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10年卫生工作
  • 时间:2010-05-17
  • 点击:104
  • 来源:

    一、2009年工作情况

    2009年,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指导下,全省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应急任务。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加大了对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成功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12起交通事故、有害气体泄露事故、煤气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二)全面启动了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各项工作新思路和新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出台了全省医改方案。国家医改会之后,我省即编制了《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多次征求专家、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并下发执行。二是全面启动了五项重点工作。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会议要求,我省基本完成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农村改水改厕、补服叶酸、白内障复明等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制定了全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8年的41.66/10万、13.58‰、15.27‰下降为36.24/10万、10.97‰、12.41‰,住院分娩率由2008年的83.58%上升为89.2%,接近国家平均水平。三是“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工作进展良好。目前庆阳市6县一区和白银市靖远县等已率先成立了乡镇卫生办。省级和各市、州大部分医院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开展了疾病谱排序等工作。四是农村“120”急救网络进一步健全。2009年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800辆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五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推荐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125名,派出国(境)外进修309人、省外进修523人,接受基层3个月以上进修2600人。建立了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动态流动机制,护士人事代理(派遣)制度在探索中逐步推开。选拔5000名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六是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西学中”活动在全省得到普及。落实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住院起付线降低20%,报销比例提高10%的优惠政策。加强中医特色(纯中医)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七是启动了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现了药品网上交易和监管。八是卫生科研工作再创佳绩。2009年我省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课题,省科技厅47项课题。有66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医学科技奖,得奖面比上年增加50%。九是进一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援外医疗工作。统一制订并组织基层刷写了《甘肃省医疗卫生固定宣传标语》,提高了城乡群众卫生政策资讯的知晓率。在全省实施了健康教育“十个一”工程,防艾大戏《百合花开》荣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省派出的第17批援外医疗队在马国发生政变后,仍坚守岗位工作,保证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马国人民的好评。

    (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得到有效落实。8个重灾县灾后重建规划卫生项目已开工项目190个,占84%。2009年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卫生专项建设资金9.04亿元,地方配套2.84亿元,对33个县级医院、10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市级重点中医院项目进行了建设,新增医疗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的重点是业务用房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采暖等辅助设施以及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等。在各部门和各市州的共同努力下,前四批扩大内需卫生项目建设进展较好。截止2009年底,第一批、第二批新增中央投资已初见成效, 685个农村基层卫生和重点中医院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已建成568个。第三、第四批68个新增中央投资卫生项目已开工66个,开工率97.1%。同时,加快了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省肿瘤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省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省武山矿泉疗养院二期工程等省属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启动了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住院部大楼、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前期工作。

    (四)强化管理,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建立了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定下发了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办法,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科学定位,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浪费。二是建立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月分析评议会议制度。公立医院每月对医院医疗事故案例以及存在问题等从管理和技术环节进行分析评议。三是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制度。对不合理用药“状元”进行公示和处罚。四是建立了院务公开制度,促使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五是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并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制度。

    二、2010年重点任务

    2010年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五项改革重点任务的攻坚之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我省省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突出抓基层、抓重点、抓改革、抓落实,着力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健康水平。

    (一)进一步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按照“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思路,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落实乡镇管理机构。一是制定和落实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按时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实施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二是全面推动中医特色进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家园建设,实施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糖尿病、高血压、重症精神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管理率达到60%。完成乡以上医疗机构疾病谱排序任务。三是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做好“降消”、“两癌”检查、补服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2010年,全省住院分娩率达9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10万以下。四是加强卫生应急体制建设。加快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五是加快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的建设和市州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六是继续做好以鼠疫、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二)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把医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按照国务院医改办的统一部署,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文件,抓好五项重点改革。继续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抓好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配备使用及推销等政策体系建设,保证质量、供应和有效使用,确保2010年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点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三)不断巩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新农合监管。完善住院费用的异地查询机制,开展基金自查互查。提高资金统筹层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市级统筹,提高筹资水平。加强新农合管理体系建设,年内在全省实行门诊统筹,加快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力争年内开展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垫付报销试点工作。提高报销标准5个百分点以上,争取把门诊纳入统筹报销范围。完成省级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市州联网。二是规范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争取今年有30%的乡镇卫生院通过等级评审。三是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研究和制定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卫生院“五制”改革工作的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综合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研究出台乡、村医生进修学习相关意见。五是继续做好万名医师支农工作。把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与县以上医院支援培养基层医院人才相结合。

    (四)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切实办好各级中医医院,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和乡村卫生机构中的优势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进一步落实西医科室中药消耗量和送病人到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以及康复治疗量等指标考核工作。继续做好西医职称考试加考中医药内容等工作,积极协调解决“西学中”推广工作中西医人员开中药的处方权问题。二是依法推进中医药发展进程。严格依法进行中医执业准入和许可,从严打击非法行医,净化中医医疗市场。三是加强中医科研工作。要在医院等级评审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中,把中医药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集中力量,综合人才资源,在省级建立3个重点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四是在社区和乡村卫生工作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每个市州建立1-2个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县建立一个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认真落实在乡镇卫生院验收标准中提出的就诊人数、总收入和药品收入的1/3必须是中医药的要求。五是充分利用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服务。出台政策鼓励村医使用中医药为群众治病,鼓励群众看中医、用中药。

    (五)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好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中医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已争取国家将我省28个县级医院、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个乡镇卫生院、490个村卫生室、2个省市级重点中医院、3个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纳入了2010个中央投资计划,项目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9.84亿元,已落实中央投资8.35亿元,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84.86%。按时完成扩大内需项目、国债项目和省委、省政府为民兴办实事项目,及时掌握在建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单位协调当地财政部门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针对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不同程度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适当调整中央和省级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经费预算,用以加强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中医药、人才培养等其他薄弱环节的工作。

    (六)深入开展“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一是加强重点人才和重点学科建设。每个省级医院5年内争取建成一个600张床位的医学中心,评选一批卫生系统领军人才。鼓励三甲医院争创国家级三级特等医院。二是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省外、国(境)外医院进修。完成每年向国(境)外派出300人、向省外派出500人进修,省市接受基层1000人进修任务。在三级综合医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全科方向住院医师500名左右,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专科方向住院医师300名。三是积极探索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不足,甚至抽不出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的问题。做好新招录5000名大学生的培训、进修工作。四是开展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短缺专业大专学历人员400名。五是加强职称和执业资格建设,解决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晋升职称和资格考试方面存在的困难。六是抓好人才政策的落实,稳定人才队伍。

    (七)继续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以全省第三周期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为载体,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合理优化医疗资源,严格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大力推广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逐步建立各学科质控中心、制定质控标准,全面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继续推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分析评议会制度。二是实施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启动省级医学中心建设,加强市县医院重症监护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纵横衔接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完成120急救网络覆盖农村人口的任务。四是努力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共享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检查、化验结果共享,推行甘肃省统一病历,减轻患者负担。五是开展“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鼓励医院出台检查费和化验费的降价措施,继续推行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六是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医德医风综合评价机制,深入落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制度。


(宋琦  宁晓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