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23年甘肃经济展望
  • 时间:2023-02-20
  • 点击:280
  •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
    一、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加剧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大规模和历史性能源冲击,以及海外“与疫情共存”措施相对促消费而非保生产导致供需失衡,通货膨胀率达到几十年来最高水平。世纪疫情持续不断,削弱购买力并增加全球风险,大多数地区金融环境收紧,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未来全球面临滞胀到衰退的风险,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较2022年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较年初预测值下调1.2个百分点。11月2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比IMF更为悲观,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较2022年初的预测下调1个百分点,认为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异常不平衡和脆弱。全球多家投行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摩根士丹利12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展望》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动力不足,全球GDP增长率将不超过2.2%,花旗银行集团11月30日预测,全球经济表现很可能会受到一个个国家陷入衰退的困扰,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以下,高盛和巴克莱银行预计增速分别为1.8%、1.7%。12月2日,国际金融论坛(IFF)发布《IFF2022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在全球货币政策和金融状况继续趋紧的情况下,全球复苏将保持疲软,预计增长2.8%。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在《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将由“滞胀”向衰退演变[1]。

IMF与OECD对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表1 

IMF预测

增速(%)

2022

全球

2023

全球

2022

中国

2023

中国

OECDF预测

增速(%)

2022

全球

2023

全球

2022

中国

2023

中国

1月25日

4.4

3.8

4.8

5.2

3月21日

3.5

3.2

5.1

5.1

4月19日

3.6

3.6

4.4

5.1

6月8日

3

2.8

4.4

4.9

7月26日

3.2

2.9

3.3

4.6

9月26日

3

2.2

3.2

4.7

10月11日

3.2

2.7

3.2

4.4

11月22日

3.1

2.2

3.3

4.6



    二、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潜力可期
    全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中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不高,物价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常态化运行,宏观调控政策空间较大[2]。国内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对经济影响逐步减弱[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合组织强调强,如果世界能避免经济衰退,需要感谢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地区经济体的重要作用。花旗集团认为,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加快,有助于抵消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的年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23年将是国内外结构性因素加速进入变化的临界点,处在关键转换期,预计2023年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实际增长率4.8%。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3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考虑到多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情景下,预计2023年GDP分别增长3.6%、5.3%、6.6%左右。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全年GDP增长达4.5%。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预计2023年随着防疫形势大幅好转、房地产下行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中国GDP增速有望反弹至4.5%。中国建设银行张涛、路思远基于政府支出和投资的逆周期扩张支撑,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突破4%,但高波动的复苏特征还会延续。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志恒、马家进认为,2023年国内经济内生动能增强,积极财政带动基建持续高增,防疫政策优化可能带动消费回暖,对冲出口增速下滑,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逐步企稳,对经济的拖累减弱,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将进行切换,经济将继续向潜在增速回归,预计可达5%左右。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基于“防疫形势改善”情景,国内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明显提升,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在4.3%左右。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在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基数较低的基础上,2023年制造业投资、政府消费、出口增速会有所减弱,基建投资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居民消费和房地产投资边际改善,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预计在5%左右,刘世锦、杨伟民、余永定、王一鸣等认为,当下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增速,促进经济增速回到5%左右的潜在水平。
    IMF与OECD对中国2023年的最新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是4.4%和4.6%,高于全球增速1.7和2.3个百分点,中科院的预测增速最高是5.5%,中国建设银行张涛、路思远预测增速最低是4%,综合国际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对我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数据,14家机构预测均值是4.7%。从三驾马车分析,大部分研究认为2023年出口在高基数之下将呈现回落态势,内需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将加快,如果疫情形势向有利于恢复经济的方向变化,出现居民收入预期改善、消费场景修复,叠加疫情期间形成的“超额储蓄”,消费的潜力有望释放。中银研究认为,2023年,消费有望在疫情影响相对减轻和政策持续支持下保持恢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对2023房地产形势判断的主流观点是,在“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影响下,各项数据继续断崖式回落的风险不大,但也缺乏显著改善的动力,整体表现为低基数下同比增速的弱复苏。央行行长易钢在“全球变局下的中央银行”研讨会上表示,预计2023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也有学者认为,如果疫情形势没有实质性缓和,那么CPI的缺乏通胀基础,如果疫情防控政策急转弯,需求迅速回升,尤其在经历了供给侧去产能后,服务消费需求的回暖可能带来更大的涨价弹性。

                            国内主要机构对我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
表2

机构名称

预测增速(%)

机构名称

预测增速(%)

机构名称

预测增速(%)

中国科学院

5.5

中国银行

研究院

5.3

招商宏观
-张静静

4.7

厦门大学宏观

经济研究中心

4.05

高盛中国
-闪辉

4.5

  

4

上海财经大学

4.3

中国建设银行-张涛、路思远

4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5

中国宏观经济

论坛(CMF)

