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科技“点菌”酿“金”香
  • 时间:2025-08-12
  • 点击:0
  • 来源:陇南日报

陇南日报记者 刘玉玺

  清晨白水江畔的薄雾中,文县尚德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菌棚里,村民正细心查看羊肚菌菌丝。“以前种玉米亩收入仅千元左右,现在跟着合作社干,技术员手把手教,赚得更多。”务工村民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这份增收底气,源自文县辰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的“科技赋能+抱团发展”之路。该合作社理事长甄铎坦言,“起初因技术不成熟、品种单一吃过亏。”为此,他们主动与省科学院生物所、市农科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聘请12名市县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创新服务中心,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山间地头的“小菌菇”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疙瘩”。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科技是关键。在科技大棚内,恒温环境中培育的菌株经过筛选,3个适配文县海拔气候的羊肚菌优质品种脱颖而出。“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让亩产从300斤提至650斤,农药残留几乎为零,全程标准化种植让产品直供高端市场。”甄铎手持饱满的羊肚菌,难掩自豪。

  科技赋能产业,致富底气更足。如今,该合作社自建50亩种植基地,通过“一带一”技术帮扶,辐射周边群众种植30亩,还在中寨、桥头等乡镇指导发展140余亩基地。

  产业稳步发展,离不开创新模式支撑。合作社推行“政府引导+公司+合作社+科研基地+农户+互联网+区域联盟经销”的综合模式,融合农村“三变”改革与特色产业培育。电商直播间里,主播推介着“文县高山珍品”,订单不断跳动,带着“文县印记”的食用菌通过物流发往全国。

  目前,文县辰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有效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超3000元,成为“致富引擎”。文县蔬菜中心主任王海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合作社建强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受益。”

  在烘干车间与晾晒场,菌菇清香弥漫。文县富民公司负责人舒广站在新建的冷藏保鲜库前,望着满载鲜菌的货车驶离,信心满满。舒广说:“下一步,我们要建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菌菇酱、菌汤包等产品,让文县食用菌从‘鲜货’变成‘俏货’,真正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