“联合、流动、开放、竞争”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和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运行机制和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人才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技术创新中的龙头作用。

  (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以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加快科研机构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技人员竞争上岗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使科技人员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推动开发类的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进入企业或转制为企业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各类企业的市场化合作,建立和完善协同研发并实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培育技术市场,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自投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民间资金共同参与的科技投融资新体制,有效支持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完善改进科技工作奖励制度,更好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要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全方位、高质量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一) 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积极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05年,全市城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在兰高等院校扩大办学规模和进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快安宁高教园区和榆中大学城建设,努力把兰州建成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到2005年,高等教育适龄青年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逐步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中小学生计算机的普及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启动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基本完成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和建设,促进教育整体效益和水平的提高。

  (二)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教师资格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到2005年,培养2000名市级骨干教师、3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100名市级教育教学专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制度,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快办学体制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格局。重点发展几所质量高、有特色、影响大的高中阶段民办学校。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办法,公开标准,规范收费,逐步增加受教育者在教育成本中分担费用的比例。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重搞好厂矿企事业单位所办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改革。

  三、开发人才资源

    加快兰州的开发与建设,必须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全面实施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工程,加快构筑兰州人才高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体系,加速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建立全方位吸纳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运用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持股经营等新的分配手段,引进、吸纳、集聚各类优秀人才来兰创业或工作。更新用人观念,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机关公务员公开招考和干部竞争上岗,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用人改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进一步培育完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中介组织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重奖制度,努力营造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第七章 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一、发展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

  突出“敦煌、丝路、多民族”的特点,创作一批高品位、高水平并能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规划建设兰州大剧院、兰州会议中心等一批高标准、现代化、多功能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专业剧团、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为龙头,带动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多层次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培育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加强文物保护,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兰州文化艺术多渠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展示兰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城市形象。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发展和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加快以网络和广电中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

    适应市民对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和妇幼卫生等为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引导医疗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几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集团,吸引国内外优秀医疗机构、专家、技术和资金加盟医疗队伍。加快重点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扩建和改造。立足增强市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建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全民健身体系。规划建设兰州体育中心,完善现有骨干体育设施,抓好现有体育场馆的开发、开放工作,提高各种体育设施和场所的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水平。加快培育体育市场,组建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有条件的运动项目逐步向职业俱乐部过渡,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三、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着眼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完善人口综合调控的机制和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和机械增长人口的管理,控制人口出生率。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巩固“三为主”,落实“三结合”,逐步实现“两个转变”。重点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及服务,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强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争一流。加大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308万人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

  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

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十五”时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切实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使广大市民过上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小康或宽裕型小康生活。

  (一) 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策促进就业相结合,把扩大就业作为增加城乡人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搞活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等途径,广开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鼓励阶段性就业,推行弹性就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促进劳动力输出,扩大就业率,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的能力。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激励人民群众创造社会财富,增加个人收入。采取技术入股、知识和管理能力折股以及获得期权、期股等方式,鼓励劳动致富、创业致富、投资致富,规范初次分配,强化再次分配调控。调整工资分配政策,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十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继续完善“三条保障线”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镇养老、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险基金筹措机制,切实做好基金扩面征缴工作,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渠道,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和廉租房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适应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新体系。
  

    (三)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继续加快农村贫困地区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公共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承包种树种草、扩大以粮代赈、搞活农产品流通和从事第三产业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把扶贫开发同奔小康结合起来,分区域进行帮扶指导,实现温饱农户向小康农户的跨越。2005年,全市整体迈入小康,建成宽裕型小康区1个、乡镇11个、村91个。

    第八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突出绿化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形成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并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南北两山绿化为重点,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以及引大灌区防护林网、东南部二阴山区公益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加强城市园林绿化,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3万亩,使造林绿化总面积达到47万亩,绿化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4.7%,成为兰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工程。城区绿化要以绿色通道、公共绿地、楔形绿地、河岸道路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为重点,在确保现有10个公园和30个游园、广场、花园、带状绿化面积的基础上,城区及周边台阶地新建3个公园、12个小游园,城区河岸道路两侧新辟若干绿地,扩建兰山公园、徐家山森林公园、仁寿山公园,建成兰州植物园,逐步使兰州向“冬季有青、三季有花、水映城廓、树伴流水”的山水园林化城市目标迈进。2005年建成绿地面积19.5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2010年建成绿地面积25.26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东南部二阴地区以保持天然植被为主,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提高森林质量,调节环境气候,保持生态平衡,使该区域成为我市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北部干旱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加快建设薪炭林、水土保持林和风沙防护林,基本控制新的水土流失。河谷台阶地区全面进行黄河干支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固境内黄河、大通河、庄浪河、宛川河病险段堤坝,疏浚河道,建设一批季节性调节水库,减少洪涝灾害,提高防洪能力。抓好低山丘陵地带连片连林和坪台地绿化,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和风景林,加快建设引大灌区防护林工程、河谷川坪台地经济林工程、宛川河流域生态林建设工程、庄浪河流域生态防护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林草资源的利用率。“十五”末完成退耕还林草20万亩,荒山绿化80万亩,建成引大灌区防护林网6.8万亩。