4.8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罗志恒、马家进

5

浙商证券

5.1


    三、推动甘肃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疫情严重袭扰全省经济正常运行,经济活动在“防疫与发展”中持续寻求平衡。前三季度,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较全省一季度增速和上半年增速下降1.2个、0.1个百分点,由于消费持续疲软,我们下调此前5%的增速0.5个百分点,预计甘肃全年增速在4.5%左右。可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跌宕起伏,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全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愈发清晰,经济增长的韧性和软肋越发明了,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难点更加明显,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的冲击明显大于对工业和投资的冲击。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经济运行迎来转机,相比国内未来一段时间“强生产,弱需求”格局叠加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甘肃在双循环发展新发展格局中需要摆脱“生产较弱、需求疲软、出口不强”的现状。展望2023年,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继续夯实农业压舱石和工业动力源作用,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1.筑牢农业压舱石基础地位。十八大以来,甘肃第一产业增长率稳定在5.4%左右,2021年增速达到7.6%,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由产销平衡到调出的历史性转变,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连续3年疫情,我省粮食、果蔬、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经济社会整体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第一产业增速没有迅速下降,延长了增长韧性,同时实现了质效并进,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凸显,“甘味”农产品产销两旺,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3年,围绕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落实《关于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紧盯国内市场需求,坚定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争取第一产业和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增强工业动力源关键支撑作用。2020—2021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7%,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兰州石化、金川公司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酒钢集团、白银集团等6家企业入围“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21年同比增长40.8%,2022年1—10月增长60%,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5%。2022年全省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共1039项,194个项目已建成,697个项目正在建设,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3年,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结合甘肃实际,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持续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战略支点,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
    3.激发服务业活跃市场主动力。2022年,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修复进一步放缓,1—10月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5%,货运量、客运量分别下降3.6%、4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停摆,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下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期末用工人数下降1.9%。2023年,随着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复工复产加快,服务业有望在2023年6月份之前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二)增强“三驾马车”动力方面,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关键性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平稳增长,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2021年增长11.1%,2022年1—10月增长10.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7.2%。前三季度234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78.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88.92%。疫情期间,消费和地产负反馈之下,固投的对冲力度超出预期,增速重返两位数,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驾辕之马。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白龙江引水工程、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跨省区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3年,投资端主要需要依靠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发力,坚持资金、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聚焦“两新一重”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发挥专项债效益,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房地产投资降幅相比2022年将显著收窄,结合2022年投资良好增势,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0%以上。
    2.全面促进消费量质齐升。3年新冠疫情,需求端受影响最大的是消费,疫情通过就业、收入、消费倾向等多个渠道冲击居民消费。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4.5%,2022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5.2亿元,同比下降2%,降幅较前三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负增长。近期有效推动“新十条”措施落实落细,有力有序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有望逐步消除,然而管控放开之后的感染高峰和恐慌心理,导致2023年一季度消费改观的可能性不大,如果2023年上半年为疫情扰动逐步消除的过渡期,下半年起生产生活秩序将恢复正常,消费能力和消费场景稳步回升,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达到10%以上。
    3.积极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疫情期间,甘肃外贸进出口逆势快速增长,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90.9亿元,同比增长28.4%,2022年1—10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94.1亿元,增长22.4%,增速排名全国第七。主要贸易平台作用凸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占比达到45%以上,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到70%左右。特色产品出口取得新突破,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金徽酒、陇南西蓝花首次出口韩国,冷冻禽肉首次出口欧洲市场,“中国天水—南非开普敦”国际班列顺利发运,武威南瓜籽首次出口伊朗,马铃薯首次出口缅甸,“西和半夏”首次实现出口。金属矿及矿砂、镍钴新材料占进口总值的70%左右。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叠加海外供应链本土化等,我国外贸市场大概率走弱,甘肃进出口产品结构简单,海外贸易市场相对稳定,影响相对较小。2023年是RCEP生效的第二年,关税红利和贸易条款将进一步优化,全省要用足RCEP最新机遇,持续扩大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为牵引的双轮出口驱动模式,20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三)坚定经济发展信心,供需两端发力,推动甘肃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初步预计,2023年甘肃省经济增速在6%以上,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同比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元,就业形势和物价水平保持总体稳定。
推动2023年甘肃经济再上新台阶,需要生产需求两端发力,通过生产创造需求,坚定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强工业等发展定力,持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更高水平创造国家发展所需、展现甘肃担当所能。依靠需求牵引生产,促进投资消费共同平稳增长。把科技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牌,增强发展动力,擦亮发展名片。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N].中国证券报,2022-11-30.
[2]祝保良.2023年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建议[OL].2022-11-22.
[3]周茂华.经济短期波动不改复苏趋势[N].经济日报,2022-12-05.

作者简介:

马红祥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张  帆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