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新石器时代
  • 时间:2016-04-18
  • 点击:463
  • 来源:

 

    新石器遗址几乎遍及甘肃各地,目前发现共千余处,其中最为著名的为秦安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地处渭河上游,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目前发现的遗址面积32万余平方米,遗址所含文化层位时间跨度甚大,约在7800年前至4500年前间。最下层为大地湾一期,依次上推,第二层为仰韶文化早期,第三层为仰韶文化中期,最上层属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文物丰富,其中仅石器就有1800余件,骨角器 1600余件,蚌器和装饰品 360余件;已经清理的墓葬有70余座,房址200余处,灰坑300多个,窑址30余处,壕沟8条。

    房屋建筑及类轻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是大地湾遗址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在我国早期建筑及建材史上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其一期遗址中房屋多为半地穴式,面积为6~7平方米,有斜坡状门道。到仰韶文化早期住房已发展成为长方形或方形,仍为半地穴式,一般有20平方米左右,有柱洞和灶炕。仰韶文化中期出现平地建房,有的面积达到60余平方米,并采取了木骨泥墙,有的墙上还涂有赤铁矿粉颜料。至仰韶晚期,有的房址面积已达150余平方米,结构已相当复杂。大地湾遗址中建房居住面使用类轻混凝土者主要有两处。其中"F405"的地面呈青灰色,从剖面看,下面是砂子、石粒混合层基础,上面是厚约15厘米的以人造粘土陶粒为材料、料疆石烧制的水泥为胶结材料的混凝土,最上面是一层厚约2厘米的加浆饰面。"F901"的地面呈青黑色,表面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外观似现代水泥,以铁器叩击,可发出与现代混凝土地面相同的清脆响声,而且做工考究,使表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表层光面下是 15~ 20厘米厚的砂粒、小石子和非天然材料组成的混合层。混合层中的非天然材料呈青灰色,有一层光滑的釉质面,轻于石于,用力可掰断,内多空隙,此类材料显系人工制作,建筑学上称之为人造轻骨料。经鉴定,它的主要成份是硅和铝的化合物,与现代的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虽经5000年岁月,现在每平方厘米混凝土块的抗压强度仍达100公斤,相当于现在的100号硅酸盐水泥。

    除建筑和建材外,大地湾遗址中古朴粗队的地画、彩陶图案中复杂的符号,对于早期人类绘画及我国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甘肃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达程度已相当之高。大地湾遗址之外,仰韶文化遗址在甘肃大部均有发现。

    其次为马家窑型。这一时期甘肃的社会经济生活特征是:已有方型、圆型的半地下穴式房屋,亦有挖基打墙的地面建筑;发现了袋形窖穴,藏有已炭化的粟粒及德,说明农业已相当进步。葬物中有大量的彩壶、瓮、罐、瓶、碗、盆、钵、孟等,多数遗址有陶窑。男性墓葬中多石刀、石斧,女性则多纺轮,说明当时已出现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分工。

    马厂文化型已出现多几套间房屋,屋内普遍设有地窖,彩陶较马家窑时期发达,陶窑往往二二个为一组。社会经济生活中贫富悬珠明显出现,有人殉现象,很可能当时已经开始跨人阶级社会的门坎。

    这一时期(从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的甘肃东部,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有石铲、石刀、石镰、石磨斧器、陶刀、骨铲,石器大部经过较细的磨制,亦有打制的石刀、盘状器等。在永登和东乡同一文化时期还发现了铜刀,显示了甘肃最早的金属加工制造业。另外,遗址还常发现猪羊骨骸,说明当时的饲养畜牧已有一定发展。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黄河沿岸及其东境,河西限于武威地区,距今约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特征是已经进人了青铜时代,青铜的冶铸制造业发达。在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河庄与秦魏家、广河齐家坪与西坪出土的齐家文化铜器,有斧、刀、匕首、镰、锥、镜、指环多种,制造方式锻、铸皆有,铜质为青铜、红铜两种。秦魏家出土铜指环经测定,铜占 95%,铅占5%,说明永靖一带当时铜、铅采矿、冶炼及加工业已相当发达。墓葬中还有精致的玉斧、玉铲、玉琮等,说明当时甘肃的玉工艺制造业已有相当水平。
这一时期,彩陶仍然存在,居民盛行"白灰面"住房,多种窑穴密集其旁,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从墓葬发掘中可知,当时阶级分化的现象已相当明显。

    玉门火烧沟遗址,C14测定最晚为公元前1600年,从中可以看到甘肃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墓葬大陶罐中贮有粟粒,遗址中有石锄、石磨盘、石刀、钢刀、铜镜等农具和彩陶方杯、人足罐等酒器。除工具进步的标志外,酿酒业的出现是农业相当发展的产物。墓葬中还发现有金银耳环和鼻饮,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甘肃黄金、白银开发和加工制作的例证。出土铜器以模铸为主,有200多件,不仅反映了铜矿开采、冶炼、加工制作的状况,同时还反映出木器制作、缝纫、猎狩工具等方面的进步。

    随葬中羊甚为普遍,同时有猪、狗、牛、马。随葬的成对羊角,有大中小羊之分。彩绘的狗、马,雕塑的羊头和狗,形象逼真,都说明当时河西地区畜牧业是一种普遍的经济门类。

    墓葬中普遍发现松绿石珠、玛瑙珠、海贝、蚌饰,应是交换而来。有些海贝含于死者口中或储于陶器内,可能具有货币的职能。说明随着河西地区农业畜牧业及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及商品交换已开始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现铜制武器,人殉人祭墓有20多座,说明它已经进人了早期奴隶时代。鼻钦和发椎及男子戴耳环等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

    除前述彩绘、雕塑外,出土尚有20多个陶 ,皆为一个吹孔兼有三个音孔,能吹秦6、l、2、3四个完全音。是甘肃先民早在3500年前从事艺术活动的有力例证。

    齐家文化晚期的甘肃文化遗存有辛店文化型(C14测定早于或相当于西周时期),主要分布在兰州以西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庄浪河、湟水流域,为我国殷周之际分布于甘青地区的青铜时期文化。寺洼文化主要分布于陇山东西,亦早于或相当于西周时期。沙井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民勤、永昌、古浪、张掖,其时代亦略早或接近于西周。

    这一时期,陶器加工制作粗糙,虽各种类型不同,但多为夹砂红褐陶,以绳纹为饰;石器有斧、环形斧、刀镞、网坠,但打磨制作亦粗糙,说明这些物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逐步失去主要地位。起而代之的铜刀、铜镞、骨针、蚌珠,说明正是一个过渡的时代。其带翼的铜镞,制作精良,已接近西周铜器,显示了甘肃铜冶业的迅速进步。墓葬中的骨针、骨锥、陶纺轮的多次出现说明人们的衣服制作的重要地位。网坠是当时捕鱼业的实证。松绿石珠、玛璃珠、蚌珠,不仅具有审美意义,更重要的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总之,这一切意味着远古的甘肃的社会经济生活正在进人一个新的时代。

    应当说明的是,在东部,如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及西周早期遗址,应是汉族先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西部如火烧沟文化、辛店文化则很可能是古羌族的两个分支;甘肃西南部的早期寺洼文化则可能是氐族文化的先驱。早在远古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同样反映了甘肃多民族的历史渊源。