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通渭:“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 时间:2022-09-27
  • 点击:792
  • 来源:新甘肃

  金秋的通渭县秋高气爽,丰收的喜悦让这里的群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近年来,通渭县各乡镇立足当地实际,不断创新致富方式,通过产业引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通渭县寺子川乡无籽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西瓜,包装好的西瓜被陆续发往南方。

  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寺子川乡通过产业招商,在寺子村打造了600亩无籽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引进西瓜种植大户承包种植。

  “这里的西瓜品质好,价格也可以,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湖南、河南等地,今天发了10万斤。”湖南客商唐红兵说,最近他已将200多万斤西瓜销往南方一线城市。

  西瓜种植户谭志勇说:“今年,我个人承包了160个大棚,用来种西瓜,产量平均在6000斤左右。今年的西瓜行情不错,前段时间价格达到了每斤4.2元。最近因为天气转凉,秋瓜大批量上市,价格稍微有点回落,平均价格在2.7-2.8元。”

  同时,基地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吸纳周边群众,组建了200人左右的村级劳务队参与设施大棚建设、西瓜日常种植等工作,带动本地农户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目前,基地共建设塑钢大棚1500个,全部用来种植无籽西瓜。村民既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每亩地700元的流转费,又可以在农闲时到西瓜地务工,工资日结,一天100元。

  在通渭县华家岭镇,1.7万多亩燕麦进入收割期。近年来,华家岭镇通过燕麦种植带动当地30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

  今年,该镇引进的燕麦新品种——“定燕2号”和“白燕7号”喜获丰收,每亩产量可达到500斤左右。

  华家岭镇通过成立合作社,积极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了“企业+科研+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牧草产业逐渐发展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秋时节,通渭县陇川镇张家沟村的田间地头被绿油油的黄芪覆盖,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芪产量高,比种植玉米的收入好。今年种植了10亩,收成不错。”村民张维敬欣喜地说。

  今年以来,陇川镇在张家沟村张下、张上、咀头社推行党支部带企业进村、党员带群众进社、群众带土地进园的“三带”发展模式,引进省级示范合作社,依托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流转土地1000亩,集中打造黄芪种植示范基地。

  陇川镇永华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华是张家沟村的一名党员,引领创办了合作社,带动本村农户120户,种植黄芪1000亩,预计年收入5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4100元。

  “今年,我们村以党建项目为抓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省级示范合作社带动下,打造黄芪千亩种植点1个,有效解决了产业单一的问题,实现了村民就近务工。”陇川镇张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南永峰说,未来将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户种植黄芪,增加收入。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群众,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陇川镇史家沟村依托“书记党建项目”,通过“党建+产业+合作社”模式,复垦本村撂荒地1200余亩,种植黄芪500亩,让昔日的撂荒地焕发出新的希望。

  “我流转了史家沟村的500亩撂荒地,种植黄芪500亩,招收务工农户50人,支出工资15万元。”陇川镇建银种植场负责人张彦介绍。

  陇川镇史家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张鑫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结合本村实际情况,通过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对当年无人耕种的1200余亩撂荒地进行整治,种植玉米700余亩、中药材黄芪500余亩,带动本村脱贫户和三类户50人,人均务工收入3000元,有效解决了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问题,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

  通渭县因地制宜,以优化农业结构为目标,形成了“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激活了全县追赶发展“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永萍通讯员何国庆)

华家岭镇村民正在收割燕麦。

寺子川乡村民在包装无籽西瓜。

  陇川镇永华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华在察看黄芪生长情况。(本文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何国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