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里,保存着一段明代长城
  • 时间:2020-08-06
  • 点击:1943
  • 来源:兰州晨报

兰州城里,保存着一段明代长城

兰州明代长城遗址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大体在秦、汉和明代。在人们的印象中,长城都在边塞之地,险绝之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繁华闹市中,如今依然有一段明代长城遗址存在。

  这段残存的明长城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一带,起点在城关区拱星墩七四三七工厂家属院边上,终点在拱星墩第一干休所锅炉房旁边,全长704.4米(实存39米)。黄土夯筑,两侧叠加而筑,夯层厚0.16-0.18米。底宽2-7米,顶宽0.6-4.5米,高4-6.5米。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为防北方鞑靼、瓦剌南下侵扰,自明太祖至明神宗的200多年间,先后18次修筑长城,总长达8851.8公里。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工程之一。

  甘肃境内的明长城有1738.3公里,沿黄河经兰州穿城而过。兰州北长城从桑园峡经盐场堡、安宁堡、沙井驿、永登、武威、张掖、酒泉至嘉峪关终止。东边沿黄河经什川、靖远、固原、大同到达山海关。在明代,黄河南北两岸各建有一道长城,其间关、堡、镇、卫密布。东岗镇、拱心墩(今拱星墩)、沙井堡(今沙井驿)、盐场堡、金城关、安宁堡、土门墩等地名就是根据当时长城的遗迹而留存下来的。

  明代长城不称“长城”,而称“边墙”。兰州黄河南岸的长城人们称之为“河南边墙”,这段河南长城实际上是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事变”发生后的产物。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军队打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整个明朝北部的战略形势急转直下,全面转入守势。16世纪初,明北部边疆形势更加严重,蒙古骑兵占据了河套、松山,自由出入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间。每年冬天黄河结冰时,蒙古铁骑就会逼近黄河边,甚至扬言要夺取兰州黄河浮桥。

  在这种情况下,为加强兰州防务,人们在加固兰州城墙的同时先后修筑了新城、西固、安宁等军事城堡,为固守这些城堡,又在城堡外围修筑了边墙。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不得不将军事防御重点由黄河北岸移到黄河南岸。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黄河南岸的长城“系蒙恬筑,明万历元年(1573年)补修。厚二丈,高倍之,土色坚韧。西至新城(西固区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县大浪沟界止,约二百里”。也就是说,兰州境内的明长城实际宽6米、高12米、长100公里。从长城所经过的城市来看,兰州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长城遗址的大城市。 文/图 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