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19
- 来源:甘肃省水利厅网站
党河是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党河水库又被喻为敦煌人民的“吃饭碗”。党河水库建成于1975年,它不仅是水资源的 “蓄能站”,肩负着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关乎民生与经济发展的重任,更是生态平衡的 “稳定器”,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非凡。
党河水库通过调控水资源,从“水源保障、植被恢复、荒漠化防治、气候调节” 等多个维度,为敦煌市农业灌溉用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及周边脆弱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核心支撑,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阻挡沙漠扩张的“生态屏障”,对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维系周边生态系统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
稳定水资源供给 保障生态基流
党河水库通过拦蓄汛期洪水、调节枯水期径流,每年下泄水量不低于4352万立方米,占水库总库容的93.8%,为下游河流、绿洲、湿地等提供了稳定的生态基流(即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最小水量),避免因天然径流波动导致的下游河道断流,确保沿岸植被、河流生态系统有持续的水源支撑,为周边农田防护林提供灌溉保障,防止因缺水导致的植被枯萎。
遏制土地荒漠化 守护绿洲屏障
敦煌绿洲的存续依赖于稳定的水资源,党河水库通过调控水量,直接维系了绿洲的生态平衡,水库周边100余亩的生态林成为保护水库的绿色屏障。作为党河水库的管理单位党河水库管理所将所有生态林划分为8个片区,配套灌溉U型渠道4公里,钢管、PVC各类管道7公里,责任到人,定期对生态林开展巡查检查,及时维修管道,保障正常灌水,确保生态林的成活率。
合理调配用水量 保障区域生态
党河水库下游生态用水采取“刚性保障+精准调度+开源节流+监测监管”,通过制度约束、工程调控等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水库水资源转化为生态效益,每年调配水量7000万立方米,维系下游绿洲、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敦煌阻挡沙漠扩张、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
党河水库湖面宽阔,宛如一块美丽的翡翠,静躺在大漠戈壁上,让党河这条敦煌儿女的母亲河越发充满活力和生机,源源不断为绿洲生态送去滋养和甘露。
撰稿人:金桐宇 审核人: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