  二、加强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蓝天计划”和“防治城区冬季大气污染特殊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对重点大气污染、烟尘污染、噪音污染、水体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收费许可证制度。加快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对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达标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加快天然气管网和供热管网工程建设,加紧实施一批“油改气、煤改气”环保项目,坚决淘汰市区小锅炉、小饮食炉灶,大力发展天然气用户,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石油液化气和电能互补的清洁能源结构,控制二氧化碳、粉尘、烟尘排放量,抓紧建设四城区燃煤控制区,提高大气污染防治能力。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工程建设。加强对汽车尾气、噪声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不断增强市民环境意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三、重视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依法合理利用和保护好水、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加强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防止饮用水源污染。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管理,从严控制耕地占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处理好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等重点项目用地与土地保护的关系,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护稀缺土地资源。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整顿矿业秩序,禁止非法开采。加强对森林、草原的保护,制止滥砍、滥伐、滥垦。加大庄浪河、宛川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数字化地震网建设和改造步伐,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和水平。

    第九章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进和加强项目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以项目促投入,以投入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一、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

  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主要投资方向是:能源、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根据以上投资方向,“十五”期间重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0大工程,即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工程、城郊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城区路桥建设工程、黄河40公里风情旅游线开发工程、天然气开发利用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兰州信息港建设工程、商贸中心建设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把争取国家支持、加大信贷投资、招商引资和吸收社会民间资本与培育资本市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在行业准入上,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因自然原因必须由政府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均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在土地使用、企业开办、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民间投资、外商投资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对准入的领域,允许各类资本以独资、合资、合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改善投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服务环境,取消不利于投资的各种限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投资。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经营权,实行贷款道路桥梁综合收费。集中财政专项资金,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出售部分中小企业国有资本,盘活存量资产。发展各种投资服务中介组织,支持企业扩大融资、社会筹资,促进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和贴息贷款筹资。积极发展多种新的融资方式,如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可转换证券项目融资、BOT融资、股票债券融资等。

  三、改革投融资体制

    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培育自主决策、责权利相统一的多元投资主体,加快建立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对一般竞争性项目政府退出投资领域;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全交由社会投资者投资建设;对一些有收费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基础设施以及公用设施项目,通过适当的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投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划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努力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使兰州成为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热点城市。

  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管理

  加强项目咨询论证,精心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项目促开发、以项目促发展。在项目勘察设计中,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千方百计增加项目前期经费,为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加大项目招商引资、争取支持、跟踪洽谈、促成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力度,确保论证储备一批、招商洽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加强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及项目招投标法,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第十章 精神文明和依法治市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兰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法律保障。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准,是全面开创兰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要以“讲文明、树新风”为重点,着力塑造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明环境和精神风貌,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地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实行以德治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框架。坚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的新路子和新办法,巩固和发展“双拥模范城”和“卫生城市”成果。到2005年,力争省级文明县区达到1/3,市级文明小区和文明行业分别达到2/3,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分别达到75%以上。

  二、突出城市社区建设

   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城市对安居乐业的新要求,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生活便利、邻里和谐的现代化文明社区。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加大社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帮困扶贫、助残育幼、敬老养老、便民利民、法律援助、社区卫生等综合服务体系和治安防范网络。加快社区基层组织改革和发展,理顺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以地域管理为单元,以区域联系为纽带、多种职能机构互助互惠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到2005年,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80%以上的社区建有图书阅览室,60%的社区建成“绿色健康区”;从事社区服务的专业人员比例达到18%以上,社区社会救助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一) 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高度重视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同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的监督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和健全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加快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二)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立法质量评估和政府规章备案制度,不断提高立法的公众参与度。以经济建设和城市管理立法为重点,完善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严格执行诉讼法律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司法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司法公正。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继续完善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各项事业规范管理和依法运行,提高全市的法治化水平。

  (三)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坚持打防结合,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扫除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制黄贩黄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健全侦查犯罪信息网络,深化公安改革,进一步构筑和完善以“110”报警中心为龙头,装备精良的专业化警力为骨干,卡口盘查与治安巡逻相结合,街面与社会相呼应,全天候的社会治安快速反应动态控制系统。促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普及技防设施,深化基层“创安”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体制,依法强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理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突发事件。重视和加强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到2005年,基本形成安全度较高的城市氛围,重大恶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市、区(县)两级“安全小区”达到70%以上,技防设施普及率在金融系统达到99%,在社区达到80%以上。


    结 语

    本《纲要》与已编制的12个专项规划及行业、县区规划,共同构成全市“十五”计划体系,是制定其他各类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行动纲领。“十五”计划实质上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目标任务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任务,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十五”计划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年度计划中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要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使宏伟的规划变为美好的现实,使西部大开发扎实稳步推进。要加强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认真开展计划实施进度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或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纲要》,增强全市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兰州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