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9-25
- 来源:定西日报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焦恩源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西秦岭、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润的气候,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畜牧条件。近年来,岷县立足特色牧草种植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全力打造特色畜牧品牌,积极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畜牧业已成为岷县农业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引擎”。
金秋时节,岷县290多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原如绿色海洋般铺展开来,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天然草原的滋养,岷县特色牧草种植也成绩斐然。其中,猫尾草目前种植规模位居全国之首,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重庆、四川、海南等省市,年产值达10.2亿元,累计带动2万多农户稳定增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草草”。“猫尾草之所以深受市场青睐,源于其独特的品质优势:蛋白质含量较低,可消化长纤维质量优,适口性强,不仅是牛羊的天然美餐,还是草食宠物和赛马最理想的长纤维饲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岷县畜牧中心高级畜牧师岳民勤说。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岷县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牛羊产生的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加工成有机肥施入农田。“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民购买农资的成本。”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畜牧师张广说。这一积极探索的绿色循环养殖模式,成功实现了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路径上,岷县积极创新,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并同步推进科学养殖,在降低养殖风险的同时提升了农户收入,为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县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场)规模化比重已达60%以上。
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兽医师温长春介绍,在推动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岷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良种引进上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在肉牛冻配改良点、肉牛纯繁场、肉羊纯繁场建设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良种牛、种公羊和基础母羊。这些优质种畜的引入,为改良本地畜种、提高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岷县黑裘皮羊已成为岷县畜牧业的闪亮名片。”县畜牧中心办公室主任郎栋说,其独特的品种优势和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认可。不仅如此,岷县黑裘皮羊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应用,更是填补了畜牧业发展史上的空白,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扩大黑裘皮羊的养殖规模,还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畜禽遗传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产品多元化方面,岷县积极拓展业务,冷鲜肉、风味熟食以及药膳菜等产品纷纷推出,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为保障产品新鲜送达,岷县构建了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借助这一体系,岷县高原上的各类畜牧珍品能够新鲜直达全国餐桌,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岷县的优质牧业产品。与此同时,当地对药蜜进行深加工,成功开发出蜂王浆、蜂胶等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建设上,岷县成绩突出,目前全县拥有“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25个,“岷县黑裘皮羊”“岷县蕨麻猪”“岷县蜂蜜”等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当地牧业的闪亮名片。真正实现了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的华丽转身。
岷县畜牧业的勃兴,铺就了生态富民的金光大道,也稳稳托起万千家庭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